目前分類:職場經驗分享 (34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拿捏著恰到好處
很多事情過與不及,都無法達到效果,所以,如何能精確的將事情,給拿捏著恰到好處,是一門學問,也是處理事情成功的藝術。
我有兩位同事,第一位同事對於長官交辦的工作,都會用自己認為最大的努力去做,但是,成效從來不被自己的主管所認同,因為整個處理過程,要不是思慮未盡周全,就是想太多、太仔細,耽誤了任務應該完成的時間,最後落得被主管請HR依法解除彼此的勞動契約,黯然的離開這個職位;另位同事,面對老闆交辦事情,一定先充分針對自己的看法與意見來跟老板溝通,掌握每件事情的關鍵性,所以,事情都能如老闆預期的想法完成,從不會過當與不足,這位同事也隨著老闆的欣賞,而不斷的在組織被晉升與發展。
記得曾有這麼個笑話:「有個人非常喜歡拍老闆的馬屁,有一天,這個人拍老闆的馬屁時,不小心得罪了老闆,旁人就笑著說,這個人拍馬屁拍到馬的屁股了!」,這個笑話說明了做事情過當,不祇得不到預期效果,可能比還不如不去做,損失或傷害還更大,所以,事情拿捏著恰到好處,會影響事情最終的結果,而如何將事情拿捏著恰到好處,也就是職場上的一門藝術。
什麼叫做拿捏著恰到好處?就是事情要符合與滿足對方的需求,而又不讓人覺得是做作或畫蛇添足,所以,事前的溝通與對他人需求的了解是必要的,就如醫生針對病人的病因來對症下藥的道理是相同的,如果病人感冒醫生除了給感冒藥之外,又多給了很多跟感冒無關的藥物,這就是所謂的過當,反之如果藥物給的太少而導致病人無法治癒感冒,或是藥物給錯了而產生副作用,這就是不及,而這兩種結果都不是病患要的,所以,符合與滿足對方的需求,就是所謂的拿捏著恰到好處,我想這就是做事情的根本概念。
如果當你自以為完成了主管或顧客交付的工作之後,卻發現成效與反應不如預期的時候,也許可以靜心思考,是不是執行這件事情的過程中,可能過當或不足,沒有將事情拿捏著恰到好處,未能符合與滿足主管與顧客的需求,相信只要能先清楚對方的需求,然後對症下藥,必定能做到拿捏著恰到好處。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尊重別人是很重要的
人跟人之間的相處,有時就是一種感覺,而這種感覺來自於「尊重」兩個字,有時候在當下多尊重他人一下,可能會有你意想不到的結果發生。
這次到大陸出差這幾天,感受最深刻的是,一般人對餐廳的服務人員的態度都不是很好,每個人都習慣對著他們大吼大叫的,所以隨時可以聽到有人很大聲的叫著「服務員」的聲音,不像台灣我們都會尊稱餐廳服務人員為「先生或小姐」,感覺上「服務員」這樣的稱謂,在地位上明顯是低了許多,再加上顧客呼應他們時的態度,開始時我也不太能適應這樣的稱謂方式,不過,就算我這樣的稱呼他們,我還是會很客氣的說一聲「請、謝謝、麻煩你」,我發覺因為這樣的尊重別人,除了得到對方的笑容回應之外,有時候還會有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好處與收穫。
這次我到北京某餐館跟同仁用餐,當我點完餐之後,我還是很客氣的說了一聲「謝謝你」,當時服務人員給我的感覺是很高興,也許大概很少人跟他這樣說話吧,所以,後來當上菜時,他發覺我不太能吃辣時,馬上二話不說,重新換下不辣的菜給我,而且還主動倒了杯水給我,當然,也許這是他們餐廳的訓練與要求,可是同樣的事情發生在別桌時,我看到他用很不是很喜悅的態度在處理,甚至眼神也還冷冷的瞪著對方。
相信人都是需要被尊敬的,人跟人之間的相處,有時就是一種感覺,而這種感覺來自於「尊重」兩個字,當你願意「尊敬」他人一點,可能可以得到別人打從內心對你的尊敬與誠懇,很多事情可能就已經解決一半了,而相反的,若是我們對別人「不尊重」,失去了彼此之間的尊敬,很多事情就可能很難去解決。
下次也許可以用尊重別人的態度,來與他人交涉,你會發覺世界可能變的不一樣哩!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智慧 VS 聰明
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一定天生聰明,而天生聰明的人反而會被聰明誤,而無法展現其智慧的一面。
我有兩位同事,一位從小就非常聰明,不管讀書、考試樣樣都難不倒他,也許正因為如此,所以他不太能夠去接受與容納別人的建議,在他心中對自己的每項決策都覺得已經是思維周密,當然,往往因此百密而一疏,在重要時候都會喪失契機與關鍵要點,所以,一直只能在某個職務上打轉;另一位則是從小就不是那種聰明的人,書讀的不怎麼樣,但是卻能廣納別人的想法與建議,所以在很多重大決策時,因為接納來自不同方向的看法,所以很少判斷錯誤與失去關鍵要點,在個人職涯發展中不斷的向上發展。
真的的大智慧的人不是只是單憑個人的聰明才智,從歷史上來看,很多開國皇帝,其實可能在當時群雄並列時,都不是最聰明之人,但是因為可以廣納更多人的想法與意見,所以最終成為擁有大智慧的開國君主,中國人常說:「聰明反被聰明誤」,我自己從求學階段一直到就業時期,所經歷的這些例子實在是太多太多,很多天生聰穎的人,其實到最後都變成自以為是,很難聽下別人一點建議與不同的想法,只是人再聰明,所思與所見,畢竟還是有限制、有遺漏,有道是「旁觀者清」,忽略旁人從別種角度的思維與建言,最後的敗筆大多會從這些部份發生,猶如明朝才子方孝儒所著的「深慮論」文章中所言的「慮天下者,常圖其所難,而忽其所易;備其所可畏,而遺其所不疑。然而禍常發於所忽之中,而亂常起於不足疑之事。豈其慮之未周歟?蓋慮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於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所以真正智慧者乃能集眾人之智慧於自己。
所謂的智慧是隨著年齡成長與工作經歷的歷練,除了能讓人成就於自己的想法與夢想,也是人生的成長,這與天生具備的聰明不同,智慧是屬於後天培養與學習、歷練的,而這也是人在成長過程中的結晶與所得,所以,人要如何讓自己不斷的長智慧,是人生一種歷練也是種學習,而這些過程都會影響人的智慧,因此,沒有天生聰穎的不代表人生的未來就不如他人,選擇多加歷練與學習,廣納他人建言與結交好友,都是可以累積自己智慧好的方式與做法。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廣州往北京之旅
已經有好幾個月沒到北京了,這次我的行程規劃是先到廣州再來北京,不過今天除了旅程疲勞之外,也發生一些讓我不開心的事情,也有讓我很感概的事情。
今天一路上都在趕路,而且早上從廣州出發就不是很順利,先是搭計程車往廣州白雲機場的路上居然碰到大塞車,結果花了一個多小時才趕到機場,不過最糟的夢靨卻緊跟於後,在南方航空的櫃檯上準備辦立登機的我,居然被航空公司地勤服務人員拒絕上機,原來他們找不到我的電子機票,害我不斷撥國際電話找我們公司的旅行社駐點人員,最後實在沒辦法之下,我只好先刷卡再買張機票,沒想到就在我認為一切都已經過去的時候,居然才發現我已經超過登機時時間,位置已經被別人後補了,只能延後再搭下班飛機,孤坐在廣州機場一個小時。
不過從上機之後運勢終於有些改變,親切熱誠的南方航空空組人員,給了我還算不錯的服務與餐飲,總算解了我心中原本很不爽的心情,因為路程的氣候都是晴空萬里,我也在沿途看到了長江與黃河,從高空俯看寬闊的江水,真令人心曠神怡,也真正感覺中國之大實非我們長期住在台灣的人所能想像的。
到了北京已經接近晚餐時間,當下決定從住宿飯店搭車再次造訪去年年底去過的北京人民大學,在北京我所去過的幾所大學中(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與人民大學),我還是比較喜歡人大,正正方方的校區與來往穿梭其中的學生速度感,會讓人覺得這是一所充滿朝氣的學校,上次來的時候是嚴峻氣候的冬天,這次來訪卻是酷熱的夏天,相較於冬季少了地面上已經結凍的冰霜,不管操場或是籃球場上多了更多學生在運動,可能因為學校已經放暑假了,所以跟我前幾天到廣州中山大學一樣,學生人數明顯少了許多,不過人大與中大最大不同之處,是在於中大是座老學校,校園內到處都是長滿巨大的樹木,樹林的陰影籠罩了整個校園,而人大則是因為是新學校,所以校園相對明顯的寬敞與明亮,也感覺比較有現代化學校的感覺,想想去年那時候來趟人大,回去了還凍傷了腳,痛了好幾天呢!
北京這些年因為舉辦2008奧運會的緣故,所以到處都在施工與建設,在假以時日,相信將會從一座千年古老的城市,銳變成為現代化的城市,不過也會喪失與消滅了傳統的遺跡,像是很多北京老街胡同,這些年都已經陸續被拆除與重建,尤其在二環內的幾條古街,像是王府井周邊街道,都已經改建為現代高樓大廈了,跟10幾年前變化與差異太大了,而我住的海淀區附近,也都有好幾條公路與地鐵同時在施工,等到明年的7月之後,也許再來北京可能就可以看到它的變化與展現的美麗了。
終於平安的安抵北京了,明天又有新的工作要繼續努力,新的一週,大家一起努力囉!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觀兩岸大學生之差異性
兩岸隨然同文同種,但是因為生活習慣、文化、風俗的差異性,所以也造就兩岸大學生彼此不同的觀念、想法與價值觀。
因為自己工作的特性,所以比較機會同時接觸現在兩岸的大學生,當然,我所帶、所觀察到的大學生畢竟只佔了全體大學生的少數,尤其大陸幅員廣大,依照我在人資所所學的統計學,這樣的樣本數可能根本不能作為任何學術建議,所以,本文的見解只能視為我個人的觀點與感想。
就我自己這幾年在HR的觀察,台灣的大學生在大學四年級的時候,幾乎都已考研究所為自己下個目標,因此我們可以在台北有名的補習街-「南陽街」,看到很多學子年輕人,每天匆忙的進出各家補習班,為的就是想盡辦法考入研究所,尤其是各國立大學、科技大學研究所,因為在台灣如果有幸的進入這些國立研究所,也幾乎就是就業的保障,也因為大學錄取率的年年高漲,所以,在台灣的大學學歷幾乎已經像是「國民教育」,鮮少能找到一份較好與合宜的工作。
而在大陸地區,這些年也慢慢流行趕考研究所,不過大部分大學生還是選擇畢業就就業為首要的選擇,我的HR團隊就有大學四年級就已經到企業工作的同事,所以就比別人早了一年的工作經驗,而且這樣的風氣在這裡還很流行,很多大學生在唸完大三的時候,就到處丟履歷表找工作,因為跟台灣一樣的,大陸大學生幾乎都在大三之前就已經將大學必修學分都已經修完,所以大四幾乎是沒什麼課程,除了最後還有學士論文考試之外,這部分台灣的大學生是比較幸運的,因為我們大學生畢業是不需要寫論文的;這些大四就到企業工作的學生,可以藉由工作來找尋自己論文的題目與自己未來發展與興趣,無形中提早工作的歷練就能讓自己成長與成熟!
也許因為大陸幅員廣大,小孩子必須很小、很早就離開家鄉到外地求學,而大半學生也多來自於廣大農村,所以家裡也沒有很深厚的經濟實力來長期供應小孩讀完大學與研究所,這也讓很多年輕人幾乎很早就已經獨立自主、半工半讀;相對於台灣年輕人成長的背景就比較不同,不過,台灣大學生在長期開放與自由訊息的接受下,比較有創意與自己的想法,也常有機會到世界各地旅遊,也比較可以包容文化的差異性;所以,在我帶領的兩岸年輕的工作團隊成員中,這樣的差異性剛好可以互補也可以相互的支援,完成公司所賦予的各項任務與工作,而這也是將人力資源策略的思維邏輯,發揮於極致!
雖然如此,台灣的大學生整體進入社會的工作時經與經驗,畢竟還是比大陸同年齡的大學生晚了將近3-4年,如果不能用所學的更多知識與能力來彌補這段時間的損失,面對未來的職涯發展是比較有挑戰與不利的,尤其在這個講求工作經驗與能力的時代,學歷只能作為第一份工作的入門鑰匙,如何將自己多比別人多讀的這兩到三年書的知識與能力運用到工作上,是台灣現在的大學生所必須思考的!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企圖心與敬業態度的重要
在職場上是否具備強烈的企圖心與敬業態度,是成功與否的重要特質,很多人出身的學歷也許不高,也非出自名校,但是,企圖心與敬業態度卻是他能打敗別人的關鍵之處。
前天我臨時交代給我們廣州HR負責訓練同事一項計畫,當下我只希望她注意計畫品質,還有儘可能早點完成,沒想到她居然熬夜再第二天就完成跟我討論,最讓我覺得佩服的是我們這位訓練同仁,她是今年才從大學畢業,而且唸的不是人力資源管理或企管相關科系,也不是大陸的重點大學出身,但是從她報到之後所展現的企圖心與對工作的敬業態度,都讓我對她的表現,由衷的佩服與豎起大拇指稱讚!
我在人資領域工作這十幾年來,不管是帶過或是一起共事過的同事,其中有幾位非常優秀的同事,他們又非常多的特質都跟我這位廣州同事類似,有很強的企圖心與敬業態度,而也有不是出自名校或本科系畢業的,但是限在都在各大企業HR任職重要的角色,當然這也是我工作這麼多年最豐富的收穫與成果之一,因為在我的人生哲學裡,能夠幫HR業界培養更多優秀的後進,是我從事HRD最高興的成就與使命。
很多人都希望別人給他機會,但是自己卻從頭到尾都沒有具備很強的企圖心與敬業態度,記得曾經有人這樣說過:「成功的人,是不斷創造機會;失敗的人則是不斷找藉口」,如果人對於自己的目標與未來,都沒有盡最大的心力去追求,甚至盡可能的在任何可以表現的機會,好好展現自己的能力與意願,那如何為別人所注意或是重用呢?甚至在面臨挫折或是失敗之後就退縮,無法快速爬起來再向目標挑戰與前進,當然自己的目標與成功就會離自己越來越遠囉!
在這競爭激烈的職場裡,如何可以永遠得到別人的認同與肯定,唯有持續展現自己的強烈的企圖心與敬業態度,才會得到更多的認同與機會,相信這也是職場生存最佳的態度。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溝通的重要性
我們每天都在做溝通,常常因為溝通不良而造成很多誤會與鬧出許多的笑話。
今天早上我到廣州中山大學附近一家賣「廣西米粉」的餐館用餐,我跟老闆說:「來一碗瘦內米粉」,老闆用很濃的白話(廣東話)重複我的話,我聽了之後就點點頭,認為老闆應該聽懂我要的東西,大約10分鐘之後,老闆把米粉端上來了,沒想到,整碗湯都是滿江紅,我大吃一驚的問老闆:「我是點瘦內米粉,怎麼來了這麼碗辣米粉呢?」,老闆用帶著白話的生硬國語回答說:「你不是要雙辣米粉唄?」,天啊,原來他將「瘦內米粉」聽成「雙辣米粉」了,真是暈倒!
相信大家一定都有類似像我這樣的經驗,主要的原因與問題就出在「溝通不良」,因為這樣的溝通不良而造成很多誤會與鬧出許多的笑話,也許更糟糕的是可能將事情搞砸或是衝擊到原來的計畫與成效,我在軍隊服役時,學到一套非常棒的通訊術語,而這套術語是可以避免像是平日我們跟朋友、同事彼此交換mail address時候的溝通時間與誤會,當我們跟對方說mail address時候,如果遇到英文字母”D”的時候,有時候別人可能會聽成”T”、”B”、”E”甚至是1,所以光是在那邊講是半天就要花很多的時間,而軍方的通訊術語是使用完整的英文單字來代表A、B、C、D…,例如A是讀Alpha、B是讀Bravo、C是讀Charlie、D是讀Delta、E是讀ECHO…..然後阿拉伯數字則是以兩個數字為一組來讀出來,這樣在訊息傳達過程中,不管是速度或是正確率都可以達到很高的效率。
職場上不管是上對下之間或是下對上或是部門跟部門之間都需要很多的溝通,溝通甚至是一位成功者的重要職能之一,所以如何讓自己的意識與想法讓別人有效可以釐清與了解,就是溝通的過程與技巧,這也是我們必須學習的能力,尤其身為HR的從業人員,溝通能力更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專業技能,如果我們無法跟內部員工達到充分溝通,是無法將HR的政策有效的推展到組織各部門,所以溝通就是HR的行銷管道與方式。
下次當我們跟別人在溝通事情時,也許可以多次確認,確保我們所要表達的事項,跟對方所獲得與認知的訊息是一致的,這樣才不會像我一樣鬧了笑話或是造成誤會,尤其在不同國家或地區時,更要特別注意與小心!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ot everything impossible is everything I am possible
當上司賦予了困難與挑戰的任務時,有人會用樂觀與接受的態度來接受與面對,而有人卻會用否定的方式來面對,但是,當下的態度就已經決定了自己的結果與未來。
昨天跟廣州總經理一起吃飯,席間他談到自己人生成功的哲學,「Not everything impossible is everything I am possible」,就我跟很多主管對他的認識與了解,凡任何任務或事情交付到他手上,幾乎是那種「使命必達、誓死達成任務」,尤其當下被告知問題或賦予任務時,他所表現的態度是「已經在思考如何在時限內去解決問題與完成任務」!
曾經我有位同事不管是個人的學歷、知識、能力都不錯,但是只要老闆交付比較困難的工作時,他就會直接回答:「那根本不可能嘛!或是那根本做不到嘛!」,也會用很多理由作藉口,每次老闆都要苦口婆心的引導他完成挑戰與困難的工作,其實他做事的品質與績效還不錯,但是因為有這樣的心態,所以經過多年的時間,幾乎還停留在某個位置,也一直沒有向上發展的機會與成長,常常埋怨自己為什麼都一直每碰到貴人與伯樂。
前些日子我在自己部落格上推薦一本由商周社長何飛鵬先生出版的一本好書「自慢」,裡面有很多篇文章內容所談的也都跟我們這位總經理的個性與特質幾乎是相同的,其實成功的人都擁有這樣積極的特質,不管面對的事情有多險峻、多困難,他們都是用正面思考來面對事情,所以當老闆交付事情給他時,心中所思考的第一句話是「Everything I am possible」,而相對平凡的人來說,老闆交付事情給他時,心中所思考的第一句話卻是「Everything impossible」,所以之後的所有處事態度與方式就完全的不同了,當然最終結果也就不一樣了。
人的自信與成功來自於自己內心怎麼看待一件事情,所以對於問題的信念會深深的影響自己的態度與作為,未來,如果老闆在交付一個很挑戰或是非常困難的任務時,也許要先試著在心中大聲的告訴自己-「Not everything impossible is everything I am possible」!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漫漫夏日的出差行
因為公務需要,這兩週我又要前往大陸出差,想到去年夏天北京的重感冒,心中著實有點擔心。
這次出差地點要從廣州一路到北京,早上看了氣象預報,獲悉廣州溫度不輸台北也是37度上下,而北京雖然溫度低了點,不過去年我已經親身體驗了那種乾熱天氣的恐怖,而且北京又是那種會在下午突然來場大暴雨,一下就下到深夜都不會停的那種狂風暴雨,我去年就是這樣才感染了重感冒,當時還發燒到38.5度呢?讓我對這次又是差不多同時間到北京,心理總是有這麼點毛毛的。
常常出差也讓我學會快速環境與心態調整,說真的我自己都覺得這樣的日子很幸福,除了可以不斷搭飛機之外,也可以到處增廣見聞,而說到了搭飛機,我到對華航的親切服務感覺印象深刻,當然除了自己曾經到過華航空訓練中心參觀,實際了解它們的訓練流程之外,這幾年實際的旅程體驗中,也深刻感覺它們的服務品質,跟早些年相比是有很大的進步與提升;當然也不是說其他航空公司服務不佳,畢竟我是那種忠實顧客,一旦覺得這個產品不錯,我就會長時間愛用,除非這項產品發生了讓我覺得很生氣或不能接受的事情,所以,我是那種行銷學的所謂的會去影響至少21位顧客的人,不管是用的感覺好或是不好,我都會樂意跟我週遭朋友分享,當然這些人都是潛力極大的顧客群!
這次出差我將盡可能的看看,有沒有什麼有趣事情可以跟大家分享的,這次我的任務是訓練我們當地主管,也許可以談談兩岸主管之間的差異性!好了,要準備搭機了,等到了廣州之後再跟大家說囉。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貴人 VS 小人
相信每個人都喜歡貴人不喜歡小人,職場上我們要學習的是如何避免與防範小人,而相對的也要投資與經營才會得到生命中的貴人。
這幾天有兩個新聞讓我印象深刻,一個是某位知名人士,因為自認遭到小人陷害,所以就在家裡用紙做假人,然後畫符施法來防範小人害他;另則新聞是一位中部地區的高中生,因為家境貧窮,所以從國中開始就沒錢吃早餐,後來他的導師知道後,就跟早餐店老闆提供他將近6年的早餐,最近男孩考上台大,很感謝這些幫助他的貴人。
什麼是貴人?什麼又是小人?所謂貴人就是曾經在重要階段幫助自己的人,而小人就是曾經陷害自己或造謠生事的人;曾經有位主管開玩笑的跟我說:「所謂貴人就是『很貴的人』」,而在「整合藝術」這本書上也提到:「貴人是投資的」,所以貴人不會無端的出現在自己的眼前,只有小人才會有事沒事的出現在我們週遭,因為羨慕而成忌妒,或是內心看不慣,或是小心眼…的這些正常人的心理因素,都很容易讓週遭有小人的出現。
曾經有人做過這樣的實驗,主管一早上班的時候只對著部門某位同事誇他今天穿著很漂亮,大概部門超過6成的人就會滴滴咕咕的,開始在茶水間或背後開始對這位被誇獎的人做出批判,甚至沒事就會阻擾這個人的正常工作,可想而知周遭的小人是多容易出現,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一直都處心積慮的想盡辦法要避小人了!
而相對的貴人就不容易出現,只不過有人每天都在期待或是站在原地等待他心目中的貴人來到,只是很可惜的有時候,就算是貴人已經來到跟前,可能自己還不知道呢!而卻有人會不斷投資讓自己週遭的貴人多一點、出現頻率高一點,甚至將身旁可能是小人的人,轉變成為貴人,就在這樣的一增一減,人跟人之間的差距就開始成幾何般的拉大,成就與命運也完全改變了。
職場上遇到小人跟貴人都是可免的,只是我們可否運用更好的方式來「管理」以減少週遭的小人與增加週遭的貴人呢?人與人的反應都是依照情境而及時在心理產生作用的,所以如何讓別人減少對自己的忌妒、看不慣,或是小心眼,以及讓他人對自己增加尊敬、感恩與佩服,都是可以藉由自己來調整與改變的,也許你也可以嘗試調整,或許你就會發現自己週遭的「貴人增加了」而「小人卻減少了」的效果哩!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鍵時刻(The moment of truth)
很多事情都談時機也都談關鍵,在兵法上就有「戰場狀況瞬息萬變,稍縱即逝」之說,不管在人生與職場工作的歷練,有時候能否掌握那關鍵時刻,就成為是否可以改變自己,或是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
最近有位朋友跟我聊到他在多年前曾經有次可以讓自己成功的機會,但是因為當下猶豫不決,而白白失去了機會,讓他至今仍然非常的懊惱;我自己也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有一次老闆要派我到國外去接受一個時間長達半年之久的重要訓練,當時也因為考慮到家庭與擔心自己語言能力,因此沒有能夠及時掌握到這個機會,這也讓自己懊惱許久。
什麼是關鍵時刻(The moment of truth)?指的就是當我們面對人、事、時、地、物時,所做的立即分析與判斷之後所採取的所行為與因應措施,而這個時間可能從數秒鐘到數天甚至幾個禮拜之久,但是重點是當我們做了不同決策之後,會產生差異極大的影響與不同的結果,所以關鍵時刻對於每個人都是很重要的,尤其當自己成為主管或是領導者之後,每一項的關鍵時刻之後所產生的決策是會讓部門與組織帶來極大的影響與轉變。
中國古代優秀的兵法大師孫子,在其所著的孫子兵法的形篇、勢偏與九變篇,以及西法兵法先聖克勞塞維茲,在其所著的戰爭論的戰略概論中,都有詳盡的描述領導者必須因應不同環境與變化,在重要時間裡選擇出對組織與成員有利之方案,而這個重要時間指的就是關鍵時刻,所以,如何讓自己在面對壓力、時間緊迫、內外部環境不明、資訊不清晰下能夠冷靜思考,而做出極佳分析與判斷,然後有勇氣快速的下達決策,就是關鍵時刻能否成功與否之重要因素。
相信每個人的人生都有很多關鍵時刻,也可能在某些關鍵時刻裡下達錯誤的決策,或是沒有在這個關鍵時刻掌握住機會,但是,重點在於如果自己無法從這些在關鍵時刻的失敗中學習與成長,而不斷在爾後的關鍵時刻裡做出一樣的錯誤決策,讓可能自己在職場上成功的機率將會變的很低,也可能無法如願的完成自己年少的夢想,正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更何況這個錯誤經驗是自己的,所以我們唯有不斷的掌握未來任何關鍵時刻,做出正確的抉擇與行為,才能讓自己變的更好,過的更快樂!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問個好問題
有時候要找一個好問題來問,可能困難的成度比自去找答案還難,但是,訓練自己常常問的都好問題,是可以提升自己對事情邏輯能力與看法,是種很好的學習方式。
記得我在唸中央人資所在職專班時,可能因為同學都是活耀於HR界資深前輩,所以,同學在發問問題時,都是真問題之深入與關鍵性,久而久之也訓練我自己在提問問題時,都會去思考這個問題的重點與是否可以引起同學們的共鳴,甚至我畢業之後每當我的團隊在開會或討論事情時,我也會藉由一些問題來帶領大家從關鍵性的角度來思考與討論,所以我認為如何拋出一個好問題,也是身為一位管理者重要的教導技巧。
或許有人會認為,那這樣子問個問題好像有點累,也有點辛苦,從某種角度來看是對的,至少在我職場的工作經驗中,有些人在問我問題時,是從不事先做任何功課或準備的,想到什麼便問什麼,在我認知裡,除了還在校唸書的年輕學生之外,到了職場工作,應該學會觀察、自我思考與學習,但是這也並不是說不能隨便問問題,只是有時候常會碰到有人問很讓人啼笑皆非的問題,應該不是某種層級或已經在職場歷練多年的人會問的問題,而且重點是也許這個人跟我根本不熟,甚至也沒交情,但是卻不願自己花時間去找答案或是思考,只一股腦的將問題拋出來給別人,就要別人替他回答,更令人生氣的是你回答了之後,連聲謝謝也沒,我都不知道這樣的人在職場上怎麼生存下去。
而如何讓自己能夠問個好問題呢?我個人的建議是先思考,這整個問題的整體架構與邏輯性,再來思考這問題相關資訊自己已經都清楚,只在某些重點性的問題釐清;如果是在團隊成員前發問,可能要思考這個問題是否可以幫助其他人對焦與訂定思考的方向,重點是被你提問的人專長是否可以回答這個問題,我想這是很重要的關鍵也是種禮貌,最後是發問問題時的禮節與對他人的尊重,畢竟問問題除了自己得到解惑之外,別人願意分享經驗與心得給自己,不管最後是否如自己所願,誠懇與學習的態度更是重要的。
好問題是不容易被組合與發掘的,相信要成為職場上優秀的成功者,發問個好問題是要學習的,也唯有不斷訓練自己,在會讓自己常常問的是既深入又對焦甚至可以引發與引導他人思考方向的好問題!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改變是最困難的
人很喜歡要求別人改變,但是如果改變對象是自己,那可能根本很難,因為對人而言,改變可能比做什麼事情都困難。
前幾天跟朋友聊天,談到他老公有些壞習慣,他很生氣自己老公怎麼這麼不願意改變,明明就是很簡單的一個習慣動作,改變一下不就好了嗎?其實,我們生活週遭常常有類似這樣的案例,當我們覺得身邊的家人、親朋好友甚至情侶,只要在生活習慣上有跟我們習慣不同的時候,我們都會希望對方能夠改變,可是往往都弄得不歡而散,曾經有人這麼說:「讓別人改變,還不如去改變自己」,意思就是說,如果你一直希望別人改變,都達不到自己的意思,那乾脆自己嘗試著去改變比較快,也許這時候你才會發覺,原來自己都不容易改變,改變真的是很困難的。
人隨著年紀越長,越不容易改變習慣,古人云:「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如果我們將山的高度隨著年齡成長不斷長高,那當然在山才剛形成的時候,就去改變它是容易多了,如果等到山已經長高了,年齡也大了這才想要去去改變,那就猶如攀越高峰般的困難了!所以如果要改變都會隨著很大的衝擊才會造成的,從職能模型的邏輯來看,冰山下面的人格特質與態度要被轉變,就只有摧毀才可以造成大變化,就是我們一般所講的「無情的打擊」,但是,有可能因為過於「無情的打擊」,有些人無法適應,所以選擇輕生或是極端的改變,這是無法預期與控制的。
所以,要改變自己要趁年輕,要慢慢去養成一些好的習慣,這樣不管在職場上甚至在工作時的態度都比較能夠得心應手;像我自己從小因為父親工作關係所以常常搬家,光是小學我就轉學了四所學校,也因此我很習慣在變化快速的環境中求生存,也養成不斷改變來適應環境,等到後來畢業剛進入職場,又常常被老闆當成消防隊,常被派到極需滅火的單位去滅火,這也是有時候我對做事態度講求速度與效率的原因,因為我也不知道會有多長時間,可能又要被派去其他單位去幫忙!所以這種習慣就被養成在自己內心的深層裡。
不過,雖然改變是最困難,還是建議大家要隨著環境改變而做調整,活在21世紀的人們,每天面對日新月異的變化,不去做改變可能很難長期生存於職場上,因為今天你的優勢可能只能保持很短的時間,可能3年、也有可能連1年都不到,你就失去這個優勢了!所以自己只有不斷改變與持續學習,這才能永保你的競爭力!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事情做一半
人做很多事情,往往構思很好,但是到了執行的時候,卻只做了一半,原因可能在當初規劃時,沒有想到全面,也有可能在執行時,力有未逮,最後留下了另一半未盡完成的作品。
我們辦公室對面大樓樓頂有座游泳池,因為是露天而且位於頂樓上,所以,我們住在高層的同仁都可以看到游泳池的人,只是它的使用率非常的低,因為是露天又位於高樓頂端,所以,每年扣除冬天與陰天、下雨天,上班時間跟週末、周日,算算能用的時間還真少,常常同事們都會對這座陽春游泳池提出自己的看法,很多人都會認為這麼多錢都花了,為何不加蓋個透明的屋頂,這樣不就可以成為室內游泳池了,可以增加使用機率,當然也有人認為可以對外營業,這樣也可以增加使用率,但是,不管大家怎麼說,統一的結論就是,感覺這個游泳池只做了一半,如果再多點東西,那應該是很完美的。
職場上最怕有人講的時候天花亂墜,但是事情卻只做到一半,或是最後成果不如預期,這種人一般在職場上,初期可能會讓人覺得還不錯,但是久而久之如果沒有產出,其實對自己的聲譽還是會有很大的影響的,最終對於自己的職涯發展還是會有衝擊的;曾經我有位同事,畢業於國外名校,談起理論非常在行,讓人不由自覺的對他的能力讚嘆,有一次我們安排他處理一件事情,結果做了一半之後就來跟我邀功,等我去確認他的成效狀況時才知道,他事情根本沒有完成,因為他只會作簡單的部份,困難的部份就給它放著。
職場是常常久久的,很多事情是「行百里路半九十」,往往事情最困難的就是在堅持到最後的這一段,如果凡事只做到一半,其實是很難從中學到東西,也無法讓成效完全的展現,相信最後這一半才是事情的重點與精髓的所在。
一副完美的作品是需要全貌的,相信只做好一半就不能算是佳作,下次當面臨困境,或是事情未如預期時,如何以決心來完成這座成品,就是一種挑戰與成長機會囉!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錯誤連連」永遠都沒有成功的機會
現今職場中講求的除了是專業之外,誰犯錯越少,被長官賞識與成功的機會就越多,尤其隨著職位提升時,犯錯的權利就越少。
在我工作經驗中曾經有位主管,不管是個人學歷與能力還有學習的精神都非常的令我敬佩,但是每當他做報告時,內容常常錯誤百出,或者是一問三不知,甚至對於報告內容也沒有做準備,所以一直得不到長官的喜愛與關注,最後也就黯然的離開了我們的組織。
從人生職涯發展的階段來看,在30歲之前剛畢業幾年內,是累積經驗階段,尤其在剛開始的前3年,組織或是主管是可以原諒與接受新任者做錯事情的,但是重點是要學會教訓從中學習到避免下次再犯一樣的錯誤,所以在這個職場人的養成階段,年輕人要不斷努力的學習與嘗試各種事情,一般過了30歲就進入貢獻階段,也是組織的基層中堅人員,這時候就有能力不會犯不應該犯的錯誤,像是應對進退之類的事情,如果到了這個階段還是常常犯這樣的錯誤,就會影響自己的發展。
從30歲之後要學習的是,「如何解決因為錯誤而造成的問題」,所以,可能是自己造成的錯誤或是別人造成的錯誤,都要能學習將問題處理,而不是將問題或錯誤丟給自己的主管或是他人,這種能力是非常不容易的,很多人會變成硬ㄠ或是強詞奪理,這都不能長期在組織獲得肯定,當然也是錯誤的工作態度。
40歲之後要面臨的是避免決策的錯誤,通常這種錯誤輕則會造成組織虧損與無法獲利,重則可能讓組織毀於旦夕,所以,可能一次的錯誤就結束了遊戲( Game over),更不用說希望有補救的機會,所以,如何運用自己的智慧作出狀況分析、比較然後下達抉擇,可能是一種挑戰與壓力。
從上面看來,人不是不能犯錯,只是在什麼年紀與階段犯什麼錯誤,還有就是是否可以從挫折中學到與累積為自己的經驗與智慧,而成為自己的能力,如過永遠都是「錯誤連連」,或者在不該犯錯的時候一直犯錯,可能自己的職涯發展不會是亮麗的,永遠在這些錯誤中失去了自己的機會。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習慣安逸之後的下場

管理學上有個「煮青蛙效應」,內容是指當我們將青蛙放在一壺冷開水的水壺裡,只要我們慢慢的用火將水壺燒開,青蛙到被煮熟錢都不會有任何的反應,反之,若直接將青蛙放入已經燒開的熱水爐中,青蛙馬上就會跳出熱水。

人很喜歡安毅在習慣的領域,在周哈利窗口理論來看,這就做舒適區,因為心情舒適所以久而久之也變成組織改變的強大動機之處,所以就像「煮青蛙效應」的青蛙一樣,雖然知道環境已經改變,但是舒適的環境很難讓人願意去做任何的改變,尤其當水才高開始燒的時候。
有一次在跟同事實施流工作程改善活動會議,在職多年的同事從一開始壓根就不認為現有的流程必須要做改善,當我問他們不須改善的原因時,得到的答案都是-「我們已經習慣了」,或是「改了不一定會比現在更好」這樣的藉口與理由,阻擾我們去做改變;相對的有在組織推動e-HR/HRIS的專案時,我很清楚的告訴部門內所有HR同仁,當系統導入之後,如果我們的能力沒有提升,這裡會有近三分之一的同仁會被迫離開組織,隨著e化速度的增加與改變,很多人的工作迅速的消失,只見我們同仁們也全力學習由組織新指定的工作,當系統完全上線的當時,同仁新技能也產生與具備了。
為什麼同樣的改變卻有不同的過程與結果呢?主要是在於一個是慢慢的要將人從習慣領域來改變,因為安毅於現況,所以根本不願意改變;可是另一個卻是將人丟到快速完全改變的環境,所以沒有安逸環境只能被迫改變,這也說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要人改變,只有將他逼離開舒適的環境,到越險惡的環境,則改變的速度與意願也就越高」。
從我們過往的經驗來看,人會出狀況幾乎都是在越熟悉的情境與習慣領域下發生,而最終也造成的傷害與影響也最大,因為熟悉與習慣,反而失去了創意與思考甚至是危機意識,所以,當自己的生存環境越安逸的時候,其實也是危機的開始,可能自己也要思考是不是已經由潛在危機已經悄悄的到來了。
要檢視自己是否有「煮青蛙效應」,也許可以讓自己跳脫現況,去看看週遭的改變與危機,應該可以讓自己看的更遠想的更多,也許調離現況都是很好的辦法與做法!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想贏要先認輸
在職場上身段軟一點、低一點,可能得到更多人的幫助與協助,反之很多事情愛強出頭、自以為是的結果可能反而得不到任何東西。
我曾經有這樣的經驗,有一次在跟某組織的主管談到該組織的人力發展工作的時候,當我尚未開口時,他就很自以為是的告訴我:「這沒什麼阿,我是最內行的啊!」,但是當我將整個組織人力發展規劃展現他面前,很客氣的告訴他該部門目前是所有組織裡員工發展成效不彰時,他又搶著回答說:「這不是我的問題,是因為如何如何…」,最後他的主管時在看不下去了,直接請他安靜下來聽聽HR怎麼給他建議;當然這位主管不止對部屬培育成效不佳,部門的整體績效也是最差的,沒幾年他也被迫離開組織到其他地方發展了。
要人承認錯誤是困難的,尤其虛心接受他人建議或指正甚至開口向別人請教,對很多而言,這樣的行為與態度跟本無法接受,尤其學歷越高、階級越大、年紀越長,要對他人認輸更是不容易的;在我剛畢業進入部隊服務時候,當時因為服務單位是科技兵種,很多裝備我根本不懂,雖然肩膀掛著中尉軍官,可是實際上所知道的跟新兵沒有什麼不同,那時候有一位非常專業且服役多年的士官長,常常以我不了解裝備而對我在行為或態度上不是很尊敬,當下我非但沒有因此處罰他,還常常放下身段與階級,彎下腰來向他學習與研究,不到幾個月的時間,我在裝備或專業能力上,都為他所尊重,記得有一次在通過戰備檢查之後,他非常誠懇的向我敬上一個非常標準且尊敬的舉手禮,也是說我終於得到他由衷的佩服,而不在只是掛著階級而什麼都不懂得主管。
這幾年我常被派到外地出差,除了大陸各地之外,我也到過很多國家,曾經出過糗,也常弄不清楚當地文化、習俗、法令與作息與運作方式,但是,我卻深深的體會,凡事只要能願意謙虛請教與跟他人學習,最後都不會因此有損我原來的專業與在組織的地位 甚至贏得別人對我的尊敬與佩服,誰說人為什麼一定什麼都懂,凡事都要自以為是,其實心境上只要願意先認輸,到最後不僅不會輸,反而都會嬴,不管是贏得他人的尊敬,或贏的更多專業與能力,或是贏得更多友情,這才是一位成功者的真正作為與態度。
下次當你在面對困境或不懂的事情,或是希望別人協助時,可以試試在心態上「先認輸」,你會發覺結果可能跟以前不盡相同了!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出差行
這些年身邊的親朋好友幾乎都已經成了空中飛人,到處飛來飛去,當然我早也已經是這個群族的一員囉!
這周我要到大陸東筦跑一趟囉,也許因為常常出差的關係,我現在準備行李的時間已經可以在10幾分鐘就搞定了,這中間對我而言,感到最煩惱的事情莫過於幣值的更換,相信只要常跑兩岸的朋友都會覺得,我們之間的幣值為何一直都無法流通呢?這些年光是這樣換成港幣(美金),在轉換成人民幣所損失的費用,就不知有多少,不過,看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只能學會如何找在合適與有利台幣幣值的時間點來換錢了。
這個禮拜幾乎每天要跑不同的地方,相信這樣的行程還應該蠻有趣的,我會盡量利用時間將自己的所見所聞與心得寫到部落格來與大家分享囉!我已經準備上機了,請大家預祝我一切順利、平安!也預祝大家都能下周能開開心心囉。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職場上的「厚黑學」
職場上做人往往比做事情重要,而最能將做人道理運用及至的觀念就是「厚黑學」這個名詞與學理了,也許我們並不能全然認同「厚黑學」的論述,但是裡面的某些思維邏輯,倒是可以讓我們沉思平日於職場上的做人方式。
「厚黑學」為民國初期李宗吾於1917年所著,他宣揚臉皮要厚如城牆,心要黑如煤炭,害完人後還要令受害者跪在地上感謝你,這樣才能成為「英雄豪傑」;作者列舉了曹操、劉備、孫權、司馬懿、項羽、劉邦等人物為例,試圖證實其厚黑學而列舉當中各人之"厚""薄"與"黑""白"如何影響他們的成敗;李宗吾的厚黑之道神似四川的變臉秀,變臉秀的表演者在觀眾面前,不到一眨眼的工夫就能神奇地變出一張張的面具,層層面具雖然看起來不厚,卻變化無窮;這是厚黑之道的高度表現,是一種技術,也是一門藝術,且絕不能是一成不變的。
「厚黑學」之所以讓很多人頗有爭議之處,是因為「厚黑學’」的哲學就像一把雙刃,具有兩面性,這也是一個成功人士常用的一種為人處世之道,也許對不同的人來說,會有不同的效果,對於一個用得好的人來說,就是成功之道;如果用不好,便會成為坑人之道;這也是有很多學術大師或是社會正義與衛道人士對「厚黑學」並不積極提倡的主因,畢竟可能有人尚未習得「厚黑學」之真諦即走火入魔,淪為權謀之術道。
不過,屏除掉「厚黑學」會引領出來的權謀奇術,我倒是覺得「厚黑學」的實用性可以普及於政商親友、職場進退之上,尤其在組織管理方面,熟捻「厚黑學」的管理者是,是可以將管理的藝術做到「運用之妙存乎一心」般的如火純金般,另組織成員均願意上下各盡其能,又互相尊重,為共同目標及理想而努力,而其主要的運用模式就是教大家「做人」的道理。
古人云:「做人難、人難做、難做人」,而是否學會作人卻也往往是當人生累積工作經驗與人脈之後,是否可以再向上發展之重要門道,尤其在人力資源的工作領域中,如何能掌握好會做人與將事情做好之間的微妙微翹,是一直困惱許多扮演組織溝通與執行雙重腳色的HR朋友們的心中之痛,而厚黑之術以厚結人緣、廣積人氣、常養人情的平常心,不僅提供一種有利於人與人間的相處的邏輯思維,更可以協助我們洞察如何在組織推展業務成功契機的方式。
組織是紛繁複雜的,只要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必然會發生矛盾和衝突,我們可以運用一些做人處世的技巧來解決,但不能太偏激,以歷史唯物的觀點去分析和評價,「厚黑學」也指出,治人之術必以收心為上、收身為下,要想真正得到一個人的忠誠和歸順,必須從情感和良知征服他,讓人懼怕你只有短時之功,而讓人感激你則可以得到永久之效,當然,運用過多或偏頗之「厚黑學」,則會適得其反,所以,如何將「厚黑學」這樣的論述發揮至臻於至善,則有賴於我們內心的自我判斷與抉擇。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等你上了舞台,做的不一定比別人好
古人說:「不在其位,不謀其職」,當自己還沒上舞台時往往會批評舞台上的人如何又如何,可是等到輪到自己上了舞台,才發覺原來自己表現的比別人差多了。
在人力資源工作的經驗中,常有很多同事跟我抱怨自己同事或老闆怎樣不好又如何的不懂管理,我習慣在聽完對方的敘述之後,都會反問一句話:「也許你可以換種角度想想,如果你是對方,你會怎麼做?你的決定會比他好嗎?」;相信大家一定有上課的經驗,在課堂上如果請台下的學生對上課講師作回饋與建議,可能每位學生可以對台上的老師從頭到腳提出很中肯的建議,但是如果這時候請每位學生上台擔任講師的話,可能剛才自己對別人的建議事項,全部都會在自己的身上出現,而且有可能原來別人的優點,可能自己完全無法發揮。
也許因為人體構造的關係,我們的眼睛長在前面,所以我們永遠看不到後面,曾有人講過這樣一段話:「當你用一隻手指指向他人時,其實你並未發覺你的另外四隻手指是指向自己的」,我們因為喜歡聽別人講什麼、看別人在做什麼、感覺別人在想什麼,但是卻忽略了自己聽自己在講什麼、看自己在做什麼、感覺自己在想什麼,結果可能自己批評最烈的人,原來就是你自己。
最近台灣與大陸,剛好都播映港劇「尋秦記」這部影集,這部片雖然是部科幻片,但是卻探討一個很有趣的人性-「假如不由嬴政來當秦始皇,而換由另一位叫趙盤的人來當秦始皇,歷史會改寫嗎?」,當然,從這部影集發現,原來秦始皇換了別人還是一樣殘暴苛刻,因為人性對權力的欲望與原始求生存的本能,這也是說真正讓人敬佩的成功者,不管在舞台上或舞台下都應該表現是一樣的,前後不矛盾。
我自己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20年前我剛畢業到部隊擔任副主管時,當時的主管居然有好一位傳令在服侍他,當他每天起床之後就開始等著幫他打理一切事情,好不威風,我自己在當時就是批評最強烈的人,認為一位堂堂正正從陸官出來的軍官,怎能如此的濫權與謀私呢?當時我的主管聽了笑而不理我,後來沒多久,當我去接任另一單位的主管,結果前任主管留下來給我的傳令居然比原來我單位主管人數還多,雖然我內心從第一天就覺得這種制度是不對的,而且一定要去改革才行,但是我還是抗拒這樣的權力誘惑達三個月之後,我的意志才戰勝了外在的誘惑,下決心取消這樣的制度與改變現況;從此我也學會了批評別人前,一定要先學會思考,當我成為他的時候,自己是不是可以做的比人強。
「如果我是他,我會….」這樣的假設與批評是容易的,也許下次你可以這樣反問自己「如果我是他,而他是我,我會怎麼做?他又會怎麼批評我?」,用這樣的思維邏輯去看、去聽、去感覺一件事情,誤差就會比較小了,當然很多事情就比較能釋懷,這就叫做同理心。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