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職場經驗分享 (34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鳳凰花開時
又到了六月份鳳凰花開時,也是很多年學子走出校園進入職場工作的開始,經過學校多年學習的學生畢業了,相信心情一定非常開心,但是,畢業之後也正是人生職場漫長的馬拉松賽跑的開始,你準備好了嗎?
昨天剛到北京就去了趟北京人民大學走走,看到學校的校園剛好正在舉辦「畢業典禮」,而無獨有偶的剛好前幾週也在台灣看到新聞播報台灣很多大學都在邀請各個名人、歌手來參加學校的畢業典禮,每年在這個鳳凰花開的季節,也是各個大專院校學生開開心心熱鬧滾滾走出校園的時候,如果說我們每個人的人生有幾個重要的階段,那當自己從學校畢業進入職場,應該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時刻,人家常說「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如果一開始進入職場就沒比別人做出一些正確的決定,可能未來就得必須花很多的時間來追趕別人。
很多年輕人剛從學校畢業時面對的第一個考驗就是「我要做什麼?」,相信除了軍警學校、醫學院等具備特殊專長的大專院校的學生之外,大部分的年輕人將會面臨找「工作」的壓力,還有人甚至更是「畢業」即「失業」,讓很多年輕人選擇延畢或是繼續「升學」來躲避「工作」,只是有句俗語說的好「逃的了一時,卻逃不了永遠」,與其逃避還不如積極的來面對才是正確的方式。
所以,如何運用自己在學生求學時期,或是在學校剛畢業前兩年時間,好好嘗試與思考自己具備了怎樣的人格特質?到底要的是什麼?自己的個性到底適合做些什麼工作?就會成為社會新鮮人,未來在職場上努力方向是否正確的成功重要關鍵要素,千萬不要小看「方向正確」對自己未來的影響,試想,如果把一個人在職場要成為主管的年齡設定為32歲,那麼也就是誰能夠越早朝向自己的目標努力與前進的人,就會比越晚清楚知道自己方向的人,多出了更多歷練與學習的機會,尤其在現代講求時間就是金錢的時代,在職場的人只有投入更多資源在換取時間,已經很少人會浪費時間來換取資源的,如果新鮮人豁太多時間在尋尋覓覓自己的未來,可能等到想好的時候,好的位置與機會早就已經被別人給卡完畢了。
這些年很多職場資深朋友會給現代年輕人稱作「草莓族」的封號,其實,我並不全然同意對現代年輕人的這個稱呼,畢竟我們都曾年輕過,想當年三、四年級生還不是對我們五年級生「屌兒郎噹」的德性曾經嚴厲批判過,初入社會的新鮮人不懂人情世故、自以為是、不會做人、主觀意識強,我覺得這並不是新鮮人的原罪,而是沒有工作經驗的人舊有存在習慣,只是重點在於誰能越快融入與快速學習職場的為人處事規則,才是真正成敗關鍵之一,當然這就跟自己的第一位老闆有非常重要的關係,如果當自己碰到什麼都願意教的老闆,那可能自己絕對比別人快的許多,所以我常常跟很多年輕人說「找好公司還不如好好慎選好的老闆」,當然,能夠碰到好老闆有時候還真的需要一點機運,不過,如果當自己經工作1-2年後還是沒有辦法與能力去挑選一位好老闆,可能就不能全部怪罪老天對自己不公平了。
除此之外,新鮮人做重要的就是誰能快速的累積人脈與行銷自己,讓一旦有機會的時候,別人會知道世界上還有自己這號人物,尤其如果選擇是從事非特殊技術類的工作,像是行銷業務、財務會計、人力資源管理這類工作的新鮮人,與其不斷的埋頭苦幹之外,還需要多多建立人脈,讓更多職場資深前輩認識自己,有時候別人一句話的提醒與建議,或者是提供指導,或者是推薦,可能都會讓自己比別人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增加更多機會與舞台,曾經有一位獵人頭公司的資深顧問跟我說「如果一個人在這個領域,可以常常都優先被別人想到,那他一定是前途無量」,其實就算在組織裡,如果當大老闆只要想到做一件大事情,自己會被列入思考的人選,那我相信這個人未來一定不可限量,所以,如何讓自己的名字與別人對自己的印象,都能被牢牢的濟在腦海裡?What can I do? 應該是新鮮人進入職場時很重要的一課!
一年又一年鳳凰花開時,代表長江後浪將不斷推著前浪,今天的後浪明天將成為前浪,只是自己是否可以永遠保持在前面,不為後浪所吞蝕掉,或者很快消失在波濤洶湧的海浪裡,就像每年都有很多新面孔的藝人進入演藝圈發展,可是,其中只有少許的藝人會讓人印象深刻,而那些如曇花一現的藝人,我們記得的還有多少呢?職場不若學校,每年時間到了就會向上晉升一級,在職場上沒人敢保證說小自己幾屆的學弟與學妹們,有一天不會跳升成為自己的主管,因為每個過程都會改變職場最終的結果,所以,如果把職場說是慘忍的「殺戮戰場」,我想一點也不為過,我想這是可以做為提醒初入職場年輕人的一句話吧!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要不要或是能不能
很多人處理事情最後的結果,往往不在於能力的問題,大部分端賴於人對這件事情處理的態度,如果自己內心的態度是積極想要去處理,就算剛開始的時候處理的很不順暢,最終事情還是能夠處理的,反之,就算自己具備了能力,但是,欠缺了想要處理事情積極的態度,最終事情還是不能處理的。
有一位同事跟我分享他最近自己碰到的管理經驗,第一位部屬我們就叫他為某甲吧,他是一位普通大學畢業的,雖然學歷與能力都只是很普通,但是,每次只要把任務交付給他或是碰到問題讓他去處理時,某甲都會有份很積極想要去處理的態度,最後都能將事情處理的圓滿,而且常常超過主管的預期標準,久而久之他在我同事的心理已經被定位成了,「沒有他不能完成的任務與事情」的標竿模型了。
而同事的另一位部屬某乙就不一樣了,他是碩士高學歷畢業,而且也是很好的國立大學名系所的,英文能力或是各項專業技能都非常的強,長官剛開始對他預期非常的高,只是這位某乙當每次主管分派工作給他時,他會選擇簡單、容易的來做,對於比較困難或挑戰的任務或問題,他就會表現不願意處理的態度,甚至會有推諉的藉口,沒多久這位某乙在我同事的心理,就被定位成他是「不能委以重任」的刻板印象。
星期天在桃園機場候機到大陸時,翻了本財經雜誌介紹有關鴻海未來接班人人選的探討,而這本雜誌以斗大的標題「夜校生將接掌鴻海帝國」,深深的吸引了我的注意力,雖然這只是雜誌的揣測,但是,重點是將這位鴻海集團有可能的接班人,概述的描述了他在鴻海集團這些的表現,我發覺這位先生出身的學歷與背景並不是很高,而且只在鴻海不到20年的時間,但是,卻是擔負建立很多重要供應鏈與重大任務的主導者,我相信當時郭先生交付給他這麼重大任務給他時,不一定知道他的能力能不能完成,但是,絕對相信他有願意想要完成任務的信心與態度,這也是它可以在這麼年輕且在這麼短的時間可以爬這麼快的原因。
我自己在職場這麼多年的管理經驗,讓我深深的感覺到,如果一個人的內心是充滿想要去做事情的態度,那就算迎接他的是排山倒海的困難與挑戰,通常這個人都會想辦法去完成,反之,如果內心不是很想要去完成一件事情,就算是晴只是舉手之勞,這個人都會覺得事情好像難如登天,缺乏自信心且無法去克服,所以,我以前曾經有位老闆曾經跟我說過,一個人對於事情「只有要不要去做,沒有不能去做的」,想想真的很有道理,畢竟態度才是決定一個人做事情的最終結果的關鍵要素,人的心理怎麼看待一件事情,就會對這件事情產生不同的行為與動機了。
下次如果當自己認為事情不能夠去做時,也許可能要好好思考,到底是自己心理面想要不要去做這件事情,還是真的不能去做這件事情呢?也許人常常會拿不能去做這件,當成是自己逃避責任的藉口吧,但是,如果常常拿不能做當做自己逃避責任的藉口,也許要思考是不是自己也可能將機會給屏除在外了呢?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犯錯的機會
人在職場工作,都會不小心做錯事情,只是「錯誤」機會在不同年齡與不同層級可能被原諒與影響也不同,而且相同的「錯誤」如果在自己身上一直發生,可能就會影響自己未來的職涯發展。
有位朋友自己覺得在工作上面臨到了瓶頸,因此心中很沮喪的來跟我談論他的問題,我的這位朋友其實學力與經歷都很不錯,只是在組織是屬於那種大錯不犯、小錯不斷的人,而且有很多錯誤都是常常會再犯,可能以前年紀比較輕所以主管會常常原諒自己,現在因為年紀成長且歷練都有一段時間,因此,犯的錯誤就不為組織與主管所諒解,當然連帶的也就失去了不少發展機會,我很誠懇的告訴朋友,如果他不能學會從錯誤中成長或是學到了教訓,未來可能他會聖道更多的限制與影響。
記得我曾經跟過一位很優秀的主管,他個人職場的座右銘是「自己的人生絕對不會犯同樣的錯誤」,他常常告訴我說「人在職場不怕會犯錯,怕的是自己再同樣的事情犯一樣的錯誤」,而且在更高職位犯了不應該犯的錯誤,因為職位越高代表能被別人原諒的機會就越少,而所造成的影響與層面也就越大、越廣,當然因此下台或離開的機會就越大,隨著自己的年齡不斷成長,我越來越發覺當時這位主管座右銘的精確性,看看最近有幾位檯面上的部長,可能因為講錯一句話或是表達錯誤的訊息,就招致了廣大被要求下台的聲浪,而且位置越高越不能被別人所原諒。
犯錯其實是人生成長與歷練的一種機會,只是如何讓自己能在年輕或資淺時,可以盡快的藉由學習與改善而讓自己犯錯越少,這才是真正職場成功的秘訣,這當然包含了待人接物與做人處事的應對進退之道,如果自己不能利用可以犯錯的年紀時,好好學習與從中學到經驗,那未來當機會到來時,可能小小的「犯錯」都會成為壓死自己職涯發展的「稻草」,是不能不謹慎與不在意的。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張小小晶片背後的意義
在台北優遊卡幾乎是人手一張,因為,它同時可以搭乘捷運、公車,還有可以在停車場計費停車,就功能面而言它應該已經是非常方便,只是在跑遍了其他城市之後,才發覺原來還有比它更便利的晶片。
相信對大部分的台北人每天都離不開悠遊卡,因為,那是搭乘大眾捷運系統的通行證明,不過,當我到過香港、上海、北京、廣州等這些城市之後,我才更深深的體會到,相較之下我們的優遊卡,其實還可做的更好,更可以從讓老百姓便利的角度來做思考,譬如香港的八達通卡,除了可以提供全香港各種大眾交通工具的票據之外,更可以在便利商店支付購買東西之費用,而上海與廣州的交通卡則更可以用來搭乘計乘車,這也說明了一件事情,凡事只要可以多用心的思考,多從顧客角度來看,事情絕對會做到更完美。
每件事情在剛開始規劃時,其背後都有原來的的目的與想法,只是可能因為缺乏全面性的思考,或者是因為組織環境的限制與影響,或者是設限於無法執行的考量,讓事情最後的結果大打折扣,就像優遊卡這張小小晶片的設計是一樣的,也許當初是希望能做到讓大家一卡通,但是,最後卻因為許多節外生枝意料的事項,而沒辦法完成預期的目標。
當我們在規劃工作時,通常會有所預期的目標,只是,現實裡卻常常面臨到很多在當初所沒思考的問題與壓力,也會因此而產生了妥協,或者開始改變了計畫與作法,如果只是過程中為了達成目標而所做的迂迴,但是仍能夠達成最終的結果,這樣才是做事情的本質,只是,很多事情可最後因為過多的妥協與修正而完全失去了最早規劃的目的,甚至與事情原來本意完全的變質了,可能還會帶來更多的負面效果,這都是當我們在執行計劃過程中不得不去思考的事情。
管理科學之父泰勒曾經提出完整計畫的流程,第一步是思考計畫的目的為何?第二步是掌握事實(而不是表象),第三步則是從事實去思考與分析,最後才是決定行動步驟(泰勒建議要有多個方案),如果我們真的依循著科學方法的邏輯思維來做計劃,相信應該可以事先想到整個過程中,大部分可能會因此產生的問題與風險,雖然人家說計畫永遠跟不上變化,但也不能因此凡是都不做去計畫,如果能在開始時能把一切可能產生的變化與問題,全部納進來可思考,應該可以減少一些因為變數所產生窒礙難行的窘境發生。
當包包塞滿了好多張不同卡片時,心裡想著如果未來我們可以把所有的東西或資訊,都集中在一張卡片或是某件事物上,也許不僅可以達到節能減碳,也能增加大家的便利性,只是,這中間真的充滿太多無法預知的困難,我想我們每個人可能還是要過著塞滿卡片的日子一段時間吧!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多堅持一步
人在職場如果沒有經歷過低潮的階段,就很難讓自己再創高潮,而當人在低潮的時候,如何有效克服自己內心想放棄的意念,大概只有「堅持」與「毅力」了,而也往往因為這樣願意多堅持一步,才會讓自己克服困難,邁向職場生涯的另一個高潮。
最近有一位好朋友告訴我說「他前陣子面臨了工作很大的挫折,讓自己幾乎已經決定要放棄」,我問他後來呢?他苦笑著回答我說「我心裡告訴自己未來再壞也差不多是這樣子了,就這樣子我熬了下來,只是自己不知道能夠挺多久?」,我請朋友自己司可一個問題「這份工作與方向是不是他自己所想要的?」,朋友想都不想的露出堅定的眼神回答我說「沒有錯!我可以很確定這就是我想的工作」,我點頭的跟朋友說「那你就得要多堅持一步,相信渡過了這個低潮之後,迎向你的將會是很美的職涯高潮」。
我在大學時代曾經是學校Band(樂團)的鼓手,很多朋友看到當年我的表演的照片都很羨慕,只是大家不知道當年要不是因為自己的堅持,可能就沒有這麼一段值得回憶的歲月,當時大一樂團在所有新生選人的時候,我只是候補的成員,因有其他同學在演奏的技能遠遠的都超過我,只是當年社團規定一年級的新生必須要整理樂器與打掃環境,更慘的是每天學習之後,還要莫名奇妙的被學長們給處罰,很多同學因為受不了這一段時間的精神折磨,紛紛打了退堂鼓,當時我不段的告訴自己「我想成為Band的成員之一,就算再怎樣辛苦、再怎樣的疲累,我也要熬過來」,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終於讓我熬過了這一年,被遴選為自己當屆Band的成員,也過著後面多采多姿的大學生活。
我剛進入人資界工作時,因為自己大學唸的不是管理,又因為對這個領域不熟悉,所以,我決定除了上班時間的學習之外,也[運用自己周一到週五的晚上去中央大學管理學員的碩士學分班上課,當時因為EMBA尚未開放,所以,這是到學校進修的唯一管道,除此之外我還把周末跟周日,也都安排去參加中國生產力中心所舉辦的經營管理顧問師班去上課,這個課程讓我整整兩年的時間,是沒有週末與週日的生活,可是,初期我並沒有因為這樣努力的學習而馬上獲益,甚至還讓自己身體與精神走下坡,讓我都質疑自己這樣做是對的,不過,我自己還有幾位熟識的老師們,以及很多好同學都跟我說「行百里路半九十,你的方向與作法都是對的」,就這樣子當我熬過那段低潮期之後,終於讓自己如願的進入了人力資源界,而且還可以一展自己的抱負。
當然所謂的堅持下去並不是說不管自己做的事情對不對都要堅持下去,如果方向錯誤或是事情與個人能力、未來發展相牴觸時,或者是風險超過控制、結果明顯跟預期落差過大時,應該要放棄還是要提早放棄,但是,一旦客觀條件都不存在時,就要看自己可否有決心堅持下去,畢竟要讓人達到目標的過程是漫長的、疲憊的、也充滿挫折的,只是沒有經過低潮的磨鍊,人是很難向上層樓邁進,達到另一波更高潮的。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要學習放掉
人會不斷的隨著過往經驗的累積而把自己的心給塞住,如果不能適時的學會放掉可能就會讓自己猶豫不決無法果決向前,通常當自己真的將心中一切煩惱的事情都放掉之後,你將會發現原來世界真的是「海闊天空」。
還記得當我們在學騎腳踏車時的情景嗎?剛開始一定要有人在車後拉著車子,以保持騎車的平衡感,因為恐懼所以很多人,都會不斷要後面的人「不要放手」,只是,絕大部分的人都是當後面的人偷偷放手之後,莫名奇妙就學會了騎腳踏車,如果後面的人一直不放手,反而永遠都無法讓自己學會怎樣使用平衡感來騎乘腳踏車。
很多人因為無法釋懷心中某件事情,遲遲走不出心理的泥沼,以致於浪費很長的時間想解開,但是,往往卻是越理反而越複雜,更讓自己被束縛反而動彈不得,有一句古人常說的話,人要「快刀斬亂麻」,也就是說人要學會儘早放掉,否則事情如果拖延的越久的話,只會讓自己被傷害的更深,當然,人要適時或選擇時機來放掉真的很不容易,也必須隨著自己不斷的歷練與年齡的成長,才能做到瀟灑與漂亮,尤其事情是牽扯到人的感情或是權力與地位,或者是因為金錢的得失等等,那就更要考驗自己的智慧與修養了。
我自己剛進入職場的時候,也是因為還學不會很快的讓自己「放掉」,因此,讓自己損失了更多機會與發展,當時我需要「放掉」的部份,包含要懂得忍耐與謙卑,還有就是在組織不能太過鋒芒暴露,這對當時初入職場的我而言,是很難懂得如何去適時「放掉」的,所以,就吃了虧也得到了失敗的經驗,記得當時曾經有位老闆告訴我「未來你自己一定要學會何時忍,也要懂得何時退」,「如果有一天你懂了,你一定會成功的」,雖然當時年紀輕不了解,不過,現在回頭想想自己也很慶幸能夠從過往的經驗慢慢的學會了「放掉」的重要性,也學會選擇「放掉」的時機點,盡量不再讓自己因為不懂得「放掉」而在職場受到更大與更多的傷害。
如果你被某些人或事情,常年困惑於自己心中,而讓個人無法更順暢的向前走,也許可以嘗試讓自己學習「放掉」,通常當自己真的將心中一切煩惱的事情都放掉之後,你將會發現原來世界真的是「海闊天空」,而不在是狹隘了。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問題解決能力
在職場問題解決能力是個人非常重要的職能,而企業的問題解決能力,也成了企業是否能夠生存與更上一層樓的重要關鍵要素。
前一陣子我購買了兩家由不同公司生產的軟體,卻因為都發生了技術問題,而必須請對方協助,但是,兩家公司對於問題的解決能力,卻讓我個人對於產品有天壤之別差異的感受,除了影響我將來再購買的意願之外,也對於這兩家產品未來在市場的競爭力,心中有了很大的答案與認知感,也許這兩家產品都擁有很好的技術設計,但卻因為對於問題解決能力的差別,而有可能也註定了未來彼此之間勝負的決定性。
第一家軟體公司姑且稱之為「C」公司吧,當我碰到問題打電話到這家公司求助時,這間公司的客服人員就非常有條理的將問題可能發生與解決的SOP逐一跟我確認與幫助我一步步的設定與解決,當問題還是發生時,這位客服人員馬上留下了我的郵件住址與電話,然後告訴我當有解決方案時,她會主動的跟我來聯繫,而後續大約每3分鐘她真的就發出了郵件,就他們技術團隊的建議與做法來跟我逐一的說明,經過幾個小時的處理之後,終於將問題順利的解決,而這位克服的小姐最後也告訴我,我的問題是他們從沒來沒有碰到過的,所以他們集合了幾位技術人員一起來解決這個狀況,而他們也很高興能夠趁此機會,一起學到了很多東西。
另間軟體公司姑且稱之為「A」公司吧,當我碰到問題時,一樣打電話到客服部請求幫忙時,對方在了解我的問題需求之後,馬上將我的電話轉到技術部門,只是她並未跟對方說明我的問題,因此我必須再一次的將自己碰到問題敘述了一次,對方的工程師聽完我的敘述之後,就告訴我說「這個問題是他們從來沒碰到過的」,所以他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他就跟我說我可以上網去把問題寫下來,然後將電腦銀幕顯現出來的問題Copy下來寄給他們,技術人員會在研究之後再告訴我問題到底是什麼?我告訴他網路上並沒看到郵件地址,他就很快的開始唸了郵件地址,而且要我記下來,我做完之後問他「那到底需要多少時間,才可以解決呢」,這位技術人員竟然回答我說「我不知道耶」,我一聽之下非常的生氣,決定自己來解決問題,後來經過自己重新在嘗試一次之後,問題也被我迎刃而解,只是心中對這間公司的問題解能力非常的不悅。
我想不管公司或是個人,問題解決能力都是一項很重要的能力,也許因為問題解決能力的差異而造成不同的結果,尤其在職場看到很多人很會說,卻都不會解決問題,雖然可以撐過一時,但是不能夠成為永遠,尤其是身為主管更需要常常面對組織的問題,如果沒有辦法與能力來幫忙組織解決問題,就不能讓組織順暢的運作下去,所以,不管是學術界或是管理的實務與經驗,都會將「問題解決能力」視成為擔任主管很重要的職能之一。
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端賴於個人平日的學習與歷練,或是組織對於員工能力培養的教育訓練,也許也是我們人力資源管理者要將之視為組織能力發展的重要指標之一吧。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站在別人的立場想事情
人一旦主管做久了之後,就會遺忘了擔任部屬時的種種心態與情境,如果某天讓他重新擔任別人部屬,絕對無法好好的與他人合作,相對的從來沒有擔任過主管的人,卻不能體會主管的責任與壓力,如果一旦賦予部分主管的工作與職責,可能馬上就陷入混亂,這也是說人要站在別人的立場想事情。
上周在大陸看了一部介紹早年解放軍的紀實影集,其中有一集是某位高階主管奉命重新到下級部隊,擔任基層士兵的工作,本來這位軍官希望能真正的與其他年輕士兵一起生活,只是沒想到可能因為自己已經離開基層士兵生活太久了,所以表現的處處與他人格格不入,最後大家都覺得他還是回去擔任原本高階主管的位置與工作,比較不會影響到基層單位的工作與執勤任務,因為人一旦從原來團隊成員離開便成了團隊領袖之後,就會會慢慢的習慣,自己成為領導者的工作模式與角色,如果真的要再讓他入列成為團隊成員,那對他而言,可真的是一件很辛苦的工作。
前陣子在跟某些主管上課時,有談到所謂的「同理心」這個名詞,我很好奇這些主管在短短幾年前還是再團隊的一員,怎麼才沒多久的時間,他們已經完全忘記了,自己當年還是別人的部屬時的心情與情境,真是有點「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的」的感覺,當我以假設性的問題問他們「如果你現在還是在團隊裡面擔任成員,那你們會如何來看待你們自己?」,沒想到有學生居然回答我說「我已經忘記那種感覺與情境了」,學生接著說「而且,要我們再成為團隊裡的成員,然後去做一樣的事情是不可能的」,我很好奇的詢問原因時,學員回覆我說「因為出來擔任管理者之後,就不可能再回去做之前團隊成員的工作,因此,也就不可能去想像或記得過去的事情」。
其實,這些主管所展現出來的,是一種很正常人的心態,因為,已經習慣在某項職務之後,就很難在把自己給拉回到從前的位置,一旦真的讓他再次做轉變回到從前的工作,可能會讓他內心立即產生恐懼與害怕,而相對的也說明了人是很容易遺忘自己以前在同一職務的時候,是面臨怎樣的情境以及挑戰與困難,就好像很多父母親常,常會用強制性的口吻來跟自己的小孩說「你怎麼會去做錯事情呢」,只是他忘了以前自己在那個年紀時,也是一樣會做錯事情,如果真的讓父母親再度成為學生,可能表現的都還不一定比自己的小孩來的優秀。
我想當人要去批評與建議一件事情時,要儘可能的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思考,這樣子不也比較不容易在溝通上產生很大的爭議與衝突吧!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的選擇是什麼?
現在的職場能否成功有個重要的關鍵要素,那就是誰能越早知道自己的未來想要做什麼,誰就能比別人怎一步準備,避免更多時間的浪費,所以,對於自己未來的選擇是什麼?是自己很重要的責任。
每次在上個人未來發展這個課程時,我都會發一張個人職涯發展需求表,給上課的同學們,請大家寫下未來自己想做什麼樣的工作與職務,然後再針對可能需要的能力來做計劃,當我開始請大家做這動作之後,馬上就會出現兩種同學,第一類同學,馬上就填下自己心中對於未來想要發展的工作或職務,然後逐一分析目前自己所欠缺的能力,而另一類同學就坐著陷入思考,可能過了5分鐘還在塗塗改改自己未來想要做什麼工作,這時候我都會提醒第二類的同學們,如果自己已經工作一段時間了,卻都還不清楚自己想往哪個方向發展,可能真的要花點時間去思考清楚,以免最後自己在職場上落了個空。
我曾經帶過一位年輕的部屬,說真的他的學歷與資質可能都不是很高,但是,他卻很清楚知道自己未來要做什麼,每個階段需要什麼,當時他在大學時的幾位同學,剛畢業時找到的工作,不管在公司的規模、知名度,甚至薪資都遠遠超過他了很多,他還跟我說他當時的第一份工作,還必須做基層的苦力工作,但是他很清楚的知道這是他踏入人力資源領域的開端與機會,因為方向是正確的,所以再怎麼的辛苦都是他可以接受的,就這麼短短的沒幾年,他完全依照自己對自己職涯發展的規劃路徑,逐步的完成了自己當年的夢想與計畫,但是,相反的他的那些大學同學們,很多卻還在原地踏步,或者是還在尋尋覓覓自己未來的方向與目標在哪裡,早已經被他遠遠拋在後面很遠的距離。
其實,很多人非常害怕做出選擇,因為很難接受與面對選擇後的狀況,只是,也唯有自己做出選擇了之後,才能夠踏出自己的第一步,我常常跟很多年輕人說「人生沒有選擇對或錯,只要做出了選擇之後,願意努力的往前走下去,事情就會變成是對的了」,記的我小學時從學校到家裡有兩條道路,有一條是小的捷徑道路,只是過程中常常會碰到泥獰的田地,回家之後肯定會被我媽狠狠的罵一頓,甚至因為道路整個已經陷入泥淖,而必須浪費時間返回學校重走另條道路,不過,如果一切順利卻可以節省我一半的時間,所以,我每天都要必須面對要去做選擇,當時常常陷入痛苦的抉擇,有時候也會想如果我今天不是選擇了這一條路而是選擇了另一條路,那結果是不是會大同呢?
有一天我一位好同學告訴我說「你與其每天都在擔心自己選擇的對不對,倒不如花點時間在選擇前好好思考與分析這兩個選擇可能的風險,一旦選擇了就不要猶豫,好好的去面對與接受自己選擇後的結果」,朋友這句話就成為了我人生的座右銘,在我後來人生中成為自己每次面臨則擇時的標準作為,慢慢的我自己也養成不浪費時間在後悔,而是花時間在選擇前蒐集資料與做好分析,一旦自己做出了選擇,我就會全力讓自己在這條路上做的最好,也隨時準備解決任何可能會發生的問題,不管最後的結果如何,我都會欣然的接受。
你的選擇是什麼?如果當機會來臨,或者有人對你的能力欣賞而嘗試性的詢問自己的時候,要是自己的答案是不明確或是不清楚,相信將會白白失去寶貴的機會,甚至因為猶豫不決,對於自己的選擇不能夠堅持下去,都會影響了自己在職場上與人競爭的實力,這是大家不得不去認真思考的關鍵問題,也是自己不會浪費太多寶貴光陰與時間的重大要素。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教練與導師
好的主管應該是很棒的教練也是導師,如果在職場能夠遇到好的教練與導師,相信對自己未來的發展一定很有幫助,而主管要有怎麼樣的作為才算是教練?什麼樣才算是好的導師呢?這是值得每位主管來深思與自省的。
最近在一個管理課程談到了「教練」與「導師」這兩者的角色,講師問在座的同學,在自己職涯中是否碰過很棒與難忘的「教練」或「導師」?有很多人分享了自己職場中讓個人改變終身的「教練」或「導師」,當然也有人分享了曾經碰過沒盡到「教練」與「導師」職責的主管,因為他們對工作的失職,而讓自己受到的傷害與影響。
什麼是「教練」而什麼又是「導師」呢?這兩者的差異又是什麼呢?一般而言所謂的「教練」指的是能夠教導自己的工作技能,而「導師」則是會針對自己的行為來提醒與教導,而這兩者的角色又以「導師」的角色比較不容易扮演,然而「導師」卻是對自己的影響是最大、最深也是最長遠的,因為,大部分的人面對部屬或是他人不好的行為時,都會較難以啟齒來教導,尤其是異性之間,可能更不容易引導與矯正對方。
就自己這麼多年的職涯而言,被我視為「教練」的主管就有很多位,尤其在職場的不同階段,這些「教練」提供了我很多的舞台與機會,讓我可以不斷的向前進步,可是,在我職涯的「導師」就非常少,勉強其中有少數幾位,就算有過像「導師」角色對我提醒一些事情,不過,次數與頻率也都非常的稀少,而且大部分有都採用「點」自己的方式,而不是真正用心來教導自己,或者是針對個人行為的缺點來予以糾正與建議,也許因為中國人的主管與前輩都習慣運用權威性的文化,因此,要讓他們放下身段跟部屬或後進,針對個人行為予以軟性的建議,確實是比較困難的。
當然有時候職場上的「教練」與「導師」,也不一定是自己部門的主管或者是前輩們,可能是自己週遭的好朋友或是工作領域的長者,願意分享與提供自己過往的經驗與心得,或者願意針對自己的缺失提出建議,而這些經驗與心得、建議卻一樣能讓自己提升能力與修正過往錯誤的行為,這樣的「教練」與「導師」因為沒有組織主管權威的限制,反而更能順暢且毫不保留的來予對方分享跟建議,而讓自己可以獲得更多,這也在職涯發展中,自己可以另外找尋的「教練」與「導師」,都是可以對自己未來職涯發展有所幫助的。
你在職場有多少的「教練」與「導師」?你自己是否又曾經成為多少人的「教練」與「導師」?尤其是如果自己身為主管,「教練」與「導師」更是我們很重要的職責,畢竟部屬的培育與發展方式中,最有用且有效的就是程為他們的「教練」與「導師」。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的時機做對的事情
職場上有時候在對的時機做事情,可能比在不對的時機做對的事情還重要,其實正確應該這樣說,事情沒有做的對不對,只有做事情的時機點對不對,因為,做事情的時機點往往可能就決定了最後的結果。
有位朋友跟我討論最近在工作上自己面臨的疑惑,朋友說因為某件提案與自己主管看法不同,於是在部門會議中當場反駁主管的意見,而且口氣還非常的直接與不客氣,朋友認為自己堅持的是對事情的原則性,雖然事後主管沒有講些什麼,但是,卻可以感覺到主管心中的不悅,朋友很疑惑的問我說「為什麼自己做認為對的事情卻得不到應有的對待與結果呢?」,我聽完之後笑著問他「你有沒有考慮自己做這件事情的時機點對不對呢?」,朋友回答我說「我沒有想過,我認為那是對的事情,所以,沒有考慮時機點的問題」,我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來將當天的情景來重新演練一次,只是朋友扮演主管,由我來扮演他的角色,在模擬一次情境之後,我再次的問他「你覺得剛才我對你的感覺怎樣?」,朋友想了想說「心中確實有點不悅」,朋友接著說「可是總不能因為擔心別人不悅而不去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吧」,我拍拍朋友的肩膀說「沒人說不要去做對的事情,只是時機要是不對,事情就會變的不對」。
記得我剛畢業在部隊服役擔任軍官時,有一天指揮部的高階指揮官到我們部隊來視察,當最後指揮官視察完畢之後,他集合各級主管到會議室座談,除了訓話之外也想了解大家有沒有什麼問題,這時候有位很年輕的軍官站起來跟指揮官報告說「每天打掃廁所,已經沒有清潔劑了」,指揮官就反問他「那你覺得我應該怎麼幫忙你呢?」,這位年輕軍官就說「指揮部應該都給點錢來買清潔劑」,指揮官說「這是小事情,你的長官應該可以幫助你」,這位年輕軍官接著說「因為每位長官都認為是小事情,所以,我希望指揮官能重視」,只見指揮官與其他各級長官們臉色都鐵青,然後指揮官很不悅的回答說「好!我們會重視的」,當指揮官離開之後,我們的長官跟這位年輕的軍官說「你提的問題很好,只是時機不對」,當然這件事情最後還是不了了之。
為什麼做事情必須考慮到時機呢?因為對的時機可以讓更多人,願意去接受與認同這件事情,就想很多企業的人力資單位想改變組織,可是因為當下的整個組織文化都不認為需要改變,結果HR還是貿然推動,最後反而鍛羽而歸,反而在幾年後當組織遭遇瓶頸時之後,卻反過來要求人資單位來幫忙做改變,像這樣的例子是我們在職場常常會有所聞,也說明了時機就如一句中國名言「天時、地利、人和」,要能具備了,事情就比較能夠迎刃而解。
那是否如果時機一直未到,難道我們都不能去做任何事情嗎?我想有時候時機還是可以自己去慢慢創造與佈局的,古人說「水到渠成」,就是說我們可以在事先把預計想做的事情先做好溝通與安排,慢慢的去醞釀出氣氛,這樣當我們再把事情提出時,就會更快得到別人的支持與協助。
當然有時候做事情的態度與溝通方式,也會影響時機的成熟與否,這也是職場上人家常說的「應對進退」,這都是學校所沒教的,但是,卻都是非常重要也是影響事情是否可以做下去的關鍵要素。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
人家常說成功的人會從別人失敗或成功的經驗去學習,而失敗的人卻常常只會怨天尤人,忌妒她人的成功與嘲笑別人的失敗,有時候看看別人想想自己,是可以讓自己靜下心好好來檢視自己過去、現在與未來。
昨天在廣州在辦公室的電梯邊,無意中看到一則這邊電訊業者的廣告,內容其實很簡單,就是推廣郵件與電話可以同時接受訊息的廣告,只是令我吸引的是它打出了「自己的電話號碼就是郵件信箱號碼」的創意,讓我深深覺得非常有趣,也很符合顧客的需求,同事告訴我說,這是個很受當地人歡迎的行廣告,當下也讓我覺得如果能把這樣成功的經驗,也轉換到台灣的市場,相信應該也會廣受消費者的歡迎。
記得去年我曾經在部落格也提到,有一次我從香港搭九廣鐵路(九龍-廣州)時,看到很多旅客可以在火車上無線上網,可以在整個2個多小時的車程與這麼長的距離,沒有間斷的上網,令我非常的驚訝,更讓我覺得佩服的是,申請裝配這樣的無線上網的設備,只需100元人民幣即可,一直到最近我才在台灣看到一則新聞,介紹有一家經營北高線的客運業者,準備推出可以讓旅客在車上自由的無線上網,不管它們的創意與作法,是否來自於大陸大眾運輸業的作法,至少已經有台灣的客運業者,也開始學習從旅客的角度來做思考與規劃,我相信這也是很多常常往來南北兩地朋友們的福音,只是不知道是否會造成其他大眾運輸行業跟進的旋風。
有個好朋友不管做事情或是自己負責的工作都非常認真,我將他的表現成果分享給其他的好朋友,有人看到之後很專注的與我分享自己的想法與心得,有些人卻不予置否,在職場多年我深深的體會,成功的人不一定是最聰明的,但是,卻因為願意且可以時常聽的進別人的想法與建議,以「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時常作為提醒與警惕自己的案例,展現出了真正的大智慧,反之,很多人自以為很聰明,很難聽進別人建議與想法,甚至忌妒她人的成功與嘲笑別人的失敗,最後,卻是一事無成,遠遠的落於他人。
看看別人想想自己,這個道理很簡單,但是,自己真的可以放開心胸去學習與參考,真的不容易,我想現在的職場比較的是「誰犯的錯誤次數越少,誰就越有機會可以成功」,所以,誰能夠把別人成功與失敗的經驗,轉化成為自己經驗的人,當然機會就越容易成功,這應該可以算是現代人職場成功的守則吧,尤其剛進入社會得年輕人,模仿成功的人與記取別人的教訓,是最快可以讓自己進入狀況的捷徑,這也是「他山之石可攻錯」的精義所在。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的落點在哪裡?
相信很多人都射過飛鏢,整個遊戲的落點是大家最關心的,因為,每隻飛鏢的「落點」之處就代表不同的分數,如果我們將這些落點視為職場每個人表現,從自己落點與目標距離的遠近,就可以清楚到底自己離別人的距離了。
有個同事的朋友年紀都已經快要35歲了,可是,卻還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麼?這幾年平均2年換工作也同時會換個領域,結果,感覺什麼都做過,卻是什麼都不精,同事問他這把年紀了,難道不害怕也不擔心自己的未來嗎?同事的朋友居然回答說「會啊,可是自己的感覺也還好啦,好像跟別人比也沒差多少?」,同事聽完之後問他「什麼還好?你到底是跟誰去比較啊?」,同事的朋友回答說「我自己是跟比我差的人比較啊!」,同事轉速述這件事情時,還很生氣的跟我說「我不是說人要去做比較,我只是覺得難道他都沒想過自己現在落後別人這麼多,我真替他憂心」。
職場就像馬拉松賽跑,在長遠參加賽跑的人群中,每個人在不同階段都會落在不同的點上,這時候如果把時間暫停下來,拉到最高處來檢視,就可以發現自己在人群中的落點,也許就會驚覺到本來自以為跑的應該還不錯的,卻遠遠落於他人許多,尤其是已經進入職場一段時間,如果落點與他人差距太大,心中應該產生戒慎恐懼的心情,因為,當彼此之間已經產生了一段距離之後,後面的差距只會越拉越大。
前兩年有一本書叫做「強制排名」(Force Ranking),裡面談的是一種新的績效管理觀念,而與傳統績效管理的「強制分配」(Force Distribution)最大不同之處,是將被評比的群體中,必須從前排到後來逐一排定名次,這種觀念與落點的想法是一致性的,也就是人與人之間都會不同的落點之處,而唯一不同的是比較之處是以自己在職場某個領域的表現或是成就、或是人際關係等等不同的目標來相互做比較,而且並沒有依個真正的制度來幫我們做評比,也許只能由自己自由心證來找出自己心目中的標竿來做比較吧!
因此,要知道自己與別人落點在哪裡或者是差距多少,標竿的選擇就很重要,有些人會挑選跟自己年紀、學經歷一樣的人來做標竿,有些人則會挑選比較差的人來做標竿,重點是人應該要隨著自己的經歷成長與年齡的增進,而不斷的找出更優質的標竿來學習,這樣自己的落點才會不斷的進步與向前,而且最好是標竿也是個很棒的強手,能夠不斷的向前,這樣自己就不容易在職場被淘汰了,當然不要一開始就挑選一個離自己落點太遠的標竿,那樣會很容易讓自己產生挫折,而且失去了信心。
人並不是一定要比較,只是有時候人需要有個目標或者典範來讓自己提升,試想如果每次射飛鏢永遠都離目標很遠,或是每次馬拉松賽跑永遠都是落於後面,但是,自己卻滿足於這樣的成績,那我們如何能夠讓自己在這激烈的職場競爭中贏過別人呢?所以,必要時停下來檢視一下自己的落點,應該是絕對必要的,也唯有如此,我們才會不斷的進步、向前行。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傻子理論
職場很多人都會覺得做事情一定要有目的,只有「傻子」才會去做一些看似跟自己沒有關聯的事情,其實真這些「傻子」獲得的確是那些自以為聰明的人得不到的,不管是人脈、成長與學習,也是職場成功的關鍵要素。
前幾天有位e-HR club義工分享了自己加入e-HR club之後的收穫,瞬間得到了其他義工們的回應與回饋,當中有另位義工在自己的部落格也寫下了自己在這俱樂部當義工的心得感想,看完了之後我很感動的用「傻子精神」來定義這群義工們自己願意這樣熱誠付出的行為,很多人也許會覺得這些「傻子」到底所圖為何?自己默默的付出卻不求回報,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在他們的心理,卻是滿滿的收穫與學習,就像「心靈加油站」般的令自己開心與快樂。
我記得自己在國中的時候,可能因為當時並不是在升學班,所以,我們班同學常常會被學校要求去擔任義工,去負責學校一些事務,像是糾察隊或是交通隊或是環境清潔隊,有一次因為當時剛好國慶閱兵,學校進駐了很多部隊,學校要幾位同學去幫忙那些住在學校的阿兵哥們,因為要利用自己的假日與下課時間,很多同學都不願意來幫忙,可能我從小內心就有「雞婆」的態度,所以,我就主動報名參加,在當時很多人都會認為我是「傻子」,我也從沒抱著要從中得到什麼的想法,在短短將近一個月時間,我跟當時的駐軍們相處愉快,尤其是當時的幾位軍官們,都得到他們對我們付出的肯定,當任務結束他們返回單位,我也回復到我的學生生活,心想這一切應該就此結束了,沒想到在多年後當我到部隊服役時,有一天某位高階長官到部隊視察時,看到我的名子時突然抬頭問我以前是不是某某就讀國中的,我很好奇的回答「是」,這位長官拍拍我的肩膀告訴我說「你不記得我了啊?當年我是駐軍的那位軍官啊!」,就這樣我後來因此而得到他對我的重視,其實,這些都是源於當年自己願意當「傻子」的精神。
從我進入HR這個領域之後,更更深深的體會出所謂「傻子」精神的重要性,很多成功或做的好的人資前輩、朋友們,都具備了「傻子」的熱誠,他們願意分享、回饋,也願意投入人資領域的學習團隊,而從他們身上看到、聽到、感覺到與學習到的都是默默付出,不求回報的「傻子」精神,而也因為這樣,卻讓更多人認識了他們,無形中建了了深厚的人脈,而也因為不斷的分享與回饋的熱誠,更讓自己看到學到更多的東西,這些都是沒有付出或不曾花時間去做「傻子」的人所可以體會的了,就像在e-HR Club的這群義工朋友們,他們因為願意投入來做「傻子」,所以,除了擁有了一個很大的舞台,也獲得了很多在自己工作與職務上都不能有有的機會,這就是做「傻子」的回報吧。
我想延用美國甘迺迪總統的一句名言「不要問國家為你做過什麼?要先捫心自問自己位國家做了什麼?」,也許當我們自己在職場不順暢、別人沒有給自己機會時,可能先要捫心自問「到底自己有沒有先付出、做過些什麼」,這些「傻子」們其實真的一點都不傻,其實,他們才是真正的擁有大智慧的一群「聰明者」。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己的罩門是什麼?
人非聖賢無法百分之百的完美,所以,每個人身上一定有自己最弱的之處,這個死穴我們可以將它稱之為「罩門」,而人在職場上如果自己的「罩門」過於容易暴露,或者是與自己工作職能相衝突,相信絕對會影響自己未來的發展。
前陣子與一位人資界的好朋友,在聊我們彼此都認識的另一位多年老友,這位老友不管在學習的精神與努力的態度與聰明智慧等,都在我們兩人之上,不過,很可惜的卻是這位老友格局不夠大,而且很難聽的下別人的建議,更糟糕的是他做事情的方法常常讓團隊成員,對他非常的排斥,我的好朋友跟我聊到最後用了「這是他的最大罩門」這一句話來做為對這位老友的評論,因為這位老友一直無法突破自己的「罩門」,因此,也就侷限了他職涯整個的發展與限制。
什麼是「罩門」呢?我們用練功夫來做比喻,凡是練金鐘罩或鐵布衫這一類功夫的人,身上總會有一兩處功夫練不到的地方,這就是「罩門」,一個武功大師如果練成了金鐘罩,全身可以刀槍不入;但只有罩門例外,罩門如果被人發現,用重手法一戳,武功即廢,這也說明了「罩門」是一個人的最大死穴,只要無法破除或遮掩這個部位,比武時有可能就會因此遭致了失敗的命運。
在職場上我們常常會看到很多感覺非常優秀的人,卻因為自己存在的一些跟自己工作、職務有關職能相衝突,結果沒有如大家所預期般發展的很好,令人感到十分的惋惜,我相信人非聖賢絕對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完美,所以,每個人絕對有自己的「罩門」,只是如果這些「罩門」不能做有效的遮掩或改善,或者是自己的「罩門」與自己現在的工作與職務上無法相容,可能就會成為自己「致命」的要害了,而有時更令人覺得難過的是,很多人並不知道或並不認為自己的這些問題,最後會成為嚴重影響與阻礙自己在職場發展的「罩門」,這才更讓旁人覺得唏噓不已。
人要懂得去學習如何避免讓自己的缺點變成「罩門」,我想了解自己的問題並不困難,最難的就在於如何去認知、面對與改善自己的問題,其實並非所有的缺點都會成為自己的「罩門」,有時候我們可以藉由學習與改善來讓自己的「罩門」降低對自己在職場或在工作上的傷害與影響,這時候如果週遭有很好的「良師益友」更可以讓自己即時的發覺這些缺點與問題,趁早改善以避免最後嚴重到形成無法遮掩的「罩門」,那可能就真的很難去補救了,所以,年紀越輕的人,只要能早點知道與面對自己的缺點與問題,就比較容易去改善這些缺點,相對的等到年紀越大時,要去面對與改變自己的缺點與問題,相對的就困難多了。
人在職場要隨停下來思考,是不是自己有些不知道的狀況,已經成為自己的「罩門」,或是自己已經有哪些小「罩門」,可以趕快去遮掩與修改的,否則一旦有天等到自己上了擂台對決時,這些「罩門」將會成為自己未來被打下擂台的關鍵要素了。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世事難料
人是很難預料將來會怎樣,有些事情最後的發展,有可能跟自己原來的想法是完全不同的,這也是人家常說的「世事難料」的意思,所以,唯有把握現在,好好努力才是最佳的處理方式。
這次四川大地震,讓人感覺到世上有很多事情事是無法預料的,尤其發生地震是在成都北方,從都江堰到九寨溝一段,我在去年還曾經跟公司同仁去了一趟8天之旅,這次地震出現的幾個地區,不是經過就是去過,讓我心情唏噓不已,也很替當時認識的一些導遊、司機與當地的朋友們很擔心他們自身的安危,人生常常就是這個樣子,很多事情根本不能預料,也沒辦法的完全來依照自己的想法去發展,有時候事情會出乎意料的轉變或發生,令人措手不及。
昨天看到新聞報導有關都江堰在這地震造成的損害,心情馬上的直掉到谷底,想想去年差不多這時候我還特別為「都江堰」,而在自己的部落格裡寫了一篇文章,來談對那邊的旅遊心得,沒想到現在那邊幾乎已經全毀了,而且還很多人被受困在當地出不來,心裡的感覺實在很難過,真的讓人覺得「世事難料」,四川這個幾乎是沒有地震、天災的天府之國,卻也會遭受到大自然這麼嚴重的傷害與反撲,令人實在無法相信。
有時候人的年齡的越大,越能夠深深的體會出,人生很多事情真的不一定都如預期般的去想著,古人說「人算不如天算」,也就說明了人再怎麼算計,可能最後還是比不上老天爺的屈指一點,到頭來還是實實在在、開開心心的過著現在的生活,不要太過於計較與算計一切,當然,這意思不是要人什麼事都聽天由命,而是心情上要盡量放空,不要過於斤斤計較,或很在意自己一旦投資了就一定要有結果的心態,當自己越能放輕鬆,當然心情就會影響態度,而態度輕鬆就更可以讓自己看的開且看的遠,最後反而能把事情做的更好。
其實與期自己一直過於在意與擔憂未來,或是必要的報酬,反而失去了在現在好好努力的心態,反而到頭來一事無成,畢竟未來很多事情是很難料的,只要掌握住現在好好努力,相信未來一定會有所收穫的,否則,過於擔憂與算計,反而因此現在更無法專心投入,結果可能真的就不如自己的預期了,我想這才是人生價值的真諦所在與意義吧。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機會不是坐著等
很多人常常抱怨別人不給自己機會,只是很多時候機會是由自己去創造出來的,而不會從天而降的,這也是人家說「成功的人永遠會去找機會,失敗的人則只會不斷的找藉口」真正的意涵。
前幾天在公車上聽到一對情侶在對談,男生對著女朋友說「現在的公司都要找有經驗的人,可是,我們這些剛畢業的人怎麼會有經驗啊?」,女生聽完之後回了自己男朋友一句話「那你有沒有想辦法,去展現出別人覺得你應該要被錄用的能力呢?」,只見男生紅著臉摸摸頭的搖搖頭,女生接著用很嚴肅的口氣跟自己的男朋說「成功的人永遠會去找機會,失敗的人則只會不斷的找藉口」,聽完這位女生的談話之後,讓我深深的對她的言行感到佩服與認同,相信未來她的發展一定會超越自己的男朋友。
人常常會報怨「時不予我」,認為別人都不願意給自己一個機會,好像都伯樂都沒有青睞,可是,卻從沒去想辦法讓自己成為可以被伯樂欣賞的千里馬,結果原來自己只是一匹別人連看都不願意看的劣等馬,根本離千里馬的等級差之甚遠也,一般我們所談的「機會」指的就是自己具備了被別人肯定,而且可以提拔、運用與發揮的能力或特質,這中間也包含了「行銷」與「展現」自己,舉個例子來說,我自己曾經教過不少學生,有些同學當我一離開教室之後,可能永遠的就遺忘了,不要說未來想提拔他,可能連基本的交情與印象都不存在我心中,但是有些同學卻從上課開始一直到課程結束後,都會讓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甚至到最後都願意拉他一把,這之間最大的差異性就在於,後者的同學除了努力發展自己的能力之外,也會時時刻刻的抓住機會,展現自己的才能。
記得以前有個寓言故事「懶老婆」,故事中的主角懶老婆,有一天她老公要出遠門時,因為擔心她餓死,所以,特別烤了一大串的餅,然後將整個大餅掛在懶老婆的脖子上,他心想這樣的的大餅應該夠自己的懶老婆幾天吃,只是沒想到等老公過兩天回來卻發覺自己的懶老婆餓死了,原因就在於自己的懶老婆只吃脖子前面的餅,卻因為懶的將脖子背後的餅給轉過來吃,所以當懶老婆將脖子前面的大餅都吃完之後,她也就餓死了,這個好笑的寓言故事,是不是很像只想在原地坐著、等著機會從天而降的人們的心態呢?
「成功的人永遠會去找機會,失敗的人則只會不斷的找藉口」,凡事唯有靠自己努力去爭取,才會有成功的機會,這是職場上永久不變的真理與定律。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做人與做事
職場上有兩個很重要的成功規則,一個是「做人」,一個是「做事」,而這兩個規則在人生不同年齡時,在工作中的權重是不盡相同的,如果人沒有在對的時機運用對的方式在自己的工作上,有時候可能付出與預期得到的結果會是有很大的差異性。
昨天跟一些年輕朋友在聊天,其中有人問我說「請問職場上到底做人重要還是做是重要呢?」,我笑著回覆他們說「應該說兩者都很重要,只是,人生在不同年齡與時間點,做人與做事的比重是不相同而已」,看著似懂非懂的這群年輕朋友的眼神,我舉例補充了說明「人在剛從學校畢業到30歲左右,這時候要學習與培養的是做事的方法,也就自己的核心能力,這時候做事的比重會高於做人,等到了30歲之後,大概也在職場工作一段時間了,這時候做事與做人的比重慢慢就會一樣的重要了,而等到人的年紀到了40歲之後,已經在職場工作大約15-20年左右時,這時候做人就會比做事」,這也說明了做人與做事其實都是很重要的,只是因為時間點不同,我們放的重點與權重也會有所不同。
我們可以把「做事」這個名詞,衍生視成為職場上工作時所需要專業與問題解決能力,而「做人」則可以視成為人際關係與人脈的建立,這樣就可以更清楚的來探討為什麼當人年紀輕輕剛從學校畢業時,需要較多一點的「做事」的比重,因為,如果人初入職場要是欠缺工作時所需要專業與問題解決能力,就將會是不學無術的人,只想憑著會做人就可以被別人青睞,是比較困難的,畢竟在這時候的人是屬於組織的基層人員,若自己沒有培養一身的好功夫,相信不容易被它人所挖掘與注意的。
而隨著人的年齡與工作年資的增加,慢慢就會在職場與在組織擔任與歷練重要的職務,這時候的工作大都會與跨部門溝通或是擔任管理職務,所以,人際關係與人脈的建立就非常的重要,而這些能力也可以將之視成為人的附加價值與工作經驗的累積,因此,在工作或職場上「做人」的比重,就會隨著年齡與工作年資的成長而越來越高於「做事」的比重,這時候甚至可以說自己「做人」的能力強與否就是是職場上的競爭優勢能力,所以,如果一個人到了一定年紀或是已經工作了很長的時間,還沒辦法將重心從「做事」轉移到「做人」,那將會影響自己未來的發展。
我想不管是「做人」或「做事」都是我們在職場上可以不斷的學習與發揮的,只是自己要懂得拿捏何時在「做人」或「做事」部分能夠多做一點,這樣就能在職場上更無往不利。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好的準備
職場上有很多事情都是突發狀況,超出原來的計畫或是預期,所以唯有內心時常保持著「做最壞的打算,以做最好的準備」來因應,才不會讓自己碰到事情時手忙腳亂,自亂了陣腳。
昨天部門一位同事要上台跟公司人資人員做每月一次的讀書心得報告,在中午用餐前我跟他問了一下他準備的狀況,同事很正經的告訴我說「自己已經把待會報告時所有人可能會問的問題都想過了」,聽完之後我很好奇的問他「為什麼你會用這樣的態度來看待這件事情呢?」,這位同事回答我說「在職場上他已經很習慣凡事心裡都用最壞的打算,做最好的準備,來應對每件考驗」,聽完之後我心裡替我們HR組織有這麼一位優秀人員而感到很開心,也很肯定他能這樣的觀念與想法,相信未來他的表現一定不可限量。
很多人在規劃或是做一件事情時,常常抱持著太過於樂觀的心態來面對事情,其實,信心不代表樂觀,我個人認為只有真正準備好了的人,才會有信心可以面對未來很多不知的挑戰與改變,而所謂準備好的人就是把事情從可能發展到最壞的情況都做了全面的思考,也想出可以因應的措施與解決方案,這樣才可以真正做到我們常常講的「萬無一失」,畢竟想多一點總比想少一點好,想深一點也一定比想的淺可以令人更安心,而且當自己在心理面已經都有做好最壞的打算也做好了準備,因此,當事情的進展只要比預期中來的好,內心就會更能得到正面與積極的鼓勵了。
我最喜歡的一篇文章「深慮論」,這是由明代方孝儒先生所著,文章開頭就說「慮天下者,常圖其所難,而忽其所易;備其所可畏,而遺其所不疑」,這裡面所提到的人常常會忽略到自認為做容易的事情,或者是自認最強之處,但是,往往會讓自己栽了跟斗的確都是在這一個部份,相反的如果人認為事情情勢最困難的,反而會用全心來因應與準備,反而事情卻會出乎意料的被解決,這也說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凡事都要用「做最壞的打算,以做最好的準備」的態度來因應,這樣在職場上就不會面臨到意想不到的挫折與打擊,這些年我自己在職場上也經歷了許多事情,更讓我能更體驗出當年方孝儒這篇「深慮論」的真正涵義與其價值之所在,凡事多一份準備,就可以得到多一份安心。
我想未來只要在計畫之初或是在執行前,自己內心多抱著「做最壞的打算,以做最好的準備」,相信很多事情可以讓自己「趨吉避凶」,安心駛的萬年船。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超乎顧客預期的感動
行銷學有這麼一句的行銷名言「給顧客超乎預期的感動,顧客也會給你超乎預期的回報」,意思是說如果我們提供給顧客的服務與附加價值,超出顧客心理所預期的,相信顧客會投以好幾十倍的回饋給自己,這個道理如果將它運用到職場的任何地方,其實都是適用的。
前幾天有位人資的好朋友在自己MSN的分享空間,寫了一篇「誠品給我超乎預期的體驗」,內容是敘述我朋友在週末去台北誠品書店購書,因為一時找不到自己想要的書籍,因此,跑到服務台請求協助,原本期望對方告訴他,藏放這些書的書櫃是在哪裡,沒想到服務台的小姐居然這樣的回覆他:「小姐,您先稍等一下,待回會有專人幫妳把跟讀書會相關的所有書籍帶來這邊讓您參閱」,正當朋友還在思索這是什麼意思的時候?1本、2本、3本…..堆疊起來約10幾本相關的書籍已出現在他面前讓他挑選,剎時間,朋友內心被真正的感動了!因為誠品不僅給了他所要的書籍,更給到他的心坎裡,原來她只希望有一個方向可以自子去尋找,而誠品卻給了他超乎期待的回應。
這樣美麗的消費經驗,帶給我的朋友一整天滿滿的感動,而很巧地是在隔天的一場訓練活動裡,經由朋友的引薦下他認識了誠品負責訓練的HR人員,當下他也迫不及待的跟對方分享自己那美麗的消費經驗,從對方的回應裡他看到一位訓練人員的喜悅,當下對方也馬上決定把這個來自客戶肯定的美好例子做為之後訓練的相關題材。
無獨有偶的是前陣子有位好友告訴我一件跟我公司有關的事情,朋友老婆的同事在年後離職換工作,他是一位研發技術的專家,所以,馬上有很多公司都找他去面談,朋友笑著跟我說「他後來決定選擇到貴公司服務」,我聽完還來不及高興,這位朋友就接著說「其實你們公司給他的薪資與獎金並不是最高的」,當時我很好奇的問他「那是什麼原因讓他決定加入我們公司呢?」,朋友回答我說「是貴公司給他超出預期的感動」,朋友告訴我這位應徵者到我們公司時,就被人資人員當成貴賓一樣的款待,而且非常專業的當他還沒開口時,就已經說明了他心裡面想了解的答案,更讓他覺得很窩心的是,接著來面試他的主管的面談技巧與態度,是他看過最棒的,而且態度與感受也是最好的,朋友說完話以後,在座的每個人都用很崇拜與羨慕的眼光看著我,當下我自己也決定要把這個案例當成我們未來招募面談技巧的最佳個案。
顧客其實要求的並不一定都很高,有時候只要我們願意都用心一點超出顧客的需求相信最後顧客會用更多的回饋來報答我們對他的付出,我想對人力資源單位而言,我們的顧客就是內部員工與外在潛在的員工,而這些人一樣都會依照我們對他的付出而有所回應,只要我們能真正多用點心思,做出超乎顧客們所預期的服務行為,我想顧客對我們絕對也有所不同的看法與信任,我想這樣子將能更有利於整個HR在執行工作時的順暢,這也是我們平日就可以輕鬆經營與做到的事情,而只要有心絕對沒有什麼做不到的,與此跟大家一起共勉之。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