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如何因應M型的人力資源社會
台灣整體的就業市場與財富分配越來越趨向於「M型社會」,也就是兩邊高而中間偏低,這些年剛從大學、研究所畢業的7年級年輕學子,剛好必須面臨這波「M型社會」的衝擊,而如何讓自己能成功的找到一份好工作或是脫離貧困,也是當今年輕學子必須面對的難題。
昨天有報紙統計今年從大學畢業或退役的年輕人,有很多人面臨找不到工作,甚至有人從畢業至今面談的工作都沒超過2萬元;而最近不管在我部落格留言或是我的學生當中,有很多人也面臨相同的問題,也就是履歷表丟了好多家但是無人理睬,甚至裡面也不乏國立大學的畢業生,只要不是很熱門或專精的科系,被企業青睞的機會都非常的低。
台灣這幾年經濟萎縮的很嚴重,10幾年前所謂的「台灣錢淹腳目」,的盛況早已經不復存在,產業的外移加上大陸市場的快速興起,以及內部環境的紛擾,還有政策的不明確,讓整體經濟如雪上加霜的加速變差,所以,首當其衝的就是沒有任何工作經驗的年輕人,尤其是高學歷的學生,畢竟擁有高學歷的學生要屈就去從事勞力密集的工作,在心態上實屬不易,因此,我相信短期內如果不利於經濟復甦的因素未消除,年輕人尋找工作的週期只會再增長而不會縮短。
如何讓自己在這個「M型社會」比別人更快一步的獲得工作機會,我以個人多年人資經驗建議可以用「W型」的邏輯思考來做為找尋工作的思維;而什麼是「W型」的邏輯呢?我認為的W從兩個「Victory(勝出)」來組合,也就是要從兩個可以勝出的角度來思考與判斷。
第一個「Victory(勝出)」,指的是要先思考自己跟別人相較之下可以勝出別人的地方(長處或優點),這邊我所講的並不是只有專業或技術,而且包含了自己的態度、個性甚至所懂得任何東西,很多人找工作都會先思考自己的興趣,可是偏偏自己興趣的工作,卻不是自己的長處或優點,例如有人興趣做空姐,可是偏偏自己語文能力不好,又會暈機、無法適應時差,當然就很難找到如願以求的工作,所以,找工作應該是先思索自己比別人勝出的地方,然後再從這些優點中去尋找可以讓自己比別人更容易獲得青睞的工作。
第二個「Victory(勝出)」,指的是自己具備的能力在職場上可以比別人強,這部份有個很大的弔詭就是,很多專家都會建議年輕去考證照,但是,如果這張證書在職場上的價值不高或是同時擁有相同證照的人數太多,這樣的能力就無法在眾多競爭者中勝出,以我自己的經驗覺得,價錢越高或是越難拿到的證照,或是曾經接受過必需花費時間很長,或是去學習職場上很少人可以去接受訓練的能力,這樣的能力被企業青睞的機會就會提高;所以,我也常常跟自己朋友或學生說「大學科系可以隋便唸,但是研究所的學校與系所一定要想清楚再唸」,因為,如果你不是畢業好的大學與科系,但是你經過努力考上了專業或知名的研究所,畢業出來很多企業都會搶著要,以HR的工作為例,這些年只要你是從這幾所國立大學研究所畢業的一般生,幾乎都好有好幾份工作在等著呢。
在這「M型社會」下,人跟人之間的競爭力會越來越強,如果未能在這兩個「Victory(勝出)」,贏得勝利,自己可能就會淪為「M型社會」下右邊的那塊類型,所以,下次,不要只去尋找自己認為喜歡的工作,也不用去問別人自己去做什麼好,因為假使你在這些工作的找尋下都無法Victory(勝出)別人,這些工作永遠都很難找到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