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大陸最後一期的黃埔生--陸軍官校23期生

在半個月就是陸軍官校建校99周年校慶,當年在官校唸書時,校史館都會標註著,學校在大陸時期叫做「黃埔軍校」,是從1-22期,而台灣是從24期開始延續下來,中間就只少23期這麼一期,這一期的歷史在當時是禁忌,不能去談也不敢討論,更無從得知為何對於23期學長的種種,在校史上是張空白呢?直到外派大陸幾年,才慢慢找到當年關於23期學長的相關訊息。

image

 

黃埔軍校在近代中國歷史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而黃埔軍校與美國西點軍校、英國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以及俄羅斯的伏龍芝軍事學院並稱世界「四大軍校」,在兩岸分隔近代史的重要軍事將領,從北伐、抗日,一直到國共內戰,甚至後來的韓戰(抗美援朝),指揮中國軍隊作戰的將領,幾乎都出身於黃埔軍校,尤其是軍校前幾期畢業的校友,要不是成為解放軍的元帥大將、上將,就是國軍的一級上將、二級上將,而從黃埔軍校畢業的校友,每一期都有幾位校友至少幹到中將以上的職位,大概唯一也只有23期是極少數的。

以前在官校念書時,還曾經聽說「老總統(蔣介石),只要聽到黃埔23期畢業的,就會掉眼淚,所以,也就沒人敢把23期,提拔為將軍候選人」,到底為什麼黃埔23期這麼神秘,又當年到底他們發生了什麼事情,而必須讓當年國府與軍校要這麼特意的隱藏這段過去呢?還好隨著兩岸局勢緩和與開放,慢慢的終於可以讓當年這段史實回歸到歷史了。

   民國37(1948)年,3600多位來自中國各地的年輕人,投入設於四川成都北教場的中央陸軍官校,一般人雖然將這所軍校暱稱為黃埔軍校,但是軍校從成立以來只有短短4年期間校址在廣州黃埔,因為近代中國飽經戰亂,所以學校也轉遷移到南京、成都,而學校在成都的時間,也是黃埔軍校在大陸時期最長的,而這群學生到校才報到沒多久,整個國共內戰的局勢已經完全逆轉,當時的國軍與共軍展開的三大戰役『遼瀋戰役(遼西會戰)、淮海戰役(徐蚌會戰)與平津戰役(平津會戰),在1948年(民國37年)91949年(民國38年)1間發生。』,國軍完全失利並幾乎遭受全殲,損失上百萬菁英的部隊,這時候的共軍開始勢如破竹渡過長江,朝向華南與西南地區進迫,而這群剛好在亂世中投考軍校的學生,就是軍校23期的學長,也是黃埔軍校在大陸的最後一期,也許是因為時代的悲劇,這一期學生就註定了與其他期別的黃埔校友有迴異的命運。

  淮海戰役(徐蚌會戰)結束後, 解放軍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朝向大陸的東南與西南地區快速的挺進,而國軍自民國38(1949)5月份的上海保衛戰失利之後,幾乎整個已經失去戰鬥意志,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把剩餘的大陸半壁江山完全拱手讓給了解放軍,在4912月份根本還沒到畢業時間,甚至連畢業儀式都差點來不及舉行,23期就被迫提早畢業分發部隊,只是雖說是畢業分發,但當時整個四川盆地已經遭解放軍包圍了,而且軍隊又戰敗潰散,學生根本無從分發到部隊,只能在學校待命分發,而當時23期的畢業典禮是由「老總統(蔣介石)」親自飛到成都來主持,並住在軍校北較場黃埔樓上,當時還是由23期學生組織了護衛隊,保衛「老總統(蔣介石)」個人的安全,雖說如此,整個23期學生的悲慘命運也在冥冥中被註定了。

  當「老總統飛離成都到台灣沒多久之後,四川的國軍已經紛紛向解放軍繳械投誠起義,此時的四川到處是烽火硝煙,人流連綿,好似大雨前的蟻穴蜂房,亂哄哄一片,本來國府是有計畫將黃埔軍校向西遷移,但是因為整個局勢急轉直下,所以,23期的學長們根本無法撤出,大部分在軍校潛伏的共黨份子鼓吹下,也向解放軍宣佈起義,僅有少數向西撤退到西康,後來在幾經奮戰下幾乎全軍覆沒,因此,當時整個留在成都軍校的23期學生,也就全部被留滯於大陸,沒來得及撤出。

  不過,23期還是有及少部份來到台灣,19499月中,有7723期台籍學生與特殊狀況的學生,由政府用飛機載送來台灣,另外在1950年韓戰爆發(抗美援朝),有部份的23期學生參加了戰爭,有些戰死於朝鮮戰場,但是也有30餘位向聯軍投誠,成了後來123自由日返台「反共義士」的少部份,而這些在台灣絕無僅有的23期學長,也一直被塵封在歷史的煙硝之中而逐漸的凋零,這段歷史直到近年來才慢慢的被解開。

有本書由美籍華人作家哈金所寫的「戰廢品 」, 書裡面是藉由用回憶錄的形式,講述了一位軍校「二十三期生」他們在成都起義後,在1951年的韓戰(抗美援朝的戰爭)中,加入自願軍60軍180師,投入第五次戰役中(美軍稱為中國春季攻勢「Chinese Spring Offensive」),反遭聯合國軍包圍全殲,被俘投降後,因為,想要回家陪伴母親和未婚妻身邊,所以選擇自願遣返中國的故事。

當時,幾乎被俘投降的「二十三期」生,都選擇要來台灣再度跟隨老校長,書中主角俞元,卻不顧美軍的朋友與同學勸阻,還是想選擇回大陸去,因為,他的未婚妻在家鄉等著他回去結婚,他為了選擇回去大陸,在戰俘營倍受折騰、關愛,書中敘述跟在前幾年,由「美國之音中文網」製作的「解密時刻--志願軍戰俘」,所敘述幾乎一樣,既慘烈又悲壯。
最終他如願以償回到大陸,出乎他的意料之外的是,當他們這些拼命選擇回大陸的戰俘,沒有因為他們的忠誠得到獎賞,而是被當作膽小怕死的逃兵,受到了嚴厲懲罰,被送去勞改,甚至列為「黑五類」一路被鬥爭到文革結束後。
經過這些革命運動,俞元的母親已經去世,未婚妻也選擇和他劃清界線,選擇嫁給她自己單位的主管,從此,真正開始了他的「戰廢品」生涯。
23期生真的是黃埔軍校在大陸時期「最悲慘的一期 」,不過在台灣,卻很少有對他們當年的遭遇,很公平的提出為他們平反的 「敘述」歷史終究還是回歸於歷史,當年他們都只是學生,既無兵權也不能左右時局的發展,只能默默的承受與渡過這一段混亂的時局,心中的無奈與感傷,相信是其他黃埔軍校校友所無法體會的,無奈的被遺棄在大陸;而23期生除了少數輾轉來台灣,大部分也只能跟隨時代洪流而去,甚至不少23期生,都死於投入朝作戰的韓戰,以志願軍的身份,而與黃埔生完全無關。
在黃埔軍校99年的歷史中有成功也有失敗,有輝煌也有黯淡,我想這不只是單單幾個期的校友所能造成,或者是要去承擔的,而是整個軍校校友們所一起締造的歷史史蹟。
陸官23期於民國37年8月15日入校,共計3600餘人,原來計畫教育期限為一年六個月,第一總隊、第二總隊分兵科,第三總隊全為步兵科。
第一總隊計有步兵、砲兵、工兵、通信四種兵科。
第二總隊計有步兵三個大隊、騎兵一個大隊兩個中隊、輜重兵(運輸兵)一個中隊。
民國38年12月4日,陸官23期同時畢業,第一總隊畢業人數1504人,第二總隊畢業人數1300人,第三總隊畢業人數800人,總共畢業3604人
arrow
arrow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