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職場經驗分享 (34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人生的棋局
我們的人生就像一盤棋局一樣,要怎麼走?走的是否燦爛、如自己的預期,全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上,而如何下好人生這盤棋局,重點就在於掌握好自己的人生的「棋局」,也就是所謂的三局-「格局」、「佈局」、「步局」,只要能確實把握好這三局,人生的這盤棋局就會走的如自己所願。
最近有位朋友跟我聊到,他的人生已經過40歲了,可是好像覺得虛度了光陰,沒有什麼特別的成就,也沒有什麼感到很燦爛,我這位朋友是畢業於國外名校的知名科系,當初剛從國外返國的時候,也曾經風光一時,只不過隨著投入的產業沒落,又沒有事先做好人生規劃,以致於當一切產生變化發生時,就措手不及整個事業就被拖垮,而且他從此也就一厥不振,感覺好像整個時勢時不予我,就這樣虛度了好些年的光陰。
我想只要會下棋的朋友都可以體會,人生就像一盤棋局一樣,有時候如果只在意短期利益,可能吃了對方一些「兵」、「卒」,但是,最後卻輸了全盤,所以,下棋的時候就要有「三局」的觀念與想法,這樣才能夠在棋賽中不斷的「運籌帷幄」,在各種不同的情境下險中求勝,而所謂的「三局」就是「格局」、「佈局」、「步局」,而這三局也是在職場中所必須具備的,因為職場如戰場,我們唯有對「格局」要看的遠與高、「佈局」要放的廣與深、「步局」要走的穩與安,才能可以在職場屹立不搖,且立於不敗之地,人生的這盤棋局就會走的如自己所願。
所謂的「格局」要看的遠與高,是說不管任何事情,都不能太急功近利,不要太在意短期利益與得失,這需要寬宏的視野與胸襟,我們常常會看到很多人,對於事情斤斤計較,想事情都只見樹不見林,當然要有格局不是說不要在意短期,畢竟長期的目標能否達成,也是累積無數的短期目標之完成,而才能達到最終目標,只是不要過度看重與只侷限於短期的利益與得失,畢竟職場的生涯是長長遠遠的,只有把視野與目標放的遠,才能讓自己的方向清楚。
而所謂的「佈局」要放的廣與深,是在寬宏的「格局」基礎下,來對自己要達成的目標,作更廣闊與深入的安排,就像業務員為了要獲得成功的訂單,可能就必須花很多時間,來與客戶建立人際關係,每個重要的環節他都會去做好佈局,所以,當時機成熟時,這些已經佈局好的環節,就會適時的幫助他,當然客戶訂單就會如「水到渠成」般,可以順利的到手,所以,因為佈局是要放的廣與深,因此花的時間就會很長,這需要有毅力與耐心,因此,如果沒有經過長期的規劃與佈局,結果是很難奏效的。
再者「步局」要走的穩與安,是說當我們有了寬宏的「格局」,也做好了深廣的「佈局」,那再來最重要的就是,能夠走的既穩定又安全,這也是所謂的在職場,人要懂得「趨吉避凶」、「擇善固執」,因為職場上會有很多的小人,可能出自於羨慕、忌妒,都會處心積慮來掣肘自己,甚至會給我們穿小鞋,除此之外職場也有很多的問題,都需要我們謹慎去面對與處理的,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小心翼翼,才能夠讓自己在職場上走的既穩定又安全。
我們的人生其實就像一盤棋,要怎麼走?走的是否燦爛、如自己的預期,全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上,而如何下好人生這盤棋局,重點就在於能否掌握好自己的人生的「棋局」,而如果誰能把「格局」、「佈局」、「步局」這三局給控制好,當然就可以成功的贏得人生的「棋局」,這也是我們努力要去思考的。
1451664376.jpg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實力決定一切
在我們的人生中,不論是晉升、談判、發展,靠的全是自己的實力,當我們擁有實力就可以支配與主導整個局勢,相對的如果我們沒有實力,那一切只能任憑別人來擺佈,所以如何培養與增強自己在職場的「實力」,是我們每個人必須去努力的。
最近碰到幾位在華南地區工作人資朋友,每個人都非常的苦惱,最近因為作業員很難找,所以,幾乎影響了整個工廠的運作,甚至有些公司因為缺員而被迫必須停止生產,而這時候哪間公司的人資招募部門,是否可以展現出來,在短期間招募到生產線所需要的人力,就成為很重要的績效指標支一,而人資單位的主管也會因為具備不同的「實力」情況,得到組織成員不同程度的尊重與肯定,當然現在實力越強的HR,講話就可以更大聲了。
很多在談判的情境中,我們都會看到比較有實力的一方,往往都是掌握與主導一切的人,而另一方則只能不斷的退讓與妥協,所以如果想要在談判桌上能夠贏得更多,唯一能靠的就是「實力」,這是談判學上的重要關鍵要素,相同的我們在職場工作,不論是晉升、調薪、發展,主要靠的也都是自己的實力,記得我剛從學校畢業到職場工作的時候,因為年輕氣盛很自以為是,當時有一位同事笑著告訴我說「耍威風鬧脾氣是沒用的,厲害的人是以自己的實力來讓對方佩服、且畏懼你的」,這句話深深的影響了自己,在後來待人處世的態度,確實是如果我們自己擁有了實力,根本不需要動怒、畏懼或退縮。
幾年前台灣有位知名的管理學者,曾經講過這樣一句話,「我們每個人應該要去思考,如果有一天當我們沒有名片上的抬頭時,自己還剩下什麼?」,是的,如果一個人真的沒有實力,靠的只是運氣或是機緣或是關係,只要有一天這些可以依恃的外在環境都不存在了,也就是人生與職場衰敗的時候,這些曾經擁有的都會是像曇花一現般,都只是短暫的,而無法長期去擁有,當然我們講的所謂實力,不僅包含了自己的專業能力,也包含了自己可以掌握的資源與人脈等等,可以令人佩服與認同的有形與無形的力量。
所以,只要我們擁有實力就可以支配與主導整個局勢,相對的如果我們沒有實力,那一切只能任憑別人來擺佈,所以要想長長久久的在職場歷久不衰,就要去思考與努力去培養與增強自己在職場的「實力」。
1104038280.jpg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能力的加減乘除
剛從學校畢業的學生進入職場時,每位同學的能力大致都相同的,可是隨著在職場歷練了一段時間之後,每個人的能力都產生了變化,只是有人以幾何的速度增加,有人則是倍速增加,有人卻只有一些增加,更有人不增反減,而這結果在於平日潛移默化的投入,但卻也改變了每個人的未來。
去年我剛接手這裡的人力資源部門時,這邊的同仁大都是從學校畢業沒幾年的年輕人,當時有幾位在學歷與表達都很不錯的人,我覺得只要他們願意投入去做,將來可能一定會成為團隊很重要的一員,而同時也有幾位學歷一般,而也缺乏自信的人,不過,我可以感覺到,在他們內心深處充滿了企圖心,於是我做出了決定,不管他們的資質是怎樣,我同時都給他們機會,親自從人資專業基礎來教起,經過這一年多來的長期培育與教導,每個人的能力都產生了變化,只是程度上有所不同,有趣的是原來覺得不錯的人,反而進步不多,而本來資質與自信心一般的人,反而現在卻慢慢脫穎而出,成為擔負部門很重要的工作。
我記得有句話是這麼說,「20歲以前自己的容貌是由父母親負責,而20歲以後自己的容貌是由自己來負責」,這也是說成年以後自己內在的歷練與學習,都會影響到自己外在的面貌,所以成年之後自己外表的美與醜,就怨不得任何人,因為一切操縱再自己的手裡,而相同的道理,放到我們的能力也是一樣的,同樣是學習與成長的機會,有人全力以赴,放棄自己休息的機會去爭取,而有人卻是只會想、只會說,但投入的程度卻遠遠的不足,如果自己沒有比別人,花更多的時間與心力去投資與經營,就算原來比別人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最終也還是會被別人給追上的。
其實每一位剛從學校畢業的學生進入職場時,每位同學的能力大致都相同的,可是隨著在職場歷練了一段時間之後,每個人的能力開始產生了變化,只是有人以幾何的速度增加,有人則是倍速增加,有人卻只有一些增加,更有人不增反減,而這結果在於平日潛移默化的投入,但這個結果卻也改變了每個人的未來,如果我們把時間當成是「基數」,那投入的程度就讓它會變成是「被乘數」、「被加數」、「被減數」、「被除數」,也就是說所有的變化全部源於自己的投入程度,也就是我們講的態度,這也是為何我們常說「態度決定高度」,「態度決定一切」的原因所在,越積極的態度,就會讓時間這個「基數」,轉化的質變就會更正面,成效也就越強,相反的,越消極的態度,就會讓時間這個「基數」,轉化的質變就越低,甚至最後就成了負數,也就是浪費時間。
如果我們希望自己未來的職場與人生想怎麼樣,就要懂得去擅用時間這個「基數」,調整好的態度,讓它產生更棒的化學效果,這個過程與結果是全部操縱在自己的手裡,別人無需要為你負責。
1802927054.jpg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要學習避免感情用事
人是感情的動物,當平時談論別人的事情的時候,可能講的「頭頭是道」非常理性、有邏輯,但是,輪到自己面對一樣的事情時,卻無法理性面對,反而因為「感情用事」,在混亂中去做出錯誤的決定、行為,所以要如何學習,去避免自己不要「感情用事」,是我們人生中面對的最大的挑戰。
相信每個人都曾有過這樣的經驗,當我們因為無法與某些人溝通,都會很氣憤的跟旁人說「當時真的很想揍對方一頓」,不過,我相信絕大部分的人,都只是說說而已,不會真的有人最後會去揍人,只是我們人常常會因為「感情用事」,在短暫的瞬間時間,失去了理智,並且做出錯誤的決定與行為,等到事過境遷之後,才深深的後悔與懊惱不已,所以,不論我們是在職場工作,或是在日常的生活中,都要讓自己避免做任何事情都不要「感情用事」。
前兩天台灣中天綜合台的節目「大學生了沒」,剛好也探討了男生與女生,彼此之間的認知差異,節目也邀請了知名的心理學家,來向與會的大學生來分享,其中我覺得最有趣是,「困在高塔女人」的這個理論,這是從心理學角度來看,男生總愛把女生看成「困在高塔」一樣,等待英勇的他來拯救對方,所以,往往為了要英雄救美,就會失去了理智,不會認真去思考,對方的「優點」與「缺點」,就算旁人怎麼勸阻、分析,就是不願意去面對,而相對的,女生看到來救援自己的男生,所以,同樣也會失去了理智,沒辦法很冷靜的思考與看待對方。
我記得在學校唸書時,有位老師就這樣告誡過我們同學,人畢竟是感情的動物,當平時談論別人的事情的時候,可能講的「頭頭是道」且非常理性、有邏輯,但是,輪到自己面對一樣的事情的時候,卻無法理性去面對,反而因為「感情用事」,而在混亂中去做出錯誤的決定、行為,所以,老師就教我們「當自己生氣、憤怒或是太過開心、興奮時,千萬不要做出任何的決定」,因為那都是沒有理智的抉擇,肯定在事後一定會懊惱的,這也是為何有人說,在職場工作「EQ」是很重要的原因,不過,真的要讓自己隨時保持冷靜、理智的心,確實也是很不容易的事情,這也只能不斷的靠著工作歷練,來讓自己學會如何來有效的掌控。
也許當下次我們陷入「喜、怒、哀、樂」的情緒時,可能先要讓自己冷靜一下,然後再決定並做出下一步的決定,可能這樣就不致於陷入「感情用事」的泥沼中了。
1567165538.jpg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授權的重要性
對於主管而言最好的培育部屬,以及有效充分運用自己時間的方式,就是能夠充分授權給部屬,只是如果不當的授權,或是過度的授權,都只會讓部屬受到傷害,而組織也會承受更大的災難,因此如何做好授權是一位主管的重要職責。
有位主管最近因為工作量太大,而常常生病不舒服,當我跟他聊天時,他跟我訴苦的說「我安排了給他很多的工作,他每天都忙到無法休息」,我笑著問他「可是你沒有發現,你的部屬有很多人都沒有你忙嗎?」,他點點頭但卻跟我說「可是我覺得很多事情他們都不能去做,所以只好自己把工作攬下來做」,我聽完之後馬上對他點出了兩個問題,第一、主管對於部屬日常培育的方式與成效?第二、主管應該如何進行授權的?他聽完之後搖搖頭的告訴我「自己沒有把這兩件事情認真的去執行它」。
有很多主管每天忙碌的半死,感覺唯有這樣才能突顯出他的價值,而相對於自己的部屬就沒有適時去培育,有計畫的來幫自己分憂解勞,甚至根本覺得部屬能力太差,達不到自己的要求標準,就不願意讓部屬去嘗試接手自己的工作,或者是主管本身內心害怕、擔憂如果授權給部屬之後,等部屬能力強了之後,就會把自己給幹掉、取而代之,所以,也就緊握住權力不放,寧願把自己累死了,也不願意放手給部屬去做,這都是為什麼在整個組織發展中,人才培育一直做不好的主因,因為在整個組織裡,永遠都只有人資單位在努力推動,但是主管卻無法全力配合的原因所在。
不管是什麼原因導致主管不願意授權,導致很多主管每天的時間都完全的被綁死,其結果不是主管的身體被累壞,或只去做了一些,對組織價值較低的小事情,而放掉了真正影響組織的大事情,甚至也沒有時間能夠靜下來,去思考整個部門與組織的未來佈局,而有些不肖的部屬可能就趁機,樂得就把問題丟回給主管去處理,而優秀的部屬也因此無法獲得培養與發展,對於主管而言最好的培育部屬,以及有效充分運用自己時間的方式,就是能夠充分授權給部屬,而授權的方式大概有三個步驟:第一是提升部屬的能力,第二是以代理方式接替工作,第三才是真正的授權給部屬,而主管在整個授權過程,是扮演教練(Coach)與督導者(Auditor)的兩種角色,這樣才能讓部屬藉由逐步的歷練,可以提升更多自己的能力與視野。
雖然授權是提升部屬的能力,以及有效讓主管時間管理的好方式,但是,如果不當的授權,或是過度的授權,都只會讓部屬受到傷害,而組織也會承受更大的災難,因此如何做好授權是一位主管的重要職責,也是人資部門,應該將之納入整個管理體系運作的,這樣才能將授權的運作方式,符合企業實際的需求。
1366315955.jpg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下班後你在做什麼?
要看一個人未來是否有競爭力,就看他下班之後做了些什麼?有人下班了,就坐在電視機前或電腦前什麼都不做,但是有些人很會充分安排與利用時間,既讓自己充分休息、也讓自己思考、也會讓自己學習,長久下來,會充分利用時間的人,不僅在職場上取得領先,他的人生也會比其他人過的還燦爛。
最近有同事跟我聊到,自己下班之後總是覺得好無聊,我笑著問他「為什麼覺得很無聊呢?」,這位同事回答我說「每天下班了他就坐在電視機前看電視,日復一日」,我聽了就問他「那除了看電視之外你下班了還做什麼事情?」,他聯想都沒想就回答我說「上網看電影跟去外面晃晃」,我聽完之後問他「你從來都沒有去想過與規劃自己下班後的時間嗎?」,這位同事搖搖頭說「沒有啊!幹麻這麼累,想到什麼就做什麼了」,無獨有偶的是我有另位同事,卻跟他是完全不一樣,每天都會讓自己在11點前上床休息,而從下了班到上床睡覺這段時間,他會去看一些書,思考工作或生活上的一些事情,然後寫寫自己喜歡的文章,每週也有幾天晚上會去運動,假日除了到郊外去走走之外,也會去逛逛圖書館看看書。
上帝給予每個人每天的時間都是一樣的,只是有人會將自己的時間揮發到淋漓盡致,但是而有些人,卻是將自己的時間過的黯淡無光,等到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才猛然的發覺到,為什麼別人的生活可以那麼的多彩多姿,但是,自己好像卻是這麼虛度光陰,什麼也學不到、什麼也沒得到,隨著自己的年華逐漸老去,就開始不斷的去怨天尤人,可是卻從來不去思考,自己長期以來浪費自己「時間」的方式,這或許也是曾經有人這麼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惡之處」,真正的真諦之所在。
記得小時候讀過一句成語叫做「鐵杵也能磨成繡花針」,這句成語真正的涵義是告訴我們,很多事情只有願意、有耐心,就算在難的事情都能卻克服的,其實人生最困難的事情,並不是無法改變,而是自己能去培養一個好習慣並長期去執行它,來這也是古人所說的「知易行難」的道理,三年多前我因為長期工作的壓力,導致身體有點不舒服,有位醫生要我去游泳來改善這個毛病,而且至少要持續一年才會得到結果,於是我自己就開始每天早上開始去晨泳,從夏天跨過冬天到另一年的夏天,游泳的距離也從50公尺開始,最後已經可以游到了2500公尺,這樣的持續運動不僅改善了我的身體健康,也讓我體驗到了「人只要願意,沒什麼做不到的」。
如果我們能夠去好好運用下班後的時間,甚至去投入時間去學習與經營人脈,都是可以讓自己獲益良多,很多年前開始,我每週都會花一些時間去投入人資聯誼會社團的工作,而這一做就整整將近8年的時間,開始很多人都會覺得我很傻,沒事幹麼去做義工,還免費去帶一群熱誠,剛進入HR領域,卻沒有什麼經驗的年輕人,但是因為學習是相互的,我在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事情,而且我也得到廣大的人脈資源,這些收穫與成果都是到了現在才慢慢的開始收割。
我深信有學習習慣的人,絕對會長期領先其他人,這是在職場永遠不變的道理,所以自己要如何去好好規劃與擅用自己下班後的時間,是自己超越他人的最重要關鍵因素之一,記得不要再想太多了!「Just do it」!
1319215588.jpg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果關係圖
佛教有這麼一句諺語「種什麼樣的因,就會得什麼樣的果」,所謂的「因果關係」,並不是只要自己有投入,就會有預期的結果,重點在於事先是否做好探索問題、找到真正「原因」是什麼?因為這會影響是否用對方法與工具,而不同的方法與工具,也會讓結果會有所差異。
前兩天我跟某位在知名大企業裡,擔任高階主管的朋友一起吃飯,在餐宴中我們聊到很多事情,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在職場這麼多年的努力過程,對於每項工作,事先都會針對預期標的目標,確實蒐集與掌握訊息,然後思考好要運用何種方式與資源,最後就會盡心盡力去達成,而產出的結果也都如他所預期的,所以老闆都很願意將公司的重責大任託付給他,我想這也就是懂得「種什麼樣的因,所以就會有什麼樣的果」。
我非常認同這位朋友的觀念,凡事必有「因」,才會有所「果」,可能很多人都會以為認為所謂的「因」,就只要自己去投入了,就會有預期產生的「果」,其實很多事情雖然投入了,但最後不如預期,主要原因是在最初,我們並沒有好好去探索問題、找到真正原因到底是什麼?以及可以讓我們去達成與成功的關鍵要素是什麼?所以也就沒有用對的方法與工具,所以因為有了這樣的不確定的「因」,當然就有得不到預期的成果。
在企業的品質管理的「新QC七手法」中,有個手法叫做「關連圖法Relation Method」,它是在教導我們運用關聯思考的方式,來分析與找出問題發生原因的關連性,並找出最好的解決方式,這樣除了可以完整的看到問題之外,也可以思考如何找到對的方法與工具,來完全的解決這些問題,因為問題的發生,絕對不會只有單一性的,它是會產生連鎖性的效應,所以如果沒有找出,造成每件問題發生的原因,以及它所影響的層面,問題就會不斷的週而復始的發生,結果當然也很難如我們的預期。
舉個例子來說,假使公司近期人員離職率不斷偏高,假使我們只單從「薪資低於市場因素」這一項因素來解決,可能就很難去降低離職率,因為要考慮到的相關連的問題,有很多的因素,也許薪資本來就低了一些,但是,主管的管理風格也不成熟,再加上近期工作壓力又大,公司提供的食宿又令人不舒服,所以當這些因素都串聯起來之後,就會如滾雪球一樣,讓員工心理產生不如歸去的感受,因此,這些會造成員工離職的原因之間的關連性,我們當然都要先去探索、分析與思考,才能夠去對症下藥,達到我們的預期目標。
所以未來如果當我們自認為付出了很多,卻得不到預期的成果,先不要去怨天尤人,因為事出有因,要先回頭去探索,到底是哪些原因造成了今天的結果,而每項問題又有哪些的關連性,記住!問題的發生,絕對不會只有單一性的,它是會產生連鎖性的效應,如果一昧的投入錯誤,投入再多也是枉然的,永遠不如自己的預期。
1802920081.jpg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Sep 15 Tue 2009 10:33
  • 速度

速度
在現今競爭激烈的世界,速度已經成為成敗與否的重要關鍵要素,鴻海集團(富士康)董事長郭台銘先生,曾經有一句名言,「在今天的世界,沒有『大』的打敗『小』的,只有『快』的打敗『慢』的」,這句話用在現在的任何職場競爭,都是非常適用的,因為很多機會都在「等待」、「猶豫」中失去了成功的契機。
最近我跟一位事事講求效率的主管開會,在他主持的會議裡,只能用「快、狠、準」三個字來形容,在會議裡只要部屬給他的答案是不確定,他就會引述鴻海集團(富士康)董事長郭台銘先生的名言,「在今天的世界,沒有『大』的打敗『小』的,只有『快』的打敗『慢』的」,然後語重心長的跟所有部屬們問說「我們想要等,但是我們的顧客會願意等待嗎?」,對他而言所謂的「執行力」,就是「速度」、「準度」、「精度」的全面貫徹,而速度則是執行力的精神所在。
記得有個「兩位旅人被熊追」的寓言故事,「有兩個人在路上碰到一隻大熊,一個人拔腿就跑,另一人則蹲下來繫鞋帶,前者問:『你繫鞋帶幹嘛?你能跑的比熊快嗎?』後者答:『我不需要跑的比熊快,我只要跑贏你就行』了」,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我們無法去改變所處的週遭外在環境,但是,我們只要能跑的比競爭對手快一步,就會有成功的機會了,所以事情只要自己已經確立了目標、下定決心之後,就全力以赴去執行,相信就算再強的對手,或者是碰到再困難的事情,都可以迎刃而解的。
「三國志.魏書.郭嘉傳」有句名言「兵貴神速」,這則成語的意思是用兵以行動迅速?可貴,也就是用兵神速,出其不意,攻其無備,就會取得勝利,而「孫子兵法」十三篇的第一篇,計篇中也提到「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意思是說作戰要去攻擊敵人,防備上出現的空隙和漏洞,要採取出乎敵人意料之外的突然行動,這是將領取勝的秘訣,是不能事先表露出心機的,而無獨有偶的號稱西方戰略兵聖的軍事專家-克勞塞維茲(Kral Von Clausewitz),在其名著「戰爭論」的第三篇,「戰略概論」中的第九章「出敵不意」,也提到以快速與出乎敵人意料之外的突然行動,來達到軍事作戰的勝利,所以不管東西方的戰略、兵法大師,也都不約同的提出了,「速度」是影響整個戰局勝負的重要關鍵要素,當然也適用於激烈的企業競爭規則了!
人生其實有很多的機會,都是在「等待」、「猶豫」中失去了契機,因為就在這個「停下來」的時候,其他的競爭者馬上就搶先一步,奪走了這個機會,就像我們主管所說的「我們願意等待,但是別人會願意等待嗎?」,在這講求速度的世代裡,速度慢的人永遠都很難擁有好的機會,我想這也許可以提供給很多,剛入職場的年輕人來省思的。
1206910614.jpg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要不斷的自我投資
人要在職場有價值,光有學歷是不夠的,而單靠工作的歷練也是不足的,必須要不斷的自我投資持續學習,也要從工作去豐富(Enrichment)與擴大(Enlargement)自己的技能,來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使自己成為企業的優質人才。
這段時間因為部門的工作十分繁忙,很多同仁都跟我抱怨,現在每天除了要忙碌於工作之外,還必須要去上課進修學習,人都快要撐不住了!因為我對HR部門的每個人,要求他們必須在一段時間內,除了學歷都要達到大學(本科)之上,英文能力也必須向上提升,而且每個月也要參加、考試,由自己部門舉辦的人力資源管理學分課程,因為這些學習除了會影響他們的未來升遷外,我也會要他們學了之後都必須要用到工作上,也因為這樣,所以他們必須花很多自己假日,或者晚上休息時間來學習。
也許自己是訓練發展出身的,所以,我很了解企業所需要的人才,是要能夠創造價值,光有學歷是不夠的,而單靠工作的歷練也是不足的,必須要不斷的自我投資持續與學習,因此在奠定基礎與學習的過程中,是非常的艱苦,我自己也曾經是這樣子走過來,而在這麼多年來,只要被我帶過的每位部屬們,一定也會經歷過像他們這樣的過程,因為我覺得督促與協助部屬,不斷的學習與成長,是一位主管的責任,但是部屬自己也必須要願意來自我投資,這當然包含了自己的時間與成本,而學習與成長除了上課之外,最重要的是能把所學到的運用到工作上,而且去豐富(Enrichment)與擴大(Enlargement)自己的能力,來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使自己成為企業的優質人才。
所謂的豐富(Enrichment)自己的能力,是指去深化與專研職務上應有的專業能力,使自己成為該領域的專家(Professional),而重點在於能夠獨立計畫與解決問題,且能夠跨部門溝通,且願意與他人一起團隊合作,所以,只要當組織一旦發生相關的問題,別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會是你,那這就是自己在組織的價值,這種專業能力式(Expertise)的能力,除了不斷的從工作歷練中去思考外,也要輔之於學理與知識的解釋,做到不只知其然,而且也能知其所以然,才能令其他的人心服口服。
而擴大(Enlargement)自己的能力,則是指去混合(Intermix)與整合(Coordinate)跨領域的專業,使自己成為工作的整合專家(Coordinator),而重點在於能夠將很多不相關的事情給聯想(Associate)在一起,打破既有框框與限制,這需要有良好的創造力(Creative),所以,只要當組織一旦發生衝突的問題,別人第一個想到的也會是你,那這也是自己在組織的另種價值,這種創造家者式(Creator)的能力,所要的除了平日要去了解其他工作外,廣泛的流覽閱讀相關知識外,以及增廣自己的視野與見聞,都是必要的,這樣才能夠有更多好點子、不同的作法,到出奇不意,整合各類的資源,以突破既有的限制來解決組織的問題。
其實不管我們要讓自己,在組織成為什麼樣有價值的人,重點都是要不斷的自我投資,因為唯有自己成長了,才能夠如水漲船高般的成為企業的優質人才,也才能更有競爭力。
1366315950.jpg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既然決定了就不要後悔
相信很多人很喜歡去定目標,也隨意很快的就做出決定,但是,沒幾天就開始後悔、偷懶、沒有毅力去執行自己的決定與目標,讓自己永遠都在「後悔」中繞著圈子,浪費了自己好多的寶貴時間。
最近有位同仁跟我談到,以前要是早知道,大學時候就去唸人力資源管理,那現在自己肯定不會做的那麼辛苦,現在想想還蠻後悔的,我聽完之後笑著他說「天底下沒有後悔藥」,其實,我們的人生從小開始,就有好多數不清的像十字路口般的抉擇,必須由我們自己來做決定,而每項的決定就會有不同的結果,所以,每個人的人生,就在這些無數的決定之後所逐漸形成的,只是當很多人做了決定之後,可能走了一段辛苦的路,就會開始後悔猶豫,開始會反問自己「如果當初自己做的是另個決定,結果會不會更好呢?」,我想這個答案永遠也無人可以回答,只是既然當初做了決定,就不要再去後悔了。
記得在台灣有這麼一句諺語「早知如此何必當初」,這句話的原意就是在警惕很多人,在人生不要在未經深思熟慮、心情憤怒、急躁而無法冷靜時,就匆促的去做了決定,因為「光陰一去不復還」,一旦做出了決定,當自己的話一出口也開始有所行為,事情的方向就開始有所變化了,如果過了一段時間後悔了,可能就得花好幾十倍的代價來做修正,甚至花了這麼多的代價,卻再也不能夠修正,這是我自己在職場這麼多年,所親身體驗到的經驗,所以我也常常會去勸誡我的部屬們,自己在做任何決定前,一定要冷靜、深思熟慮、思考清楚,以及對這個決定所產生的結果,做好優劣分析,當確定了才做出決定,而決定了之後就全力以付,不要後悔也不要去想太多。
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人很喜歡去定目標,也隨意很快的就做出決定,但是,沒幾天就開始後悔、偷懶、沒有毅力去執行自己的決定與目標,讓自己永遠都在「後悔」中繞著圈子,浪費了自己好多的寶貴時間,其實我們可以好好去想一想,人生有多少年的光陰可以讓自己去虛耗,如果有一個人他的人生,都常常是「匆促做決定」,然後馬上就「後悔」,過沒多久又「匆促做決定」,然後馬上又再「後悔」,在這樣不斷周而復始的循環,我相信他的人生永遠都在痛苦與失敗的陰影中。
其實人生如果沒有遺憾就不是圓滿,不管我們做出什麼樣的決定,絕對會有所東西失去的,但是,相對的卻同時可以獲得其他的,失去的也許是遺憾,但卻不需要因此而後悔,心裡應該放開一點,因為這就是所謂的「有得必有失」,只要自己在決定前確實想清楚了,什麼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當決定了之後,那將會失去的就讓它隨風而去,不要想太多讓自己釋懷一點吧。
ap_F23_20080408100541133.jpg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是敵人還是朋友?
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驗,有些同事或同學,剛開始兩個人是無話不談的好朋友,但是,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卻因為升遷與學業的競爭,或者是有利益的衝突,很多事情開始互不相讓、相互對抗,甚至最後變成了自己的對手與敵人,這樣從朋友轉變成敵人的歷程,往往令很多人噓唏不已。
昨天在台灣某位很資深的人資領域朋友,在自己的部落格(博客)寫道「一個很好的朋友最近遇到了,公司同仁不道德的競爭,受到很大的傷害!讓我回想起我剛在某公司擔任主管時,也遭遇類似的狀況!可是我很感謝當時一個跟我交情不是挺好的同事,因為他跟我講了一句話!點醒了我,『在職場工作這麼久,連這點小事都不懂得保護自己,等於白活了』當時真是如雷貫耳,哈!但是我馬上清醒,停止抱怨與自憐,因為他的話完全正確,是要去想辦法面對這些,到哪裡都有的人與事!」,在自己職場多年經驗碰到這樣的事情,也是數不勝數的,而且往往最後會在背後穿自己「小鞋」(捅一刀)的人,都是以前很了自己、也跟自己很好的同事。
記得以前有位前輩曾經跟我說「人不自私天誅地滅,所以人也只有在沒有任何的利益衝突下,才會有真誠的友情」,我們每個人從小時候上學開始,就因為學業的成績,而彼此開始有競爭的行為,其實,競爭是讓彼此成長的過程與方法,可是很多人因為個性與心態的關係,會運用很不正當的方式或手法,或者因為出自於忌妒的心理,會在別人的背後道他人是非,或者因為領導者過於權謀,讓部屬彼此去激烈競爭,而不去掌握控制,最後因為過度競爭,而彼此傷害太深,這些都是人性的弱點與缺陷,所以,原來奠基的友情慢慢就完全變質了,可能最後變成了終生不相往來的陌生人。
雖然如此,我們還是可以在職場上去增加朋友而減少敵人,所以要去學習除了不要樹立太多敵人外,也要去平和的與別人相處,這時候如何有效的去運用好「方法」與「技巧」,是人際關係中很重要的一門學分,甚至如何借力使力,來保護自己,使自己不受到傷害,都是在職場工作必須學習與歷練的,尤其我們身為人資人員,如果在組織的敵人太多,或是得罪的人太多,可能都會直接影響到,我們工作的進行是否順利與否,畢竟在多的人資專業與能力,如果得不到組織各級主管的支持與肯定,是很難去展現到組織裡,所以,HR前輩有句名言「在公司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程度與交情不同的朋友」,我想這句話是可以提供給每位人資朋友做參考與深思的!
1104038281.jpg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Sep 11 Fri 2009 10:57
  • 鬥志

1104038267.jpg

鬥志
自古以來當兩軍對峙,哪一方能夠勝出的關鍵要素就是「鬥志」,往往最後勝出的一方並不是能力最強,裝備最好的一方,原因在於戰鬥精神力的總和,可以底過對方好幾十倍的物質戰力,而人在職場競爭也是相同的,如果缺乏「鬥志」的一方,就算擁有更好的裝備與人員,一切還是惘然。
昨天公司的籃球比賽已經進入到最後的「半決賽」,也是爭奪冠亞軍的入場比賽,代表我們部門的籃球隊伍,在各級長官的鼓舞與勉勵下,很辛苦的從預賽一路打進了半決賽,沒想到在昨晚卻沒有全力以赴的表現,終場小輸了幾分,賽後所有球員沒有惋惜與難過的心情,都直說「嗯!不錯了」,事後我找領隊來談昨晚球賽的過程與結果,他很開心的告訴我「我們預期對方的實力很強,本來就只想拼第三名,沒想到對手也許因為輕敵,沒有把實力展現出來,我們還差點打贏這場球」,我很嚴肅的跟他說「如果我們有『鬥志』,以自己最大的努力來拼鬥比賽,我們可以抓住這個機會,進入冠亞軍總決賽了」。
多年前我在某間外商企業任職,有一次我到新加坡出差,參加公司亞太地區人資部門團隊的定期聚會,這次會議特別安排有個「Teambuilding」的活動,我剛好跟總部(Headquarters)的CHO(Chief HR Officer)也是我們人資副總「VP」(Vice-President),一起編在同一隊參加競賽,整個團隊活動的設計,是有好幾場的競賽,而我們這隊的成員平均年齡是很高的,而成員因為來自於不同的國家,所以溝通也很吃力,也許因為我們這一隊的運氣還不錯,第一次的競賽就贏了其他隊伍,當我們每個人都覺得很高興、自滿時,這位副總卻很嚴肅的跟全隊夥伴說「短暫的勝利只是僥倖,我們對於任何事情,永遠要抱持著堅毅的鬥志,要盡最大的努力去爭取勝利,但是心理不要把最後的得失看的太重」,我們全隊就在這位充滿鬥志的HR副總帶領下,進了最大的努力,也得到了比預期更好的成績。
如果我們去翻閱人類的戰史,就會發現自古以來當兩軍對峙,哪一方能夠勝出的關鍵要素就是「鬥志」,往往最後勝出的一方並不是能力最強,裝備最好的一方,原因在於戰鬥精神力的總和,可以底過對方好幾十倍的物質戰力,而人在職場競爭也是相同的,如果缺乏「鬥志」的一方,就算擁有更好的裝備與人員,一切還是惘然,終就還是打不贏對方,甚至最後還以慘敗來收場,我們常常都會聽到一句話「還沒打就輸了」,就是「輸」在團隊的「氣勢」,而整個團隊的氣勢就是來自於整體的「鬥志」,而如何去營造與提昇團隊的「鬥志」,就是考驗一位領導者的智慧與能力,如果我們的團隊充滿了鬥志,就會有那種「雖千萬人,吾往以」的氣概與士氣產生,那也就能有無堅不克的戰鬥力出現。
其實人在職場的競爭也是一樣的,就要像我們當年那位人資副總所說的「對於任何事情,永遠要抱持著堅毅的鬥志,要盡最大的努力去爭取勝利,但是心理不要把最後的得失看的太重」,畢竟當機會來的時候,誰能夠在瞬間抓住並展現成效,就能有成功的機會,而缺乏鬥志的人,則只能老是在旁邊自怨自哀、忌妒與怨恨別人的成就,不同的態度就決定了不同的命運。
1134362059.jpg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提升自我的抗壓能力
一個人在職場工作最大的挑戰與成功關鍵要素,就在於「抗壓能力」的高低,其實每個人對於「壓力」的承受都是有其極限,在於每個人「壓力承受指數」不同而已,所以,如何學習適當且有效的去解壓,讓自己可以承受更大壓力,是職場必修的學分之一。
昨天台灣中天電視節目「大學生了沒」,內容是針對製作單位所調查,在職場工作前三項的禁忌,邀請貴賓與大學生一起討論,這三項禁忌分別為「執行力、職場禮節與抗壓性不足」,而其中抗壓性不足是在這三項禁忌中排名第一,就我自己在職場這麼多年的工作經驗,也非常認同這樣的調查數據,尤其在「抗壓能力」確實是職場作最大的挑戰與成功關鍵要素,只是每個人對於「壓力」的承受都是有其極限,而也不是每個人天生就已經注定了,強或弱的「抗壓能力」,每個人承受的「抗壓能力」是後天慢慢累積起來的,而適當且有效的解壓,是讓自己能承受過大壓力最有效的方式。
從心理學來談,如果一個人平時面對的工作、生活壓力比較小,那他可能就會慢慢養成穩定、安逸的習慣與個性,所以,只要突然有較大的壓力產生,就會讓自己無法去承受與面對,相對的如果一個人平時面對的工作、生活壓力比較大,那他可能會慢慢養成,願意接受變動與承受高挑戰壓力的習慣與個性,所以一個人可以承受的了多少壓力,與週遭所處的環境是有絕對關係,而父母親教育與培小孩的方式與態度,也會讓小孩面對與承受壓力的程度會有所差異的,一般來說從小就讓自己小孩越無憂無慮的生活,或很多事情都已經替自己小孩想好、安排好的父母,當自己小孩長大之後,其抗壓能力就比較差,這也是為什麼家境比較不好,或是以打工方式,來半工半讀的學生,能承受的壓力與積極追求挑戰的態度,會比其他人較高的原因所在。
不過,壓力管理不是只是一昧的去承受,而是要適時且合宜的去解壓,就像杯子的水已經裝滿,就要想辦法將水給倒掉之後,才能再去裝滿更多的水是一樣的道理,因此,紓壓對於在職場工作的人是很重要的,因為一個人如果在極短的時間承受了太大的壓力,可能會讓人生病或者是不健康,很多人都會有習慣藉由運動或是散步來紓解壓力,這是種很好的解壓方法,既可以鍛鍊身體也可以同時達到解壓的效果,而我自己的經驗也發覺,多用運動方式來解壓,可以達到全身放空的效果,而等到回到工作崗位以後,就可以讓自己在去承受更大的壓力。
其實人隨時要給自己適當的壓力,才能讓自己不斷的成長,而在這樣經年累月的歷練下,承受壓力的能力就會越來越強,如果個人能懂得與學會運用,更好的方式來紓解壓力,那承受壓力的指數絕對增加更多。
1366315920.jpg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溝通的重要性
在職場工作幾乎不管哪個職位,或是擔任什麼工作,都需要運用溝通來與他人來互動,所以溝通的好壞也就有可能,直接影響到工作品質的優劣,而溝通也是職場重要的職能「勝任力」(Competency)之一。
有一天有幾位同事準備下班後,一起到外面餐廳用餐,不過臨下班前小張突然接到朋友電話,有要事請他去幫忙處理,等到下班時老劉就當面詢問小張「待會我們是要在這等你?還是餐廳見面啊?」,小張回答說「你們先去好了,我應該會去餐廳跟你們碰面,不過也許我事情處理不完,所以也不一定會準時到或根本到不了,你們等不到我就先吃好了」,當小張在與老劉談話時,剛好是下班時間,現場非常吵雜而且也有人跑來跟老劉談話,而小張也沒有確認老劉是否清楚他的意思,人就匆忙離開辦公室了。
當時間一刻刻的過去了,老劉與其他同仁在餐廳等了小張很久之後,雖然老劉也打了電話給小張,不過可能因為小張在忙碌中未接電話,大夥兒就在那邊乾耗著繼續等著小張,最後老劉終於打通小張的電話,且詢問他何時來餐廳,大家在等他來吃飯?這時候電話另一邊的小張回答老劉說「我剛才在辦公室不是有跟你說,也許我事情處理不完,所以也不一定會準時到或根本到不了,你們等不到我就先吃好了」,等了很久的老劉終於安耐不住自己的脾氣,憤怒的回答說「你根本沒有跟我說你可能不回來啊!你不能來就直接告訴我啊!害的大家都在等你吃飯」,說完話之後老劉猛力的掛斷電話,而小張也覺得被老劉莫名奇妙的罵了一頓並掛斷電話,心裡也很不高興,就此兩個人有一段時間都不在辦公室說話。
小張與老劉的案例不管在我們日常的生活,或在工作上都是常見到的狀況,他們兩人產生爭執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溝通不佳,小張在用口頭表達了自己的想法之後,並沒有去確認老劉是否已經清楚了解自己的意思,而老劉在接獲訊息時也沒有去確認自己獲得的訊息,是否與小張要表達的意思是一致的,所以,兩個人就形同「雞同鴨講」,各自去解析這個訊息,當然結果就不如兩人的預期了。
溝通最大的障礙來自於彼此的認知差異,而這個障礙有可能受到內部與外部的影響,譬如說吵雜的環境、表達者的表達能力、語言、音調、情緒等,兩人之間的距離、溝通時間的急迫,或者是溝通時使用的工具、共同語言的認知、資訊共享、狀況共有程度,都會造成影響與干擾,所以,在很多溝通課程裡講師都會提醒大家要不斷的去確認、釐清對方理解的程度,以及對方表達的意思,還有就是要選擇良好的溝通工具,如果可以的話最好的溝通方式就是面對面溝通,再來才是用電話也就是語音溝通,而最容易讓人產生誤解的是使用信件(e-Mail)溝通,所以,千萬不要小看這些溝通的細節,造成的問題與結產生果往往會出乎自己的意料之外。
我自己擔任人資主管這麼多年,深深的體會到不管哪個職位,或者是擔任什麼工作,都需要運用溝通來與他人來互動,所以溝通的好壞也就有可能,直接影響到工作品質的優劣,所以溝通也是職場重要的職能「勝任力」(Competency)之一,應該也可以算是基本的能力,而溝通也只有不斷的從生活與工作中去學習,才更容易能讓自己越來越能掌握其中的奧妙之處。
1366315880.jpg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功勞、苦勞與疲勞
有這麼一句話「一個人的薪資多少,是由自己的價值來決定的」,這也就說明了如果希望自己的薪能資增加更多,或者不想在未來被淘汰,就要用更多的表現來證明出,自己的價值可以不斷的滿足組織的需要。
老王與老陳兩人到公司服務已經快要10年了,不管薪資與職位都在原地踏步,當初一起進來公司的同仁,很多人不是已經成為各部門主管,就是在各領域可以獨當一面的專業人才,他們兩人常常聚在一起喝悶酒、發牢騷,總是覺得自己懷才不遇,在本年度的績效考核與調薪時期,兩人很忿忿不平的找上公司的人資部門主管來投訴,他們自許在公司這麼多年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沒有苦勞也有疲勞」,不管怎樣公司應該考慮給他們調薪與晉升,人資主管笑笑回答他們說「組織要的是能建功勞的人,而不是只有苦勞,更不要只有疲勞的人」,而所謂的功勞就是能對組織奉獻價值的人。
事實上如果我們從薪資管理的學理來探討,可以了解到我們在職場工作「現在的薪資,是取決於過去的能力,而獎金是決定於現在的績效,未來的薪資,是由未來的潛力所決定」,這也等於說我們現在的薪資,是跟過去有關聯,而現在的付出與奉獻,會獲得獎金的激勵,而能否晉升除了目前要有績效外,也要能在未來替組織創造價值,因此,對於老王與老陳兩人而言,公司已經給了他們薪資,來「支付」他們的「苦勞與疲勞」」,因為沒有更多的功勞,所以,公司也不會額外增加費用來滿足他們,因為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公司既然已經支付了符合市廠價格的貨幣,員工就必須用勞動力的貢獻來做交換。
這也說明了為何人在職場工作,除了要盡全力做好現在的工作之外,也要不斷的去提昇自己的價值,否則當有一天,個人已經不能夠再提供、滿足組織未來的需求時,就不再被組織所關愛,甚至成為組織發展的障礙與毒瘤,等到企業所提供的薪資費用,已經遠遠高於個人的價值時,可能就是組織決定動刀移除的時候,這時候很多人都會覺得公司現實、無情,自認為自己「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沒有苦勞也有疲勞」,不過卻很少有人去思考,當個人價值已經逐漸降低時,如何於未來再創個人的價值。
所以,如果希望自己的薪資增加更多,或者不想在未來被淘汰,就要用更多的表現來證明,自己的價值可以不斷的滿足組織的需要,甚至遠遠高於組織對於個人的預期,這樣自己將帶給組織的都只有功勞,而沒有苦勞與疲勞。
1393155945.jpg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籃球比賽來看團隊合作
籃球比賽講求的是「團隊合作」,如果一個球隊沒有好的團隊精神,就算有在強的選手與球技,最終還是贏不了比賽,所以,球隊教的練有時候時要為了要維持團隊的紀律,將技術很好但不願意配合團隊的選手拉下來坐冷板凳,這樣做的原因就是為了維持「團隊合作」,因為團隊如果不合作什麼也都不用提。
這些日子剛好是工廠每年一度的籃球大賽,每個部門與單位,也都推派了自己的隊伍與選手來參加比賽,而為了鼓舞與提升士氣,我們人資的員工關係部門,還規劃、鼓動每個部門同仁自發性組成「漂亮籃球寶貝」,來為球賽加油,每個球隊的隊員也都全力以赴,為了自己單位來爭取最大的榮譽,不過,在整個比賽整個過程中,我也發現有些隊伍球員個人實力很強,但卻因為缺乏團隊合作的精神以致於落敗,而有些隊伍雖然球員技術一般班,但因為具備了很好的團隊精神,結果反而一路過關斬將,他們之間的最大差異就在於「團隊精神」。
我想任何的球類比賽,球員的技術與能力是非常的重要,但是,「團隊合作的精神」卻更重要,假使一個球隊沒有好的團隊精神,就算有在強的選手與球技,最終還是贏不了比賽,所以,我們常常會看到,球隊教的練有時候時要為了要維持團隊的紀律,將技術很好但不願意配合團隊的選手拉下來坐冷板凳,這樣做的原因就是為了維持「團隊合作」,因為團隊如果不合作什麼也都不用提了,有可能自己球隊內部就花了很長的時間來了平息爭議,根本很難及中力量來面對對手了。
而「團隊合作」的精神在企業的組織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部門的成員都是菁英但卻是誰也不服誰,那這個團隊的凝聚力與戰力,將不能完全的被發揮出來,而這中間只有依賴主管來扮演,類似像球隊「教練」的這個角色,運用管理的能力與技巧來調整與整合團隊力量,讓整個團隊力量可以產生出,1+1大於2的幾何效果,這樣才是一個完美的「團隊」(Team)。
1307854811.jpg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避免因為習慣而造成組織僵化
一個組織當所有員工都已經習慣舒適的環境之後,自然而然的就產生「直覺反應」的行為,久而久之就會形成「習慣成自然」的狀況,這就是「組織僵化」,而如果長時間不去讓組織活化,將會讓組織產生很大的危機。
我想很多人小時候都玩過「1、2、3」木頭人這個遊戲,這個遊戲其實很簡單,也就是做鬼的人喊「1、2、3木頭人」回頭之後,如果有人還在動他就要出局,站在做鬼的夥伴旁邊,等待別人來救援,因此當這個遊戲玩一段時間之後,每個人當聽到做鬼的同伴喊了「1、2、3木頭人」之後,就會直覺的靜止不動,到了最後就算遊戲結束了,任何人只要隨時一喊「1、2、3」木頭人,每個人也都會很習慣的靜止不動,慢慢的這句話,就成為了我們這群玩伴團體的「魔咒」。
我在職場擔任管理職這麼多年的經驗,幾乎都是扮演所謂的「空降部隊」的主管,常常被賦予的工作都是要「組織再造」,而這個工作首要面對的,就是「組織僵化」的問題,因為員工習慣了既有的為文化與環境,組織經過這樣長期的習慣行為就會成為「僵化」的組織氣候,譬如說有部門有提出新的想法,一定要依照相關的辦法與規範來進行,而且還必須要層層上簽,經過核准才可以進行,幾乎完全沒有通容與變通,久而久之就會讓人覺得整個組織就像「公務員或衙門」的感覺,甚至有些服務單位的同仁,都會有三不原則「不同意、不可以、不行做」,以及有三依原則「依公司規定處理、依組織制度進行、依長官指示辦理」,常常扼殺了組織發展的機會。
我記得以前管理學有個「煮青蛙的故事」,內容是說如果我們將青蛙直接丟到滾燙的熱水中,青蛙馬上就會跳出來,但是如果我們將青蛙先放入冷水中,然後慢慢的燒熱開水,因為水溫是慢慢的熱,所以青蛙會在不知不覺中就被煮熟了,這個故事也就是告訴我們,如果組織已經長期習慣於不變的環境中,慢慢的組織成員就會失去了應變的能力,而攸關組織整個人力資源變革的人資部門,更是要隨時提醒注意自己是否已經僵化了,如果連我們都變成「公務員或衙門」,那我相信組織其他部門也就很難有所改變。
所以,當主管發現自己的部門,已經開始有沉澱的現象時,就要想辦法讓組織有所改變,因為只有偶而讓整個組織「震動」一下,組織成員的既有行為模式,就會被打散了,團隊也會因為這樣的擴散、整合之後,反而整體的戰力將會更容易給展現了出來,反之如果因為組織長期不變動,而形成了「組織僵化」的狀況,那對領導者而言,可能就會像拖著一列滿滿都「超載」的火車上山一樣,怎麼拉都拉不動,甚至爬到一半的時候,整列火車就會往下滑去,這時候也就是組織崩盤而垮掉的時候了。
所以,我們身為HR就不能不去嚴肅看待,當組織已經發生「僵化」後可能產生的危機,在必要時需成為組織變革的推動者,主導與協助BU進行變革,來讓組織活化,才可以不斷的延續組織生命。
1802927043.jpg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長跑來談個人的職涯發展
喜歡長跑運動的人都知道,長跑的忌諱是一開始就衝的很快,而最困難辛苦的地方就是在中間的距離時,開始慢慢加快速度,而這時也是最辛苦、最累的時候,如果把長跑的過程來看職涯,可以發現兩者之間其實有很多相似之處。
記得以前在學校念書時,每天幾乎都會被要求至少一次的5000公尺長跑,很多同學在開始時,都會一馬當先,但是沒多久速度就慢慢的變慢,反而一開始穩健緩慢跑步的同學,到了3000-4000公尺之後,就開始慢慢加快速度,而這時候也是整個過程中最辛苦、最累的時候,而卻也是可以與他人逐漸拉開距離的時候,而這個重要的時刻,也是整個長跑決定勝負的關鍵時刻!在那過程中我們也學會了凡事都必要有毅力,才可以有機會成功。
我在職場工作這麼多年,帶過許多優秀的年輕人,但是,我也常發現,很多最後成功的人,一開始都不是被看好的人,而且也不是最聰明的人,甚至這些人一開始都是表現平平,而是逐步的進展,在到了一段時間之後,就開始展現出傲人的成就與績效,反而很多一開始被看好的人,或者是感覺最聰明的人,甚至一開始表現很突出的人,在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慢慢的展現出疲憊之像,不是出現了問題,就是失去了原有的鬥志,就像長跑一樣被那些穩健且有毅力者,被追趕並後來居上了。
職場像是一條漫長的道路,需要跑馬拉松般的堅強毅力,整個過程會是越來越最艱辛,中國人有一句話「行百里半九十」,這也是告訴了我們,成功與否往往取決於最後的十里路,而在這最後的艱辛路段,卻也是每個人的體力,大都已經消耗殆盡之時,所以,能否達成目標就看誰還有毅力堅持,也是整個過程中,最大的考驗與挑戰之所在了,而很多人也都是在這個階段放棄了,這在我們週遭都有太多這樣的例子發生,如果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會替這些人感到非常的婉惜與難過,好像就差這麼一步,或當時為何不再多堅持一下呢?
很多剛從學校畢業進入職場的年輕人,都很在意自己當下表現的績效,只是所謂的績效,是必須要長期對組織有所貢獻,而不只是如曇花一現般的短暫績效,所以就要像長跑一樣,懂得調整呼吸與步伐,隨著時間與距離的增長,能大步的加速與邁進,並且能夠堅持到底,這樣到最後勝利才會屬於自己。1976294766.jpg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重複又重複的行為
一個人的行為代表自己心裡的態度,所以,行為模式一旦已經習慣而形成神經鏈,那也就可以從中來判斷與確認這個人內心的真實自我,因此,想了解一個人只要去觀察發自內心,不斷重複又重複的行為。
最近有位主管來找我跟他一位部屬來做訪談,據這位主管所說「每次一開始做事情他就非常熱情、也很有創意與想法,可是當開始要他去執行自己的想法時,馬上就像洩了氣的氣球一樣,無精打采的」,當我了解與訪談這位同仁之後,發現他不管是學歷與資質都非常的優秀,而且平常的表現也不差,只是,輪調過好幾個部門,也跟過好幾位主管,雖然每位主管也都會誇他很有想法,不過就是沒有主管提拔過他,所以他內心也非常的苦悶與挫折,因為跟他一起來公司報到的同仁,都已經陸續被進昇與提拔,但是他卻還在原地踏步。
我很誠懇並深切的,把這些年來帶過他的主管對他的觀察,這位同仁認為這可能,是他自己並不知道要什麼所展現的行為,當我開始運用行為心理學的論證「個人的行為代表著自己心裡的態度,所以,行為模式一旦已經習慣而形成神經鏈,那也就可以從中來判斷與確認這個人內心的真實自我」,來說明因為長期他的這些行為,也等於是以肢體動作,告訴別人自己內心的態度時,他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不知覺的反覆行為,帶給了週遭的人與主管是這麼強烈的訊息,別人雖然都不說出來,但是,內心卻已經有深厚的感覺。
在人力資源管理的招募選才,有一門非常棒的教學課程,叫做Target Selection「目標選才」,課程內容就是教導人資同仁與主管,利用觀察人的重複行為,來判斷應徵者過去與現在的表現,然後再進一步預測他未來的表現,這也說明了不管一個人會怎麼的說,那都只是虛有其表,只有重複又重複的行為,才是內心真正的答案,所以,我們曾經有一句名言「聽其言、觀其行」,也就是要我們不能只用「聽」對方講就相信了,那會很容易被人給矇騙了,只有去觀察他的行為才能去驗證事實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從心裡學的角度來看我們人類,大致可以分成三種類型,第一種為視覺型的人,偏重於以視覺來做判斷,而這種人大也都是右腦型的人,第二種則為聽覺型的人,偏重於以聽覺來做判斷,而這種人大也都是左腦型的人,第三種則為觸覺型的人,偏重於以觸覺來做判斷,而這種人大都是左右腦並用型的人,而人類大約有70%的人是屬於聽覺型,佔了絕大部分的人類族群,而女尤其生更是以聽覺型的人居多,所以,有一句話說「女生喜歡聽好話,用男生去哄」,就是因為不管男生做錯什麼事情,只要多說「好話」然後去「哄一哄」就沒事了,不管男生的行為如何重複又重複,女生都很少會理智的從對方的行為,來判斷與釐清事情的真相為何。
其實人的行為背後所代表的涵義,既很複雜也不是很容易就可以理解,只要我們願意,還是可以藉由觀察來掌握這些不斷重複的行為,畢竟這些都是對方打從心理要表達的真話,是不會從嘴巴說出來的,而這樣的能力,我想也是用人主管與人資從業人員所應該具備的。http_imgload.jpg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319215636.jpg
搶人大作戰辛苦談
做了HR這麼多年從沒想過除了要找合適的人之外,也要會要在短時間搶大批的作業員,整個的過程的艱辛除了恐怖卻也充滿了挑戰。
如果有關心大陸就業市場的人會發現,從7月份開始,不管是長江或珠江三角洲已經在缺乏基層的作業員,情況有多嚴重呢?依照現在非正式的統計,光是珠江三角洲地區就缺了十幾萬人,現在幾乎每位負責直接人員招聘的HR他們的MSN或QQ的稱號都改成「嚴重缺工」、「急缺普工」、「急用作業員」….等,甚至有人戲稱現在最賺錢的行業就是「人力仲介」商,真的不用懷疑,如果誰現在手上可以擁有上千人的作業員名單,不用兩小時就全被各工廠給搶光了,價格也可以一日數變,如果以每位仲介價格100元人民幣來計算,那至少100,000元人民幣就輕鬆入袋了。
以前在學校或書上學到的行銷與銷售手法,沒想到這次居然讓我有機會真正來運用,由於我們週遭幾家大企業目前缺員,也都是以幾千人來計算的,所以,整個人才市場的競爭與搶人作業,幾乎已經到了肉搏白刃戰來形容,今天某甲公司推出什麼樣的吸引人的政策,明天其他公司就加碼跟上,如果某個區域可以有機會招到作業員,很多家企業馬上就會聞風而至,尤其現在更吃香的是女性的作業員,幾乎都快變成了只要人來了,就馬上錄取上班的窘境。
而各家企業除了廣開人力來源之外,也努力的想辦法要節流,也就是所謂的留才方式,以前我們在學理上讀到的都是留才計畫,主要是留住組織各重要的關鍵人才,但是,要是沒有這些基層作業員,生產線根本就開不起來,所以,目前這群作業員搖身一變,反而轉變成為人資單位所重視的對象,這樣的轉變讓很多的作業員都感覺到受寵若驚,然而對於人資單位來說,最大的考驗在於以往的留才計畫,鮮少將留才的目標對準這些基層的作業員,另外留才的人數又是眾多的一群,如果決策與方案的思考不夠周詳,將會造成「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影響,處處都是考驗著每位人資同仁的智慧與應變能力。
以過往的經驗來說電子業到了Q4將會是訂單的旺季,而年底也正是基層作業員銳減的時刻,因為即將過年了,鮮少有人會願意再從家鄉出來工作,相信到了那個時候,每家公司HR招募部門的「人才爭奪戰」,將會更加激烈與慘烈,現在很多HR業界的人都在開玩笑的說,未來那間公司是否可以接到訂單,除了品質與能力之外,誰擁有足夠的作業員可以馬上生產,將會是很重要的關鍵要素,雖是玩笑話卻也是個事實與警訊,也許這也是另種提醒各家企業主,組織的人力資源是有其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