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人力資本最佳實務
在新的經濟環境下,人才是決定企業生存發展的重要資源,國外比較新的說法已經不叫人力資源而叫人力資本了。2000年9月16日在國內一個關於人力資源管理的年會上,大家已經形成了這樣的共識:就像煤、石油一樣,在開採出來之前,它只是一種資源,因為它沒有產生經濟效益,還不是資本。同樣,我們研究人的問題,更多地是從人力資本這個角度去看。如何把人力資源變成人力資本,這是企業必須面對的課題。

如果想成為一個一流的企業,就需要從多個角度考慮如何提高人力資本的價值和效益。世界上很多大企業通過多年實踐,已經從很多角度證明,人力資本的有效提升至少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幫助企業:第一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第二能有效地提高員工滿意度,進而提高服務質量;第三可以提升人力資本能力,如招聘、培訓,從而增加人力資本的回報。
人力資本的話題這兩年很熱。在開始的時候,經常碰到兩個問題:第一,從客戶的角度來講,他們想知道人力資本對於企業的價值到底有多大,能不能量化;第二,人力資本的效果大概要經過多長時間能夠顯現出來。
坦白來說,人力資本的效果確實不像財務管理那樣可以量化,能夠給企業帶來實實在在一下子能看到的金錢。但是最近我們通過為企業提供的服務實踐證明,起碼在降低成本這個角度,人力資本是可以有明顯效果的。比如某個事情原來是十個人做的,如果能通過一個比較完善的管理制度把人員降低到三五個人,不僅其直接成本會降低,同時也間接改善了企業的經營活動。
企業管理者經常會碰到一些頭疼問題,耗費大量時間,比如漲薪的幅度、考核、職位責任等等。如果在人力資本方面能夠有效地加強管理,時間上的效果應該是可以量化出來的。
再有,現在企業很棘手的一個事情是人員的流動性很大。我們通過過去幾年對美國一些新興的網路公司的追蹤調查表明,一個關鍵職位人員流失後,通常替換他的週期需要3.7個月。這個時間意味著什麼?對於企業來講,可能意味著你之前的投入浪費了,你這個3.7個月的市場機會也沒把握住,甚至你的核心人員會把你的業務帶走。這些都可以折算到成本裏。所以說改善人力資源管理可以降低成本並且提高員工滿意度。
完善的人力資本的兩大目標是:第一,有效地降低管理層、員工和人力資源部員工用於人力資本上的文牘和時間消耗;第二,要促使人力資源部和管理層更加關注“增加價值”的活動,從而吸引、發展和留住優秀人才。
人力資本策略應當反映人力資本當前和未來的趨勢,人力資本策略要與公司整體策略目標一致;成為其他業務部門的“諮詢顧問”;增強“以員工為本”的能力和客戶滿意度;業績與經濟指標掛鈎;採用核心能力模型;更加關注企業文化和組織績效的管理。
人力資本到底有哪些內容?人力資本覆蓋的領域很廣,最核心的是三個:一是職位的分析,包括職位職責和職位評估;二是績效考核,或者叫業績管理,這裏面包括組織的績效考核和薪酬;三是員工服務,包括基於網路的自助服務、電算化工資和考勤報表等等。
這裏的薪酬通常包括基本工資、短期獎勵(如年度獎勵)和長期獎勵。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所有工資的定位都應該以市場價值為參照物。企業的工資標準應該來源於市場,來源於企業的相關競爭對手,這裏邊涉及到很多技術方法。工資不僅要以市場為基準,而且要逐年或每兩年進行市場調查,以保證競爭性。短期獎勵通常是以年為單位,大量企業在獎金的處理問題上通常很難搞平衡,比如說二線人員的獎金通常沒有一線人員獎金高,有些人甚至還沒有。任何獎勵一定要與業績掛鈎,但這些做法不利於調動所有員工的積極性。因此應改變以是否先進決定全部報酬的方式,輔之以和實現目標掛鈎的變動工資;獎勵機會要面向全體員工;公司業績應與個人業績考核掛鈎;分層目標與企業整體目標相聯;根據預先設定的目標提供中期獎勵。長期激勵是我們最近一段時間以來講得比較多的。在美國,40%的企業都有長期激勵的手段,通常採用期股的方式。
在人力資本上領先的跨國公司(如GE、AT&T和Colgate)尤其關注以下領域:招聘;職業開發和繼任者計畫;核心能力開發;通過溝通、績效管理、獎勵和認可把員工擰成一股繩。其中的核心能力,是決定企業員工基本工資的有效參照指標。以核心能力為本,可以將人力資本的所有方面和流程連接在一起,包括職位設計、招聘和遴選、培訓和管理、績效管理、薪酬、職位描述、繼任者計畫等。職位說明圍繞該職位所需的核心能力而定,每個職位的核心能力依據公司、職能、級別和職位特別的要求而定。
對於員工忠誠度,過去總是講企業如何管理去增強員工的滿意度和認同感,這是上對下的,是企業對員工的。反過來在企業做這些工作的同時,也應該要求員工對企業有一定的忠誠度。這裏面涉及到很多的技術測評,員工忠誠度通常採用科學設計的調查來評價分析,該評估方法用於考察方面:員工忠誠的驅動因素;員工對企業的忠誠程度。有一個案例:Sears公司長期以來關注員工忠誠度,並且發現員工忠誠度每提高5%,客戶滿意度能夠提高1.3%,進而企業的銷售額能夠增長0.5%,這三者之間是有相關關係並且是互動的。
當然忠誠度是西方的觀點。其實怎麼識人、怎麼用人,我們中國五千年的文化在這方面有豐富的積累,只是和西方在理念上特別是方法工具上有些不同。中國人過去講,人無外乎是四種人:德才兼備,謂之聖人,可遇而不可求;有德無才的,是賢人;有才無德是能人;無才無德是庸人。相同的觀點在西方也能夠找到,蘋果公司的一個前任老總也把人分成四種:聰明又能幹、聰明而不能幹、能幹卻不聰明、不聰明不能幹。如果你是老總,應該先把哪種人炒掉?這並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企業有自己不同的文化和需求。
有一個案例很有意思,一家公司總結出培養高級管理者的有效方法:公司每年舉辦高級主管的培訓班,每期9人,先進行一對一的輔導,集中培訓5天後進行90天的掛職鍛煉,即把某人派到某個職位上去,手中沒有任何資源,讓他去實現自己的想法。90天以後,進行3天的總結和進一步的培訓,來考察這個人作為一個高級管理者的能力、潛質以及不足,再相應地提供針對性輔導和培訓。這樣的結果就是,86%的公司高層管理人員都由受訓者來填補了。
各個企業用人的哲學不同,有的傾向于培養自己的幹部,一點一點向上提拔;有些喜歡使用空降部隊。不管哪種方法,最終只要能夠使企業的利益最大化,就是適合這個企業的政策。
另外,借助現代管理手段,能夠幫助企業有效提高人力資本價值。在未來,人力資本也將需要通過類似ERP的軟體系統去提高管理質量、降低管理風險。共用服務也可以有效地降低企業人力資本的成本。實際上對很多企業特別是一些起步的企業來講,可以把很多行政的純事務性的工作有效地包出去,人力資本中的很大一部分工作就可以這樣做。筆者前一段時間到一個客戶那裏去,他們當時的人力資源部經理最忙的是什麼?是爭行政管理權。原先他們是政府的企業,脫鉤以後終於有了自己的行政權,他覺得終於可以自己直接面對外事辦去辦護照、拿出國批件。我就問他:你覺得這種方式真的有必要嗎?我們現在很多外企完全都把這些事情拿到人才交流中心去做,人力資源部可以省下很多的時間,企業也不必養專門辦這些事的人,這就是外包。外包還有一個好處:可以降低風險,提高質量。
如果想成為一個一流的企業,不管是在全球範圍內還是在國內或者更局部的環境裏,都需要從多個角度去考慮如何提高人力資本的價值和效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