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趣味雜陳 (11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1134346374.jpg

最後的黃埔生
明天是母校陸軍官校建校85周年校慶,當年在官校唸書時,校史館都會標註著,學校在大陸時期叫做「黃埔軍校」,是從1-22期(屆),而台灣是從24期(屆) 開始延續下來,中間就只少23期這麼一期,這一期的歷史在當時是禁忌,不能去談也不敢討論,更無從得知為何對於23期學長的種種,在校史上是張空白呢?直到近幾年因為網路的發達,我才慢慢找到當年關於23期學長的相關訊息。
黃埔軍校在近代中國歷史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而黃埔軍校與美國西點軍校、英國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以及俄羅斯的伏龍芝軍事學院並稱世界「四大軍校」,在兩岸分隔近代史的重要軍事將領,從北伐、抗日,一直到國共內戰,甚至後來的韓戰(抗美援朝),指揮中國軍隊作戰的將領,幾乎都出身於黃埔軍校,尤其是軍校前幾期畢業的校友,要不是成為解放軍的元帥大將、上將,就是國軍的一級上將、二級上將,而從黃埔軍校畢業的校友,每一期都有幾位校友至少幹到中將以上的職位,大概唯一也只有23期是例外的,以前在官校念書時,還曾經聽說「老總統(蔣介石),只要聽到黃埔23期畢業的,就會掉眼淚,所以,也就沒人敢把23期,提拔為將軍候選人」,到底為什麼黃埔23期這麼神秘,又當年到底他們發生了什麼事情,而必須讓當年國府與軍校要這麼特意的隱藏這段過去呢?還好隨著兩岸局勢緩和與開放,慢慢的終於可以讓當年這段史實回歸到歷史了。
民國37年(1948)年,3000多位來自中國各地的年輕人,投入設於四川成都北教場的中央陸軍官校,一般人雖然將這所軍校暱稱為黃埔軍校,但是軍校從成立以來只有短短4年期間校址在廣州黃埔,因為近代中國飽經戰亂,所以學校也轉遷移到南京、成都,而學校在成都的時間,也是黃埔軍校在大陸時期最長的,而這群學生到校才報到沒多久,整個國共內戰的局勢已經完全逆轉,當時的國軍與共軍展開的三大戰役『遼瀋戰役(遼西會戰)、淮海戰役(徐蚌會戰)與平津戰役(平津會戰),在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間發生。』,國軍完全失利並幾乎遭受全殲,損失上百萬菁英的部隊,這時候的共軍開始勢如破竹渡過長江,朝向華南與西南地區進迫,而這群剛好在亂世中投考軍校的學生,就是軍校23期的學長,也是黃埔軍校在大陸的最後一期,也許是因為時代的悲劇,這一期學生就註定了與其他期別的黃埔校友有迴異的命運。
當淮海戰役(徐蚌會戰)結束後, 解放軍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朝向大陸的東南與西南地區快速的挺進,而國軍自民國38年(1949年)5月份的上海保衛戰失利之後,幾乎整個已經失去戰鬥意志,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把剩餘的大陸半壁江山完全拱手讓給了解放軍,在49年12月份根本還沒到畢業時間,甚至連畢業儀式都差點來不及舉行,23期就被迫提早畢業分發部隊,只是雖說是畢業分發,但當時整個四川盆地已經遭解放軍包圍了,而且軍隊又戰敗潰散,學生根本無從分發到部隊,只能在學校待命分發,而當時23期的畢業典禮是由「老總統(蔣介石)」親自飛到成都來主持,並住在軍校北較場黃埔樓上,當時還是由23期學生組織了護衛隊,保衛「老總統(蔣介石)」個人的安全,雖說如此,整個23期學生的悲慘命運也在冥冥中被註定了。
當「老總統飛離成都到台灣沒多久之後,四川的國軍已經紛紛向解放軍繳械投誠起義,此時的四川到處是烽火硝煙,人流連綿,好似大雨前的蟻穴蜂房,亂哄哄一片,本來國府是有計畫將黃埔軍校向西遷移,但是因為整個局勢急轉直下,所以,23期的學長們根本無法撤出,大部分在軍校潛伏的共黨份子鼓吹下,也向解放軍宣佈起義投誠,僅有少數向西撤退到西康,後來在幾經奮戰下幾乎全軍覆沒,因此,當時整個留在成都軍校的23期學生,也就全部被留滯於大陸,沒來得及撤出。
不過,23期還是有及少部份來到台灣,1949年9月中,有77名23期台籍學生與特殊狀況的學生,由政府用飛機載送來台灣,另外在1950年韓戰爆發(抗美援朝),有部份的23期學生參加了戰爭,有些戰死於朝鮮戰場,但是也有10餘位向聯軍投誠,成了後來123自由日返台「反共義士」的少部份,而這些在台灣絕無僅有的23期學長,也一直被塵封在歷史的煙硝之中而逐漸的凋零,這段歷史直到近年來才慢慢的被解開。
歷史終究還是回歸於歷史,不管怎樣當年23期學長並非自願的被留滯於大陸,尤其當時他們還都只是學生的身分,既無兵權也不能左右時局的發展,只能默默的承受與渡過這一段混亂的時局,心中的無奈與感傷,相信是其他黃埔軍校校友所無法體會的,還好隨著兩岸之間情勢的緩和,再加上老總統過世之後,慢慢的軍校也就願意來面對這段歷史,後來也就沒有再把23期視成為軍校的禁忌,畢竟在黃埔軍校80多年的歷史中有成功也有失敗,有輝煌也有黯淡,我想這不只是單單幾個期的校友所能造成,或者是要去承擔的,而是整個軍校校友們所一起締造的歷史史蹟。
明天是陸軍官校建校85周年校慶,也以此文來表達對於母校的慶賀,並完整的彌補與呈現出,這段消失於黃埔軍校歷史的遺憾與不足之處。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初訪重慶
重慶是個千年的古城,有著古色古香跟其他城市不相同的地方,又因它座落於於四川盆地,所以自古就有「天府之國」之美稱,而重慶的三美-「美味」、「美女」、「美景」更是人人稱讚的。
這次有機會因公出訪重慶市,心中充滿了期待與喜悅,我在幾年前曾經早訪過四川的成都市,當時就一直期待有朝一日能夠到重慶來看看,尤其早聽人家說重慶有三美-「美食」、「美女」、「美景」,也就是「麻辣美食」以及「重慶的美女」跟「重慶的夜景」,這都是很多去過重慶或是重慶本地人所津津樂道的,而重慶的朋友也很熱心的告訴我們,哪些地點可以吃到或看到這三美,甚至還跟我們說「如果你到重慶沒有看到這三美,那就等於你來過重慶」,經歷過幾天的親身體驗與觀察,也真正感受重慶這三美的真正美麗之處。
先從重慶第一美,也就「重慶的麻辣美食」來談起,人家說重慶人吃東西沒有「麻辣」,根本很難嚥下口,真的一點都沒錯,重慶不管是火鍋或是炒菜,都是麻辣口味的,這種麻辣味道跟湖南人愛吃的「辣」又不同,重慶的麻辣讓人的舌頭一下子就「麻痺」到沒有任何的知覺,辣中又帶了那麼一點點的香醇,而且不失其「辣」的感覺,我是那種標準南方人,不擅長吃辣椒的,所以,每次吃飯桌邊都會放一瓶「王老吉」的飲料來讓自己降火、解辣,然後一邊吃一邊叫著「好吃」又「好辣」,讓週遭的重慶朋友覺得有趣極了,而在所有重慶美食中,「麻辣火鍋」更是人間極品,這也是到重慶造訪的人都要去品嘗一下的,所以我也跟著大夥兒一起去嘗試,味道真的是棒極了!
重慶的第二美是「重慶的美女」,可能因為重慶女生常年吃辣,所以皮膚都很潔白,有人說「一白遮三醜」,所以遠遠看起來就很不錯,再加上平均身材也很高挑也均勻,再加上重慶女生的穿著打扮也入時,所以,給人感覺個個都是充滿著自信,只不過,重慶女生的脾氣真的是不敢恭維,也因此,在重慶女生的地位是比男生高的,很多人都知道重慶的美女一般都集中在「解放碑」附近的步行街,就我自己的觀察,重慶的女生跟台灣女生一樣都很會穿著打扮,展現自己最美麗與自信的一面,我的朋友告訴我說「重慶的女生在夏天」的時候會穿著會更「亮麗」,因為重慶號稱是中國四大「火爐」的城市(其他的三個城市為武漢、南京、南昌),所以,重慶女生在炎炎夏天穿著就特別的清涼,這在我多年前造訪成都時,就已經聽當地的朋友說過了,而這次我對整體重慶女生所展現的自信與美麗,評價也是很高的!
說到重慶的第三美-「重慶的夜景」,就又不得不再提一次重慶的「解放碑」,這邊已經被重慶市政府塑造成美麗的夜間景觀,除了解放碑誌之外,重慶的「朝天門廣場」,也是一處很棒的夜景觀賞點,因為這邊剛好是「嘉陵江」與「長江」匯合之處,然後再向前一段距離,就會到了有名的「長江三峽」跟「長江大霸」,而朋友也告訴我說在重慶看夜景最佳地點在南山最高處的「大金鷹觀景台」,不過,這次我們因為時間太趕,所以沒能成行,不過,從我們居住的「大世界酒店」從高往下看,也就可以看到整個重慶市區美麗的夜景,整體來說我個人覺得,重慶的美景應該不僅限於晚上,其實重慶白天的美景也挺美麗的,給人感覺有別於不同夜晚的風味。
在我造訪過四川盆地兩個大城市-「成都」與「重慶」之後,我感覺這兩個位於天府之國的城市,其實都是充滿著豐富的人文氣息,四川一直在中國歷史中都扮演著很重要的地位,有名的楚漢相爭,或者是三國演義,都是源於這裡,雖然後來在明末清初這裡經歷了戰禍的荼毒之災,頓時讓這裡的人口快速的銳減,但是隨著康熙的「湖廣填四川」的詔示,四川盆地又成了融合各省移民文化的地方,尤其我這次在重慶,特別感覺到有別於中國沿海其他大城市的文化,這也是重慶美麗的地方,我也期望有機會再次造訪重慶這個美麗的都市。
ap_F23_20090429042316176.jpg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福建漳州朔祖尋源
從小不管是祭祖或是過年拜拜,「漳州」這個名字都會不斷的出現在我腦海裡頭,雖然這個城市只是福建省小小的一個鄉鎮,但卻也是我祖先在大陸的根源,期盼了好多年,這次我終於有機會親自目睹「漳州」這個城市。
目前的台灣人除了原住民、客家人與1949年從大陸撤退來台灣的大陸各省同胞之外,其餘的都是祖先自福建省「泉州」與「漳州」渡海移民到台灣的閩南人,小時候每次清明祭祖的時候,都會在祖先的墓碑上頭看到「金浦」兩個大字,我都會很好奇的問父親這兩個字的意思,父親都會跟我說「金浦代表的就是我們的祖先,是來自於福建漳州的意思」,長大之後才釐清,我們的祖先是來自於「福建省漳州府金浦縣的酒菜坑」,所以「漳州」這兩字對我而言,就像是遙遠卻很親切的名詞,到了唸大學時因為主修歷史的緣故,也會不經易的對於「漳州」特別的留意與感興趣,後來有機會到金門時,也常常望著對岸的廈門島,而聯想那個祖先來自的故居之地,終於在這麼多年之後,我能夠一睹「漳州」的廬山真面目,內心確實非常的喜悅。
「漳州」現在是福建省漳州市,而我祖先的故居「金浦縣」,則已經改名為「漳浦縣」,因為離漳州市區距離還很遠,因此,我這次並沒有機會可以回到「漳浦縣」去尋根,不過,在漳州市當地不管是閩南語說話的腔調,或者是人們讓我感覺到非常的親切,感覺好像在台灣一樣,我的同事們都說,我感覺跟當地人看起來好像沒有什麼差別,而我自己倒有那種「近鄉情怯」的感受,祖先從這邊移民到台灣已經歷經好幾代,也大約過了一百多年,我才代表後代子孫回到這邊,我想當初還遺留在本地的親戚們,彼此分開了這麼多年之後,大概已經無法相識了,很難達成我尋找祖先根源的希望,也許對我而言,這只是圓自己年幼時的一個夢想吧,但是,不管怎樣我的內心還是很開心。
這次除了造訪「漳州」之外,也遊覽了廈門這個城市,相信台很多台灣男生都在金門付出了自己的2年以上的青春歲月,而當年所謂的「敵前」指的就是對岸的廈門島,尤其是廈門大學以及廈門那幅「一國兩制統一中國」的牌樓,正與3500公尺外小金門的「三民主義統一中國」隔海相望,以前我都是從金門望向廈門,很難得有機會從廈門搭船靠向金門,當船靠向小金門時,船上每個人都很興奮的拍照與望著,這時候我自然而然就成為同事們最佳的導遊,逐一的敘述金門的地形與當年兩岸隔離時的故事,尤其談到1958年823炮戰那段的歷史時,大家都感覺到戰爭所帶來的可怕與慘忍,也期許人類可以永遠的和平相處。
雖然只有短短幾天的逗留,但是,這卻也是我第一次造訪既熟悉又期待的地方,而我自己也期許未來要再回來探尋祖先發源之處,找回那段失散已久的家族歷史。DSC02268.JPG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颱風歷險記
臺灣今年怪事連連,颱風接二連三每週來一次,而且都還是擺明沖著週末與周日來攪局,沒想到,這次颱風居然也把我原本的計畫也給破壞了,但是,卻也歷練了很多人生沒有過的經驗。
大概鮮少有人像我一樣,一天進出香港機場兩次,一天之內把香港機場的候機休息室全走遍了,如果沒有這次颱風的作怪,我想這輩子要能有這樣的精力還真是不容易啊!今天依大早就從東筦風塵僕僕的杆著火車來到香港,因為昨晚我已經預支今天臺灣又將被強烈颱風所包圍,旅行社的同仁很明確的告訴我說「Peter!如果你今天沒走成,可能就得後補到1002日以後了」,聽到這樣的消息,我只能硬著頭皮向前走,雖然很多好友與同事都力勸我都待個幾天,不要冒著這麼大的危險來趕機,但是,因為臺北總部已經為我排好了下周的完整行程計畫,如果因為個人理由延遲了,那可真會壞了大事。
匆忙的趕到了香港機場,就看到人山人海的旅客正在排隊候補,機場的服務員檢視著每位在櫃檯前排隊旅客的機票,然後跟大家說「11點半之後飛機原則上就停飛臺北了」,當下還很開心的高興著,因為我的飛機高好就是11點25分,沒想到我整天的惡夢卻也從此開始,等辦好了手續上了飛機進入候機室休息之後,我還特地選擇了離候機室較近的休息室休息,等到時間迫近時,我突然想說「連回臺灣桃園機場的網站」去看看,沒想到居然看到上寫說我們這班飛機將延遲30分鐘,可是,這時候休息室牆壁上的飛機資訊,卻還是顯現我們班機將正常起飛,思考了以後我還是相信香港機場的資訊,依照既定時間前往候機月臺去等候飛機。
沒想到一走近候機室時,就看到一堆人圍在候機室前的看板在討論著,等我湊上去一看才發覺,我們原來要坐的班機已經變成了「延遲」兩字,既沒預定時間也沒新的候機室號碼,雖然人越聚越多,但是,一直過了好久時間之後,才看到航空公司人員姍姍來遲,解釋說本班飛機在臺北因故延遲了整整兩響時起飛,所以香港起飛時間未知。
這時候大家聽了都傻眼了,我一想可能還有很長時間要等待,因此,決定再轉去另間休息室去休息,心理千百個不爽,但是也得默默承受,雖然嘴巴吃著東西,眼睛卻不斷的盯著看板上的飛機時刻表,就在無奈中等待兩個小時之後,突然看版終於出現了我的班機最新飛行時刻與候機室號碼,當場二話不說,立即收拾電腦立即奔向候機室去搭機,等到上了飛機之後,不知何故又延遲好些時間,就在我累的進入夢鄉時,飛機也起飛了。
沒想到就在飛機已經抵達臺灣近空之後,飛機開始強烈的搖晃,真像雲霄飛車般的令人恐懼與害怕,心想可能一會而就到降落了,沒想到飛機就這樣盤旋在臺北上空一個多小時,很多人都被這樣強烈的上下起伏,給嚇的臉色慘白,最後機長宣佈因為颱風的關係,桃園機場宣佈關閉了,所以飛機只能原班返回香港,這時候大家都有點生氣,沒想到都已經飛到家門口了,還被這樣拒絕入門。
就在飛機又飛了一段時間之後,終於飛抵了香港機場,沒想到等飛機停妥之後,大家才發覺原來被拒絕回台的飛機,大約有來10來架,暫態間全部擠滿了整個香港機場,這次我們又得被迫困在飛機上等候空橋,就麼一等又花了2個多小時,心中真是無言以對,今天對我而言,幾乎都在機場與飛機上度過,什麼也做,什麼也沒完成,更慘的是當大家從飛機上被撤下來時,卻因為香港機場地勤作業人員不足,大家就想逃難似的,充塞了整個香港機場,還好最後我們順利的又領到了登記證,而我也因此有機會又進入香港第三間休息室休息,創下了我一日之內造訪了香港機場的三間候機。
不過,在這麼忙亂與恐怖的經驗中,我很開心的認識了一群一樣來自臺灣的「難友們」,以及一群默默位元我們服務且都沒有休息的華航空姐們,尤其我有幸目睹在去年曾經紅遍無名博客,也上過電視新聞的華航空姐「林XX」小姐,本人不僅漂亮、美麗,也非常有親和力,能夠跟她一起經歷在臺灣- 香港上空這樣來回三次與整個飛行過程中這樣的艱辛,可以說是這整個過程中最令人開懷的事情,也祝福她與這次為我們服務的空姐們,能夠在未來飛行工作中順利與平安。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秋天來臨了
日子過的好快,酷熱的夏天一下子就飛逝般的結束了,氣節又到了較為涼爽、舒適的秋天了。
今天一早到游泳池去晨泳,突然發現泳池的水變的有點冷了,剎那間讓我覺得夏天已經悄悄的結束了,沒幾個月的光景天氣又將進入游泳最嚴酷的挑戰季節「冬天」了,雖然秋天不如夏天這麼的炎熱,也不像冬天這麼寒冷,但是我其實真正比較喜歡的季節是夏天與冬天,其次才是春天這個季節,最後才是秋天,為什麼呢?因為我覺得秋天給人的感覺是鬱鬱寡歡,也應該說是悶悶的感受,不像其他季節可以讓人覺得煥然一新,或者是可以放開心胸,或者是令人可以萎縮在厚厚的大衣裡頭。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台灣人在中秋節家家戶戶都會用烤肉來賞月,當我跟大陸同事與朋友們,無意間談到台灣的這個特殊習俗時,很多人都覺得很奇怪也很納悶,中秋賞月不都是吃月餅嗎?怎麼跟烤肉有什麼關聯性呢?我只能瞎掰著說「也許是烤給住在月球的嫦娥與吳剛看囉!讓他們知道原來地球上的人正在施放烤肉的煙來吸引著他們」,這真是連我自己都感覺到很蠢、又很冷、不好笑的笑話,只是很多大陸朋友真的無法想像,台灣在中秋節的烤肉活動,規模之大與投入程度,那真的可以用全民運動來形容,各大賣場的烤肉用品與烤肉用的肉品與其他食物,都可以被一掃而光,很多地方政府還因此在風光明媚的河堤與運動場,特別舉辦萬人或幾萬人大烤肉,而且還邀請很多演藝人員來表演、唱歌,沒看過的人真的會被這種大規模的烤肉活動給嚇死,不過,聽說今年因為政府提倡「節能撿炭」,很多地方政府已經取消舉辦類似活動,只是,週遭朋友還是都會說,中秋節如果沒烤肉,算是哪門子的過中秋節呢?反正大家平常都已經很努力的在做減碳活動,偶而應俗一下應該是可以的啦。
我記得唸大學的時候,我很喜歡選擇在秋天到中橫公路去健行,台灣三條東西橫貫公路在不同季節各有特色,人家說夏天就要去走南橫,因為那邊的夏天景色最美,冬天則要去走北橫,因為可以觀賞北橫神木的冬景,至於秋天則要選擇去中橫公路,因為中橫的楓葉在秋天最美麗,所以,當時中橫之歌就叫做「秋詩」,「楓葉紅,秋來臨,紅葉灑下滿地情,我託秋水當綠衣,款款對你訴衷情,蘆花白,秋水深,楓葉帶來滿地情,我託秋水當綠衣,頻頻對你訴情意,我曾滿懷,輕聲細語,還有你那笑容盈盈,在我初戀,美麗夢裡,飄送著甜蜜和溫馨」,這首歌詞就是敘述著秋天中部橫貫公路的美景。
既然我把秋天描述的這麼美,又那麼喜歡中橫,為何我給秋天評價這麼低呢?也許我對秋天的氣候所帶來給人的離愁感覺是不喜歡的,但是,老實說秋天在我人生中卻是充滿很多值得懷念的記憶,我想這也是人內心的一種矛盾的心情吧。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再訪高雄記
從上次到高雄至今又過了快要一季的時間,每次南下總有不同的感受,也許因為台灣高鐵建好之後,拉近了台灣距離,南下高雄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遙不可及的感覺。
記得好多年以前,我家還住在高雄的時候,來回一趟台北-高雄,對我而言是種痛苦的折磨,因為,整整10來小時的路程,讓人窩在車廂裡什麼也不能做,而且當時大眾運輸設備也不如今日,坐在硬硬的座位上待這麼長的時間,真的是一件非常艱辛與痛苦的事情,當然這些經歷跟很多大陸同事,隨便就要坐個好幾天的火車來相比,簡只是小巫比大巫,但是對於我們在台灣的人而言,要坐在火車上超過5-6小時以上,真的是一項挑戰與壓力。
南部夏天的太陽是令人恐懼與害怕的,我的童年以及後來的高中與大學生涯,甚至工作都有很長的時間待在高雄,記得以前都會戲稱高雄女生為「黑美人」,因為每個人都被曬的「黑嬤嬤」,一年大概沒有幾天不是沒有艷陽高照的,也許因為這樣也營造出高雄人的熱情心態,這種純樸又具備豐富的人情味,確實也是在其他方難得一見的。
尤其自從我到北部之後,尤其在冬天寒冷的季節,我都會很懷念那個高掛在高雄的酷陽,也因為南北距離實在有點遠,我曾經有一段蠻長的時間都沒下來高雄看看,回憶以往年少時的許多回憶,尤其工作越加忙碌時,要多找個兩天讓自己可以下一趟高雄,根本更加是困難重重,不過,這兩年因為高鐵通車之後,高雄一日遊已經變的是件容易的事情,台灣的整個距離感覺也瞬間變短了,從台北到高雄好像以前從台北到新竹一樣的近,可能稍稍打盹一下子就到了,真令人覺得人類因為科技的進步而擴大的了生活領域,就如我上次去北京的時候,看到北京跟天津之間的火車,也開始使用大陸自己研發快速的「動」車,將兩地縮短了大半的時間感覺是一樣的。
人類因夢想而偉大,我想也許不用過幾年,也許我們真的可以做到從地球的一端到另一端,只需花個1-2小時就可以到達的速度,也許到時候真的到美國可以做一日遊也說不定啊,真是期待那一天的來臨啊!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白話的趣聞
廣東話又俗稱「白話」,語調比較偏向於「客家話」,也因為我今年比較長的時間待在東筦,確實有需要懂一些「白話」跟在地人溝通,而這邊的同事與好朋友也都樂於當我的義務老師,可是因為我的語文天份一直欠佳,所以,在這學習過程中鬧了很多的笑話。
記得以前在台灣看港片時,每每聽到香港演員用「白話」在對話時,都會覺得如果沒有字幕來說明,我還真搞不清楚到底這些人在說什麼,慢慢因為工作關係常常來往廣東出差,很多當地同事都會用「白話」來交談,有時候也會因為有懂「白話」可以在購物時,會比較吃香,而今年我因為大半時間都在東筦工作,因此,學點「白話」也就成了我自己設定的目標。
當我跟周遭同事與好朋友宣佈我想學「白話」之後,大家都很熱情且義務,願意來當我的語言教師,也許從小我的語言天份就不是挺好的,所以,我學習「白話」的時間都要比別人長一點,我的語言老師教我的第一課是從數字「0、1、2、3、4、5、6、7、8、9」開始要練習起,沒想到短短的阿拉伯數字讓我練習了好幾次都沒達到「發音的標準」,常把數字的發音都弄混淆了,有次自以為已經可以跟別人秀一下,沒想到當我一開口時,對方聽完之後笑的差點摔倒。
還有因為「白話」與「國語(普通話)」、「閩南語」發音差異很大,跟我們在台灣已經習慣學正統ㄅ、ㄆ、ㄇ、ㄈ…..幾乎完全不一樣,每次我講每句「白話」時都會感覺挺繞口的,尤其我總是感覺「白話」的第四聲特別長,因此,我都會特別去拉長尾端的聲調,但都會讓我那些老師笑的東倒西歪,他們覺得我好像是在說「國語(普通)話」式的「白話」,好像我們在台灣嘲笑別人說「台灣國語」是相同的感覺。
還有,就像以前我學其他語言是一樣,正經的語言可能學比較慢,而拿來「罵人」的話會比較容易學,也許因為這些罵人的話「馬上」可以派上用場的緣故吧,只是當我遇到比我更毒的同事,對我講了更深奧的「罵人」的「白話」,就會讓我傻傻的摸不著邊,還要靠別人來旁邊幫我翻譯、解危,不然可真的糗大了,這也證明人家說的「歹路不要走」,學習語言還是要從「好話」來學起,免得最後把自己弄得尷尬不已。
雖然學習「白話」至今沒什麼長進,很對不起我的老師們,不過,我現在慢慢也能聽一點點「白話」,而且我也順便教這些老師們,臺灣人講的「閩南語」,除了禮尚往來之外,也讓他們可以比較一下「白話」與「閩南語」之間的差異性,說真的,我現在非常佩服那些懂得7-8種語言的人,真的不知道他們的腦袋到底跟我有什麼不一樣啊!也期許在給自己一些時間之後,我慢慢可以跟別人說一點點「白話」,當然如果可以拿來跟廠商「殺價」,將會是更棒的事情囉!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巨蟹座的我生日感言
今天是我一年一度的生日,這幾天才知道原來有很多的「名人」與「好友」也是巨蟹座,不過,有時候我自己都覺得自己很不像巨蟹座,但是,從昨天到今天看到好多好同事跟好朋友紛紛跟我祝賀生日,心情還蠻開心的。
我記得以前在學校的時候常常很埋怨自己生錯日子,因為學校每月都會幫壽星的同學來慶生,只是每次輪到我生日的時候,卻因為學校放暑假就給省略了,所以後來也慢慢習慣不過生日了,沒想到這幾年可能因為年齡漸增,認識的好朋友與帶領的同事越來越多,大家都很熱誠的幫我慶生與祝賀生日,讓我內心非常的感動,也彌補了求學時期沒有過生日的遺憾,尤其e-HR club的好朋友們還特地秘密的送了蛋糕到公司給我,真的讓我又驚又喜。
常常跟人朋友說,當人過了30歲生日之後,就會很害怕過生日,因為每過一次生日就代表自己又老了一歲,因此,從30歲之後只要有人問我今年貴庚啊?我一定會回答「25歲,其他歲數的都存到銀行去了」,雖然只是笑話,但是也會讓自己驚覺歲月真的不饒人,也更能體會古人所說「寸金難買寸光陰」的真諦,如果人不能把握現在,好好的利用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當時光飛逝之後再也無法去彌補這些遺憾,上帝對人最公平的就是給人一樣的時間,不管你出身如何,每個人一年一樣是365天,每天24小時,每小時60分鐘,每分鐘60秒,誰也不會比別人多或是少,而如何去運用這些時間,就端視每個人的想法與作為了,因此,每個人的今天的一切表現,都是過去自己所創造出來的結果,一點都怨不得別人。
昨天在新聞看到原來我們馬總統也是這兩天生日,當然也跟我一樣都是巨蟹座,還有幾位我在HR的好友也都在7月過生日,其實我記得以前自己都很懷疑是不是我父母幫我報錯出身日期了,因為我的冒險個性與很強的事業心,都跟巨蟹座一點都不像,後來慢慢的也了解到,其實巨蟹座的人也是有很多種,像是我們馬總統不也是事業心很強的人,不然他也不會想去選總統了,所以,應該說星座只是一個人天生的特質,但是,父母親的遺傳與家庭教育,還有後天的環境與朋友對人的影響會是更多的,這在這些年的職場工作經驗,讓我更深深的體會出人真正還是要靠自己後天努力的態度。
在今天生日不免其俗的總要來個「許願」吧,我想除了祝福我的家人與好朋友們,身體健康,事業順利之外,也期許自己能夠在未來一年能夠更能融合的面對事業上的挑戰與壓力!在此也給所有在這幾天生日的巨蟹座朋友們說聲「生日快樂」!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勝利女神飛彈與我的故事 Part III(完結篇)


很多人都會認為如果是在獨立單位服兵役,應該是天高皇帝遠沒人管的好單位,事實上也是如此,只不過如果這個單位是勝利女神力士飛彈發射排,因為地廣人稀,每天光是割草與整理環境,大概就可以把人給曬昏頭、硬給脫了一層皮!


喜歡長跑的人最困惱的事情,就是要找一個大操場可以一圈就跑個上千公尺,是非常的困難,大部分的學校操場充其量,大概一圈就只有200-400公尺就不得了,可是在當年每個勝利女神力士飛彈發射場,光繞一圈至少都有上千公尺以上的距離,當時我所待過全國最大的發射排,從行政區跑到發射區,然後繞一圈三個發射場就剛好是五千公尺,大概就可以知道勝利女神力士飛彈的LA有多大了,只是因為地廣人稀,所以,每次整理環境與割草的工作,都是會讓人傷透了腦筋。


其實我在LA待的時間沒有IFC時間長,我在IFC總共待了快三年的時間,在IFC扮要演好一位主管的重要關鍵要素就是裝備要強,我在Part II時有詳細的解說,可是在LA就不是這樣了,大概只要花1/10不到的時間就可以很輕鬆的把LA的裝備給學會,但是,這邊的管理與領導確實是一門非常艱苦的工作,也讓我在LA15個月時間,學到了很多的經驗,尤其是慘痛的失敗的經驗讓我畢生獲益良多。


由於我在IFC表現的非常好,深受各級主管厚愛,很多重要任務與演習都交由我單位來負責,也因此我遲遲都沒被放到LA去歷練,直到我同期同學都快晉升到副連長了,我才被輪調到LA去任職排長,在勝利女神力士飛彈有個約定成俗的規定,如果沒有歷練過LA是不能夠向上晉升,因為當時認為自己績效卓越,憑藉自己的專業能力與表現,大概去LA歷練與過水幾個月,應該就可以向上晉升,但是卻沒想到事與願違,我卻在那邊跌了一大跤。
IFC的最大差異是在於LA的裝備只有飛彈,因此,士兵們大部分時間除了保養之外,操作時的動作是以檢查為主,說真的根本沒什麼大的學問,所以,如果以人員素質來看,LA的人力資源的素質明顯的是低於IFC許多,主要以高中與國中的學歷為主,因為他們的工作都是要做很基礎的機械保養與環境清潔,因此,每位士兵的膚色都是被曬的黑黑的,無形中也比比IFC的士兵來的彪悍與重義氣,只是,我已經很習慣IFC的文化與帶兵方式,所以,並沒有去做很大的調整與改變,當然沒多久就產生了一些管理的狀況。


一個這麼大的LA,排長就是老大,70-80個人每天就只聽排長一個人的命令,對他們而言,連部區的長官都離他們太遠,所以,他們的資源與需求都來自於排長,在那個情境下主管如何跟他們「搏感情」,一起將每天這麼多的雜事做好,可能才是最重要的,當時我剛到的第一個LA很多人都曾經聽過我的名號,尤其在ORE時都被我在IFC用電話吼過,因此,對我還蠻客氣的,生活過的還愉快,只是短短不到幾個月時間剛過完蜜月期,就因為我與新主管之間起了些爭執,於是營長決定把我調到另個連的LA任職排長,也是我夢靨的開始。


新的單位是號稱全國規模最大的LA,但也是非常標準的LA人員,教育素質不高,但卻是非常的彪悍與團結,因為區域實在太大,每天同時至少都有好多部割草機在LA割草,而且都是不分晝夜在進行,所以,他們根本沒什麼時間在做人員訓練與操練,但是,我認為這些事情必須與環境整理並行且並不相違背,因此,很多老兵對我的要求非常的不認同,但是,因為自己的溝通不足,所以,他們也就默默的選擇了服從,而且全力的配合來要求新進的同仁,試想每天從早到晚整理完環境之後,還必須要黃油擦拭保養飛彈,還有站不完的衛兵勤務之後,還要繼續去做人員操練,因為當時剛好碰到服兵役的人員遞減,陸一特的三年兵也已經減成兩年兵,各個單位人員大概只有編制的70%的員額,而我那個排更淒慘,整體的兵員大概只有60%左右,還曾有一段很長的時間都沒有任何新兵到排補充,可是我這個排長當時並沒有發揮與扮演主管應盡的角色,多多與部屬溝通以及適時的調整任務,尤其新進士兵要擔負很長、很重的工作負擔,每個人的不滿情緒都已經累積到了快要爆發的狀況。


終於有某位士兵剛好因為自己家庭與感情因素,又加上老兵的嚴厲要求與繁重任務的壓力下,在某個星期四當全排都在收視莒光日的早上,選擇了用自裁的方式來結束生命,這件事情讓我一下子在指揮部從高峰掉到了谷底,長官的指責與內心的愧疚,讓我留職接受調查了一段時間,這時候我也開始思考「什麼是管理?」,自己在過程中到底做錯了什麼?有一天一位士官長拍拍我的肩膀跟我說「排仔!你的裝備很強,可是你忘了你在LA,這邊需要的是把你認為不重要事情給如期做好」,這句話讓我深深的領悟出,好的管理者是要能夠因地制宜、因人不同,而去改變自己的管理風格,用團隊懂得、需要的方法來帶領著他們一起完成任務,而這件教訓也讓我隨時在心中警惕著自己,未來絕對不能再讓部屬因為自己的管理無能受到任何的傷害。


雖說如此,可是我還是非常懷念在LA的那段日子,勝利女神力士飛彈LA除了有三組發射組之外,還有一個飛彈結合組,說真的我很喜歡看結合組把飛彈從飛彈儲藏箱裡搬出來之後,然後將飛彈給裝配起來的過程,我記得當年飛指部曾經有一位少將指揮官就是從飛彈結合官開始幹起的,而在發射組前的發射廣場操作LCI(Launch Control indicator),來讓力士飛彈升降的過程,也是會讓人興奮與跳躍,尤其很多人很喜歡將每組四枚飛彈,升高到四種不同角度(0度、45度、60度、89.5),然後一起拍攝或是觀看,真的美麗極了,如果是三組12枚飛彈同時擺四種這樣的角度,從高處鳥瞰那更是精采。


當然LA還有一項經典名著,那就是發射架操作手的21項操作動作,LAORE剛開始的時候操作手都會在發射組的地下室待命,當組內的儀板手接收到上山BCO下達ORE開始的口令時,就會覆誦命令給組長,當組長下達命令之後,四位發射架操作手就會快速的飛奔出去,一般這時候LCT也會響起警報,只見人員快速的跳過轉運飛彈的發射軌道,一手拿著板凳一手支撐身體,然後雙腳並攏,以接近90度角跳躍過去,當四個操作手於彈頭前方站定位之後,四個人同時操作檢查飛彈21項動作,而整齊劃一的動作與腳同時踏著發射架鐵板發出的聲響,都是團隊合作合作精神的表現,而整個ORE最高潮就在於當發射家操作手檢查完畢之後,地下室的儀板手透過發射場的廣播器,將飛彈一枚一枚的升了起來,當四枚飛彈都上升到89.5度角之後,發射架作業手就一路的跑回到組內地下室待命。


每個人在人生最精華的20-30歲,都曾經有自己的故事,也有不同的經驗與歷練,而勝利女神力士飛彈是伴隨我度過人生這段精華年代的主角,尤其在當年海峽兩岸處於敵對與冷戰時期,這個超齡的「老爺爺」,是依靠當年多很多優秀的軍人花了很多時間與精力,讓它能夠持續保持著戰備,尤其勝利女神力士飛彈在台灣,曾經創造過很多盟軍使用同型飛彈的紀錄,包含幾次差點就製造出實際的接戰紀錄,不過,它的妥善率在台灣卻是一直是最高的,而台灣當年為了接受勝利女神力士飛彈,也確實從當時的陸軍中挑選了很多優秀的菁英,尤其是陸軍官校第一屆四年制的畢業生(陸官27),86位的畢業生當中,就有27人被遴選到美國接收勝利女神力士飛彈,這大概也締造陸軍官校有時以來同期同學出國受訓人數的最高紀錄,也可以證明說當年國軍對這型防空飛彈重視的程度,而後面陸續被遴選進入勝利女神力士飛彈服務的官兵,也都是一時之選,這部分的歷史在美國71炮兵團退役官兵們所架設的網站中,都有很清楚的描述與說明。


勝利女神力士飛彈在台灣總共在台灣服役共37(1959-1996),現在只有部份飛彈模型散落於台灣一些公園供人參觀,軍方對這個國寶並未做有計畫的收藏與保管,有一年我回到早已成廢墟的LA營區,看到已經嚴重生鏽發射架,以及散落於發射場各地的料件,當時眼淚差點奪眶而出,那種感覺有如遭逢浩劫般的凌亂,反觀美國到目前都還有計畫的保存好幾處,可以運作的勝利女神力士飛彈基地,除了供人參觀外,也讓當年老回來表演與操作,想想人家把它當成寶貝,可是我們卻將它是成為廢鐵,心理的難過,真的無法用筆墨來形容啊,也許這只能說,這是當初來台灣的這些勝利女神力士飛彈們的宿命吧!每每午夜夢迴時,當年ORE的那些動畫與口令都會不斷的在我腦海中閃爍「各站注意,藍色狀況,20分鐘教練開始……」。


勝利女神力士飛彈與我的故事系列就到此結束,未來再依需要或者針對他的議題來做跟深入的探討,我也希望以這些文章來紀念與懷念當年曾經一起在勝利女神力士飛彈服務的朋友們,也希望給很多對這型飛彈有興趣的年輕朋友們,提供當年很多實際且真實的紀錄,以利大家對勝利女神力士飛彈的了解與認知。

文章標籤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花東之旅心得感想
大概已經快要10年沒去過台灣東部了,尤其是東西橫貫公路、蘇花公路與花東縱谷等以前學生時代常常造訪之處,都在我人生中記憶中留下了很多很美的回憶與紀錄,這次再次前往旅遊,當年許許多的回憶也油然而生。
這次從台北出發到宜蘭,走的是由台灣自己花了10年建造的「雪山隧道」,很難想像可以在這個深山之處建造了長約12.9公里的隧道,也因為這條隧道的開通,因此,大大縮短了台北到宜蘭的距離,以前我開車到蘇澳去,不管走的是濱海公路或北宜公路或者是北橫,都得花個2-3個小時以上才會抵達,沒想到這次我只花了短短不到40分鐘的時間,人就抵達了蘇澳鎮開往蘇花公路的路口,讓我深深體會出現代科技可以讓彼此的距離拉近這麼多。
很多人可能知道台灣的東海岸景色很美,可是大概很少人知道台灣只有兩個地方,人可以直接站在海岸上聽到海在唱歌,而那個聲音有如「合旋之音」一樣的美麗與好聽,而這個地方剛好都在東部海岸,一個在北一個在南,北部的這個就是蘇花公路上頂頂有名的「清水斷崖」,海浪在這邊展現出來的「合旋之音」是屬與高音的合旋,而位於南方屏東旭海的「合旋之音」則是屬於低音的合旋,當初會發現這個秘密是在偶然中發現的,尤其是在「清水斷崖」的這個地方,因為大部分的人去看「清水斷崖」都只會在意它的險峻與美景,很少會有人會循著山崖小路走下去到海邊,其實,「清水斷崖」最美的地方也是從海攤向上面的山崖望去,才可以真正體會與了解為何當年古人,會把這地方的險峻稱之處為「父不顧子山崖」,因為,一邊是高山峻嶺一邊則是萬丈斷涯,古人走到此處時,連自己都自顧不暇了,哪有餘力可以照顧別人呢?這也是「父不顧子山崖」這句話的緣由。
相信到花蓮旅遊的人絕對會到中部橫貫公路,最美麗的「太魯閣-天祥段」,如果用鬼斧神工來形容這一段的美麗,我想一點也不為過,想當年我從讀高中開始一直到大學畢業為止,前後至少就來過這邊超過10趟以上,其實我們講的中橫健行是要從大禹嶺開始,路經慈恩、洛韶致天祥然後到太魯閣,這每一段都有其獨特的美,只不過最獨特美麗的應該就是從天祥到太魯閣這一段,因為緊鄰且鳥瞰山崖旁邊的立霧溪,會令人覺得美不勝收,這中間有個大家都會朝拜的「燕子口」,是眾多遊客會前往的地點,只是在當年中橫健行隊會在另一處九曲橋附近,我們俗稱的「燕子口的天洞」,請隊友們將心中想對心儀的對象所說的話,寫在紙條上,然後將紙撕碎之後,放在手心上然後心中膜拜之後徐徐的向洞口往上的拋出,這時候這些碎紙條,會很神奇徐徐的向上升起,飛向遠處的洞口外,這事後我們都會跟許願的人說「你的心願已經為上天所知悉了」,當下大家都會很開心的望著「天洞」,那種感覺可能比現在年輕人「放天燈」的感受更棒。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隔著立霧溪於對岸,因斷層縫造成的大洞穴,每每我們都會邀請自願者來丟擲石塊到對面去,一般目視距離不怎麼遠,可是真的要丟進洞穴裡面根本不可能,當時有很多調皮的年輕男生,都會跳出來說如果丟進去了,希望自己心儀的女生可以跟自己交往之類的願望,只不過可惜的是沒人可以如願達成這個希望,這些都是當年中橫健行隊的小小插曲之一,不過,當年中橫健行隊確實是讓促成很多情侶在一起的地方,所以,中橫情歌在當年也是非常的多,內容也是感動人心,其中最有名氣的一首歌的就叫「秋詩」,我依稀還記得歌詞內容是「楓葉紅,秋來臨,紅葉灑下滿地情,我託秋水當綠衣,款款對你訴衷情,蘆花白,秋水深,楓葉帶來滿地情,我託秋水當綠衣,頻頻對你訴情意,我曾滿懷,輕聲細語,還有你那笑容盈盈,在我初戀,美麗夢裡,飄送著甜蜜和溫馨」,當年有很多年輕人在7天6夜中橫健行活動時,邊走邊唱著這首歌,也譜出很多對愛的情侶。
告別了花蓮向台東邁進時,就必須選擇從山線或是海線中擇一,大都數的人都會選擇海線前進,因為海線的遊樂景點比較多,只是我個人比較喜歡走山線,因為真正花東縱谷的美麗,只有走山線(台九線)才可以看的到,沿途可以在左側是中央山脈,而右側是海岸山脈的伴隨下,望著美麗的花東縱谷徐徐的向前,如果不是這兩天氣過於炎熱,其實沿途是可以不用開冷氣,只要打開車窗與天窗就可以感受到兩側清澈與舒適的空氣,當然來到了山線就一定要品嘗一下有名的「池上便當」,可以感覺一下到底道地的「池上便當」與台北城市的「池上便當」之間,到底有什麼不同,當然因為「米」的不同與製作方式有異,整體的感覺確實也會有所不同的,當晚投宿了一家位於池上附近,新開沒多久的「日暉國際渡假村」,這間度假中心不僅設備非常新穎而且整體規劃很棒以外,服務人員的親切與貼心,讓我都覺得要替他們大力的行銷一下,真的很少有飯店的服務人員讓我從進門入住開始,就一直看到充滿親切的笑容與熱誠的服務態度,我自己負責人力資源工作這麼久的經驗,都會覺得這真的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心裡也蠻佩服這家飯店經營者的理念與想法,不僅讓我下次還會想再去入住,也會跟我的朋友們大力來推薦它。
花東的最後行程就從南迴公路進入楓港之後告一段落,這次雖然來的匆忙,但是卻也讓我收獲滿滿,把過去塵封已久的往事,逐一的搬回到我的腦海中,「仁不輕狂往少年」,當自己年輕時「樂團」與「中橫健行」是當時伴我度過學生時代的最佳活動,而也是最棒的回憶,這次的舊地重遊也讓我暗自決定未來一定要常常撥空來看看這個曾經屬於我的老地方,也想想那些失散多年未曾在謀面的老朋友們,尤其在現今交通便利與方便下,我是更沒有推託之詞,讓自己有裹足不前的理由,再見了花東縱谷,我相信很快的我們一定會再見面的,再來聽我傾訴那些當年的往事與情愁。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驚瞥北京新幾場
台灣前陣子新聞有報導為了因應奧運的到來,北京新機場也正式的啟用,當時只聽到新聞說這個機場的規模,在亞洲可以算是數一數二的,今天親自正式來拜訪才發現,這個機場果真是名不虛傳。
前幾天當北京這邊的同事與朋友們知道,我今天要到北京機場搭機到香港轉機回台灣時,都不約同告訴我一定要提早來機場報到,以免因為走太長時間耽誤到上飛機的時刻,因此,我一大早就抱著侃恪不安的心情提早了三個小時來機場報到,在我來的計程車司傅也算是熟識的朋友,還很熱心的在車上提醒我進去之後要怎麼走比較快,瞬間除了感受到北京人的熱誠與友情之外,也讓我覺得自己好像快成了準備進大觀園的劉姥姥一樣的有趣。
當我下車之後進入了這座號稱亞洲數一數二的大機場的時候,迎面而來的是寬廣空間的機場大廳與各家航空公司櫃檯,而充斥於週遭的除了來往旅客之外,還有就是身材高佻且穿著中國古典旗袍的北京美女,當然他們都是機場聘用的服務人員,可以使用中英文來即時解答所有旅客之各項疑難雜症,我覺得北京機場聘僱且訓練這些美女來當國家門面服務人員,這樣的創意與方式真的非常的棒,尤其在奧運期間應該可以讓更多外國來賓可以有賓至如歸的感受,我覺得這種用心與貼近顧客的作法很值得我們來學習與參考。
辦完手續領取了登記證之後,準備進入出關與候機室時,我才發覺原來這邊跟香港機場一樣也有區間車可以搭乘,而且兩地的區間車感覺長還真像啊,只是這邊搭乘的人比較多,幾乎每個人都跑來坐區間車,也許因為北京這個機場真的太大了,選擇走路的人太少,我估算了一下這部區間車開了大約6分鐘,可見這裡整個的距離與規模確實也比香港機場大的很多,感覺寬闊也令人舒適,沿途也不像香港機場的區間車是全部都是地下化,有一段是完全走在戶外的,可以讓人一睹北京機場的宏偉。
當然整個北京可能因為剛啟用沒多久,所以,不管是免稅商店的招商或是內部整體的陳設,都不如香港或是新加坡這些機場來的熱鬧,只是我覺得這些都是「瑕不掩瑜」的小缺點,不致於影響整個北京機場的宏偉壯觀,說到這邊我又要提到我們自己台灣的桃園機場,同樣是國際機場差的卻是這麼大,我記得在20多年前桃園中正機場還是全亞洲最大、最棒的機場,很多國家還特地派人來台灣觀摩與學習,只是隨著時間飛逝,我們不進則退,別人都開始急起直追,我們卻還是老大心態,老活在過去自以為是的世界,難過與感慨啊!真的希望我們政府能夠馬上向前追趕,畢竟老是在誇獎別人也不是一件開心的事情,我想這也是很多台灣人的想法與預期吧。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8年奧運前夕再訪北京
這幾年到北京這個城市出差,整個北京給我的感覺就像「女大十八變」一樣,從原來看似老邁龍鍾的古老城市,一下子銳變成為生命力活潑的城市,在40天左右就是北京奧運了,剛好這次在奧運前夕再次來到北京,也等於是幫這個城市做一次預校。
北京這個城市對我而言,除了上海之外算是我最早接觸大陸的城市之一了,11年前我剛到大陸拜訪與參觀時,我第一個到的城市就是北京,當時在北京二環像是王府井附近,都還充滿很多狹窄的「胡同」,古色古香且原汁原味的呈現在世人的眼前,還記得當時路上很多女生還穿著旗袍,然後騎著腳踏車在遊蕩,因為才剛開放沒幾年,路上還有很多是由國家開辦的攤販在經營,完全沒有任何顧客導向的行為與態度,我記得最有趣的是當時連「空服員」都是由國家安排的,就再來北京機上碰到一位嚴重暈機的空服員,邊暈機還一邊大聲的責罵,為何自己這麼倒楣被分配到這個工作呢?當時我心裡已經將北京定為成為歷史「古都」的位置,就這樣存活在心中很多年,也幾乎並沒什麼特別的變化。
前幾年因為公司業務需要,我又有機會開始接觸了北京這個城市,這個時機點剛好是北京贏得2008奧運舉辦城市之後沒幾年的時間,剛好看到北京已經在開始的做大幅度的改變,首先最大不同的是它的大眾運輸建設的大興土木,像是地鐵的大量興建,公共汽車全面的更新,而這中間最令我羨慕的是,在北京你只要買了一張儲值卡,每次搭乘公車的票價就打四折,大約是四角錢的人民幣,我都覺得台北市的郝市長應該可以好好像北京學學,我相信只要台北市政府規定乘客只要拿悠遊卡,搭乘台北公車與捷運只要可以打個八折就好了,相信可能馬上會替台北市「節能減炭」做出很高的績效。
除此之外,北京的硬體建設也在這幾年整個建設起來了,市容也因此整個大幅度的被改變了,尤其是北京新的第三期機場,裡面的硬體建設與規模都令人不得不嘆服大陸政府的規劃與執行力,這也難怪台灣上週某位要員說「台北松山機場跟北韓平壤機場有得比」,雖然可能這位要員比喻有點誇張,但是,看看亞洲各國首都機場,大概要比我們台灣機場差的,還真的是屈指可數,就算是我們拿桃園機場進來比較,真的也是敬陪末座,我這次來北京時很多朋友跟同事都不段提醒我說「peter,你要搭機離開北京時,一定要提前三個小時到機場啊?」,我還好奇的問「為什麼呢?是北京機場安全檢查變嚴格了嗎?」,結果他們的答案居然都不約同的說「是因為北京新機場太大了,你可能要多走1小時的路程,才會到達登機口」,人家說機場就是一個國家的門面,我想以這種標準來看北京,它應該已經符合現代城市的標準了。
另外就是北京的整個社會秩序與守法、禮節的軟體建設,雖然這部份相較於台北市,北京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但是,最近這一年來,北京政府每天傾全力在向北京市民作宣導,也慢慢看出一些效果,像是那天我搭公車去人民大學時,中間有老人上車,已經有人主動讓出座位,甚至,連車上服務員都會大聲吆喝年輕人禮讓座位,還有就是人員上下車之後主動去刷卡,甚至還會下車後還到後車門排隊刷卡,而不是直接下車逃票,這些細節的改變也讓我驚覺,我們一直認為也自覺台北市最大的優勢,這個差距也慢慢的被拉近了許多,可是別人贏過我們的優勢的拉距卻拉越大,真的令人不勝唏噓。
因為能夠舉辦2008的奧運,對整個北京人而言是很驕傲與光榮的,無形中也大幅的提昇了整個北京人的自信心,我這次來又有另種收穫,也就是這裡大部分商店已經可以刷國外的信用卡,也就是我們在台灣熟悉的VISA、Master與美國運通卡,感覺已經慢慢跟世界接軌了,尤其北京同事還驕傲告訴我,過了奧運之後,這裡的「市政交通一卡通」,不只可以搭乘公車與捷運,還可以像香港「八達通卡」一樣可以在便利商店當成現金卡消費,心裡除了替他們高興之外,也深深的疑惑「人家能為什麼我們不能呢?」,我想兩岸之間政府最大差異就在於「執行力」的強與弱吧。
雖然我不是長期居住在北京,但是,看著北京這些年的成長與改變,心裡也替住在這裡的人與同事們高興,尤其奧運的盛事及至,也先預祝40多天之後的奧運盛會能在北京風風光光的舉辦,也能平安順利的落幕,我也相信經過奧運的這一次大型的國際盛會,未來的北京將會越來越不一樣,也越來會越美麗!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勝利女神飛彈與我的故事 Part II


早年很多人都認為當兵的人要是能到飛指部,是很「爽」的一件事情,只是在飛指部雖然是天之驕子,但是實際的生活並不全然如大家所想這麼的愉快,尤其是被分派到勝利女神力士飛彈基地服務,要把這個「爺爺」級裝備的妥善率維護到一定的水準,真是難上加難啊!


有一次我在上課時跟班上學員聊到「電腦」的時候,我笑著問大家說「你們有人知道最早的電腦有多大嗎?記憶體有有多少KB嗎?」,學員們猜了很多答案,我聽了都搖搖頭,最後我笑著跟大家說「最早的電腦大概有四個像我們自己家裡衣櫃這麼大的面積,而且它每次都只能記憶1KB的資料」,當時每個人臉上的表情都表現出很不可思議與不相信的眼神,因為在勝利女神力士飛彈BCV內就有這麼一套電腦,它是在1950年代美國所製造出來的產品,裡面的電子零件全都是RCA的真空管,其實正確來說,在勝利女神力士飛彈的IFC的兩個車廂內到處都充滿著真空管,所以,這也是為何我在第一集有提到為何在勝利女神力士飛彈 IFC服務的人,都會體會出那種「冬天溫暖、夏天像烤箱」的感覺了。


也因為勝利女神力士飛彈是種非常老舊型的裝備,所以,它的雷達天線護照既不耐強風也無法承受豪雨,今天早上我看到新聞報導說台灣下週可能會有颱風來襲,這樣的訊息要是在當年,被正在勝利女神力士飛彈IFC服務的官兵們知道後,大家心中的恐懼、害怕都會馬上油然而生的,我自己曾經就碰過三次因為擔任高戰備時,都已經可以從山上看到颱風逼近了,這時候才開始下令拆除所有雷達,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X」飛彈連服務時的一次颱風來臨時的裝備撤收,因為這個單位是配備著HIPAR,因此,TTRTRR都必須架高大約三樓高的高架上,記得當時風雨真的是太大了,我們全排弟兄爬到雷達高架上去把雷達裝備給一一拆除下來,為了安全起見,我們每個人都藉由繩索綁住彼此,本來身上穿著的雨衣,卻因為風雨太大,不僅沒有防雨作風,還會影響我們的作業,最後大夥兒剛脆就把雨衣脫了,打著赤膊、光腳穿著短褲就在高塔上博命演出。


我記得就在拆完MTRTRR雷達之後,我們最後10幾個人(我自己、組長與一些老兵),就開始爬上TTR雷達的高架上,當時整個天空不僅黑雲密佈,幾乎伸手不見五指,不遠處我們已經看到強而兇猛的龍捲式的旋風已經直撲我們而來,平常爬上去大概只需10來秒鐘,那天我們10幾個人卻需要花了整整20多分鐘才勉強的爬上了雷達的高架上,因為保護雷達的天線護罩被拆下之後,就會像人在強風豪雨中撐起雨傘一樣,會被整個捲走,而因為雷達天線護罩面積非常大,所以受風的面積也就更大,忽然幾位老兵就這樣跟著雷達天線護罩一起被大風給整個捲離開三層樓高的雷達架,我緊急的大聲命令其他人「趕快拉住他們!」,還好因為我們每個人身上的繩索都相互綁著,因此很容易的可以彼此抓住對方,當時,就形成了幾個人抓著雷達天線護罩已經在雷達架外,而後面又有人死命的想把這些人拉回來的驚險畫面,而在雷達下面的其他士兵與排上幹部,還有我們這些在背後拉著他們的人,一直再大叫著「趕快把天線罩放掉!」,沒想到那幾位已經被吹出雷達架外的老兵們,都是負責TTR的操作手們,說了一句讓我刻苦銘心、至今終身難忘的話「這是國家的資產我們要用生命來保護它」,他們這樣拼死的保護國家資產,跟後來的那些貪官污吏們,那樣的蹧蹋國家財產的行為相比,真的令人不勝唏噓。


就在眾志成誠的努力之下,這些人與雷達的天線護照都都被順利的拉了回來,當我們平安的回到地面上時,我緊緊的擁抱著每個當時跟我一起爬上去,撤收裝備的士兵們,每個人的身體都是不斷的顫抖,眼淚也都在眼睛裡打滾著,我的保修官對我比著大拇指說「排長!你好勇敢,表現的讓我好敬佩」,我還記得自己呆坐在IFC門口,恍神的看著掩體外狂風暴雨許久的時間,這一幕多年來常常在我自己腦海裡不斷的回想著,說真的我非常感謝當年在陸軍官校受訓時,學校所教育給我的一位領導者應該具備的能力,才能讓我在這麼危險的情境下,可以成功的領導我的部屬去執行與順利完成這麼危險的任務。


說真的以前台灣的士兵不僅吃苦耐勞,服從性與責任感也非常的強烈,當時大概一般人能唸到高中()畢業,就算是很不錯的了,可是,因為勝利女神力士飛彈是美國製的產品,所以所有裝備的使用手冊與車廂內的文字,全部都是以英文來撰寫,這可真是苦了那群知識水平不高的士兵們,很多人英文可能連26個英文字母ABC都唸不完,哪還能熟讀原文的技術操作手冊?或者是在車廂內能順利操作呢?因此,在當年每一位勝利女神力士飛彈單位都有一套「土法煉鋼」的訓練方式,大家都暱稱為「在訓」,也就是在職訓練的簡稱,而有趣的是你要在勝利女神力士飛彈單位能講話大聲,階級是沒用的,重要的是你對裝備熟悉與了解的程度,其實這些觀念與想法後來對我人生工作的價值觀,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程度。


記得我剛畢業到連隊服務時,某一天幾位老兵把我找去「聊天」,有一位屆退的老兵很囂張的跟我說「副排!陸官正期生在這邊是沒用的,有本事能通過指揮部ORE,大家才會服你啊」,後來,這傢伙還曾經把我鎖在BCV裡面好幾小時,在當年一般人在訓沒有半年也要7-8個月,這也代表沒有得正常休假的機會,而且是不分官士兵階級的,也許我的英文比其他人好一點點,又加上自己肯用功學習,我就搬到IFC去住在那裡,每天只有運動時間離開IFC,就這樣不到三個月的時間,我就已經通過ORE,更有趣的是我把全排老兵們都找來,逐一跟他們解釋每項裝備系統的來龍去脈與功能,當時很多老兵們其實都是師傅帶徒弟方式在教育,有很多功能可能比較少用或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就這樣被我講的目瞪口呆,從此之後就沒有任何老兵敢在我面前「嗆聲」,這也證明了在管理學上所說的「部屬對主管真正的尊重是從內心發起,而不只是外表的階級」,慢慢的這些老兵們不只認同我,也會來跟我請教很多事情,很多老兵還跟我說「感覺我怎麼不像陸軍官校正期生出來的,倒是比較像是大學畢業出來的」,我很好奇的問他們說「為什麼會這麼說呢?」,這些老兵們跟我說「因為很少陸官正期生出來的會像你這麼用功,而且沒有官僚架子,你對部屬的要求非常的嚴格,但卻不苛刻」,這些話也都讓我終身銘記在心,不斷提醒自己作為主管的標準與要求。


IFC因為裝備眾多,因此,所有的戰備執行工作,全部都有賴於團隊合作的精神,所以,一位BCO要能在有限時間內完成一場ORE,那可真的是非常的挑戰,如果平常的訓練或是協調、溝通不好就無法如期完成戰備檢查,尤其我們全都是靠著耳機來傳達彼此的命令,所以,每位操作手的聲音我們也要都很清楚與熟悉,當時有很多老兵,尤其在RCV操作的老兵,因為自恃裝備很強,也很熟悉ORE程序,常常趴在作業台上睡覺,僅直接用嘴巴對嘴配合BCVBCO來操作ORE,往往很多菜鳥軍官都會被呼攏過去,不過,因為本人「要求嚴格」,對於裝備熟悉度也不差,因此,我單位的老兵幾乎沒人敢在我操作ORE時打混摸魚,不過,當時我的幾位預官「副排長」,可就慘兮兮了,因為,只要被我抓到在操作ORE時有人打混,不只操作手要被處罰,連BCO我也都會一起處罰,還好久而久之之後因為我的嚴格要求下,部門這種風氣就漸漸沒有了,也因此幾次營級以上單位的突擊ORE,都因為我的單位很「精實」,獲得長官很大的評價,這也讓我學到了人做事情還是實在一點,畢竟「紙」是包不住火的,沒有實力的人在組織或是自己的專業領域上,都將是很難長期存活下去的。


下一集我會再跟大家分享在LA的生活,那又是一段非常有趣且讓我印象深刻的生活經驗,尤其在管理與領導方面,也是我人生擔任管理工作時最大挫折與轉變的地方,精采可期,敬請期待囉。

文章標籤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終於被解除「禁唱」的校歌
很難想像台灣這麼開放且多元化的國家,卻只因為校歌的歌曲中,有一這麼一句「黨」齊飛舞,就被禁唱了兩年,好像回到了早年威權的時代,這兩天在異地看到自己在校的學弟、妹們,在馬總統的帶領下大聲唱著「黃埔校歌」,內心真的激動不已,也把我拉回了20幾年前在校的時光。
昨天6月16日是黃埔陸軍軍官學校84周年的校慶,晚餐匆忙從工廠回到宿舍用晚餐時,看到餐廳正播放著台灣中天新聞,剛好就是馬總統帶領三軍官校學生歌唱著陸軍官校的校歌,當時的新聞就用幾個斗大的標題「陸軍官校校歌終於被解禁」字眼,看在我的眼裡以及宏亮校歌聽在我的耳朵,內心十分唏噓也非常的感觸萬分,實在很難想像台灣已經這麼開放且多元化的國家,卻只因為校歌的歌曲中,有一這麼一句「黨」齊飛舞,就被整整禁唱了兩年,好像回到了威權的年代,我覺得如果台灣的軍事院校,只因為幾十年前創作校歌裡,出現這麼了一句「黨」的字眼,就無法讓它國家化,這不就跟當年雍正皇帝禮部侍郎查嗣庭出了一道考題「維民所止」,就被人污告說他暗指「雍正無頭」是一樣的道理,真的令人啼笑皆非啊。
這幾年常常往返台灣與大陸,看到大陸這邊對於修復當年黃埔軍校的遺址,以及歌頌早期黃埔軍校共產黨籍畢業生的豐功偉業,都非常的不遺餘力,反而承襲正統黃埔軍校傳統與血脈的台灣陸軍官校,反而卻顯得低調許多,個人是文史背景出身的,我認為不管過去曾經怎樣,歷史還是要回歸於歷史,任何何政治人物與政府的功過都可留待後人來批評與斷論之,而不需要特別因此去竄改與是額外的去做任何的註記,畢竟這樣對於過去已經發生的歷史,是不能做任何的改變與彌補,唯有保存既往的歷史,才可以讓大家可以從中去學習教訓與成長。
黃埔軍校確實是與中華民國歷史同齊名,也在近代史中佔有一席不可抹滅的地位,這是事實也是歷史,當然這些年以來畢業這麼多的校友中,有好也有壞、有善也有奸,但它畢竟與美國西點軍校、英國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俄羅斯伏龍芝軍事學院號稱世界四大軍校,這卻是事實也是一種榮譽,真想不通有人為何要把這樣的國寶與歷史知名的品牌,棄之而不削呢?想想看就算台灣目前大學中,也僅有最高學府台灣大學,可以在世界大學排行到百名左右,而黃埔軍校卻是在世界四大軍校僅列於西點軍校之後,這不得不讓曾經在陸軍官校,研修四年時間的我,可以抬頭挺胸且闊步昂揚的令人驕傲。
我在自己部落格曾經描述過很多次,自己當年在陸軍官校四年生活的艱辛,說真的在官校那時候,非常痛很那種「合理的要求是訓練,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練」,類似斯巴達的折磨人的軍校生活,尤其我從就讀中正預校時,就常常被隔壁的陸軍校官學長給整的莫名奇妙,說真的,如果現在軍校生還保存那種嚴格的學長制度與訓練模式,我想可能沒幾個人可以熬到畢業,只是,當我離開軍中到社會工作之後,當自己面臨嚴峻的壓力與挑戰時,當年在陸軍官校時被訓練的耐心、毅力與抗壓能力,全部都成為我可以在職場上與人競爭的長處與優點,尤其職場最需要的服從、誓死完成任務的執行力、尊重職場長官的倫理觀念、以及領導力與管理能力,都是陸軍官校學生當年必修的「學分」,慢慢的學著年齡成長,在組織的職務越高,管理的幅度越寬、所轄的部屬越多時,心中越來越感謝,當年在陸軍官校受訓時,母校對我的嚴格要求與訓練,才能讓我人生與職涯發展中,可以不斷的逆境而上。
很多好朋友都會問我「Peter!當年陸軍官校的生活到底有多辛苦啊?」,說真的如果有一種生活,每天唯一快樂的時光就是「睡覺」,其他都讓你的精神緊蹦至極、體力耗盡,冬天寒流來臨時才上游泳課,夏天大熱天的下午卻可以打四個小時的「橄欖球」,每節下課不是練習正步就是軍事的操練,這種生活要過它四年三個月,有時候午夜夢迴時,想到自己當年能夠挺過陸軍官校那四年訓練的辛苦,都會覺得我還蠻驕傲的,不過,相較於其他同學我又幸運的多了,因為我這四年還加入過陸軍官校頂頂有名的「Band」(輕音樂社/熱音社),那是我人生另種學習成長與快樂的回憶。
每年參加同學聚會或是母校的校慶,在最後都要不免其俗的要唱校歌,雖然今年身在異地,但是那種感覺卻會是令我感動莫名,每次輕唱時都會讓自己再度回到了當年在北營區學三連連集合場,跟那群同學唱了四年三個月的情愫。……「怒潮澎湃,黨旗飛舞,這是革命的黃埔,主義須貫澈,紀律莫放鬆, 預備做奮鬥的先鋒, 打條血路引導被壓迫民眾攜著手,向前行,路不遠,莫要驚,親愛精誠,繼續永守,發揚吾校精神,發揚吾校精神。」!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勝利女神飛彈與我的故事 Part I

這幾天台灣的新聞都不斷針對兩岸進入正式開放時期而做很多的報導,回想過去在兩岸對峙與冷戰這30-40年期間,台灣軍方賴以維護台海上空安全的重要防空武器「勝利女神力士飛彈」,雖然在11多年前已經正式除役,只是,全球至少有10萬人,曾經在「勝利女神力士型飛彈」服務過,美國目前甚至還有「勝利女神力士飛彈」退役官兵俱樂部,定期在聚會與表演,而卻我投入了人生最精華的歲月時光在「勝利女神力士型飛彈」,過程中充滿了「酸、甜、苦、辣」。

昨天很偶然與意外的在文建會網站中,搜尋到台灣過去這50多年來發展的很多老照片,其中有一張照片裡面居然有我,這是在11年前當我還在軍中服務時,擔任勝利女神力士飛彈除役典禮戰檢官的時候,我與戰檢部隊以及指揮官合影的照片,也勾起了我內心最深處的回憶與激動,我的第一份工作與最早的管理經驗,也是開始接觸人力資源管理,以及初步了解到,美國陸軍對於科學管理方式的開始,還有就是流程整合觀念的培養之處,可能現在的年輕人很難體會,我們當年操作這種世界獨一無二超級巨無霸大型飛彈,是有多的艱辛與挑戰。

勝利女神力士型飛彈英文全名是(Nike-Hercules Missile),在自由世界飛彈編號序列為Mim-14,它在美國正式服役期間是從西元1954年左右,其實勝利女神力士型飛彈是有個同胞大哥,叫做「勝利女神飛毛腿飛彈」,它的英文全名是(Nike-Ajax Missile),飛彈序號為Mim-3A,只可惜它服役期間僅短短不到10年時間(1950-1958),而且知名度與被使用範圍也都不如它的同胞弟弟力士型飛彈,當然是勝利女神飛彈系列還有一位胞弟,叫做「勝利女神宙斯型飛彈」,它的英文全名是(Nike-Zeus Missile),飛彈序號為DM-15S,當初是被用來設計做為反彈道飛彈的武器,只可惜最後只有出現實驗型飛彈,連量產都沒有就被夭斬結束計畫了。

我想只要曾經在「勝利女神力士型飛彈」服務過的台灣役男朋友們都非常的了解,說它是一隻巨大的怪獸,真的一點都不為過,它的長度為39.8英呎(478英吋),重量為10,711英鎊,射程為154.1公里(96.3英里),速度為3.65馬赫,飛行高度可達100,000英呎(30,480公尺),飛彈滯空時間大約2分多鐘,在50年代的各國所有防空飛彈裡,它應該算是屬一屬二的了防空武器了,只是非常可惜的是它從未真正在戰場上擊落任何一架敵機,在台灣曾經有過幾次的飛彈誤射,或是已經鎖定了敵機,進入接戰階段(紅色警戒 Red State ),但卻還是無緣替它在史上服役50年之久的時間,添下任何一筆實彈欄截成功的紀錄。

最近看到很多人在部落格或網路上探討「勝利女神力士型飛彈」,可惜作者大都是當年未曾真正在這類型飛彈服役過的朋友,大概僅有人資前輩石銳老師與我,雖然彼此成長在不同年代,但卻是真正在這類型的飛彈服務了很多年,這種飛彈因為笨重,而且是50年代早年的產品,所以它所需要的操作人員大概可以用「驚人」這兩個字來解釋,「勝利女神力士型飛彈」因為飛彈追蹤雷達,鎖定飛彈需要一段長距離的關係(大約5公里),因此,必須分成山上與山下,兩個不同的地區來操作,通常我們把山上雷達區的叫做IFC( Integration Fire Center),俗稱叫做「705(拐洞五),山下發射區則稱做LA(Launch Area),俗稱叫做LD,其實原來應該是叫LCT(Launch Control Trail),但是,當年台灣阿兵哥的英文程度都只有一般,所以,就直接簡化成LD了。

在上山雷達區共有五種雷達,分別是LOPAR(Low Power Acquire Radar ),一般也俗稱ACQ(Acquire),另外只有某些單位配備HIPAR(High Power Acquire Radar),這種雷達是高建築的架構,長的像是龐然大物,台灣當年配備這種雷達的兩個單位我都服務過,接著是TTR(Target Tracking Radar),以及MTR(Missile Tracking Radar),還有就是TRR(Target Ranging Radar),另外就是兩個操作人員待的車廂,分別是BCV(Battery Control Van)RCV(Radar Control Van ),因為這兩車廂都充滿真空管,早年因為沒有冷氣設備,每逢當夏季到臨的時候,很多操作手都會熱到頭昏腦脹,可以跟現在三溫暖的蒸氣室相比呢,兩個車廂操作手與BCO(Battery Control Officer),加一加就有10位,生活在裡面真的可以用「熱鬧滾滾」這四個字來形容。


而在山下的發射區,共有三組的發射場,在美軍有時會有四組的發射場,而每一組又有四組的發射架,發射場因為飛彈發射時的力量很大,所以每組發射場都很大,通常一個發射區至少都有好幾平方公里大,其實,「勝利女神力士型飛彈」最精采的操作動作就屬於在發射場操作的戰備檢查,標準21項作業動作,早年在「陸一特」三年兵時代的阿兵哥,除了可以用台語喊著操作21項動令之外,還可以單手支撐高度約在自己腰際高的發射軌道,然後雙腳併攏以九十度直接飛越過去,動作真的非常的美妙,在後來的「陸二特」兩年兵的表現與動作,就遜色很多了,但是只要曾經欣賞過力士飛彈發射場操作戰檢的外賓們,尤其女生同胞,大概都會被那些阿兵哥們的動作所深深的吸引;所以,在發射區的操作手與LCO(Launch Control Officer)加一加就要21位人員,實在可想而知當年要實施一次戰備檢查ORE(Operation Review Equipment),動員人員之眾可想而知,往往擔任BCO的軍官在耳機裡,可以聽到從山上射控區到山下發射區,操作人員大聲吼叫的聲音,那種感覺如果沒親身經歷過的人,實在是很難想像與體會出那種情境,如果是營級以上的單位來實施戰備檢查的時候,BCO身後會又多了一位OIC(Officer In Charge),不斷的對著BCO下著各種臨時狀況,現在想想當年還好是很年輕,不然真的沒被嚇死也會被嚇出心臟病來。

在我初到職場工作時,就有幸與這個父親級的笨重裝備結緣,而且一起工作好多年,當時的很多做事方法與思維,也影響了我很多也很大,尤其學習與讀原文書的習慣,也是源於當時為了想更了解這套老裝備,試想一個年紀輕輕的軍官,就要去管理40多人,後來調職到發射區任職發射排長時更管理到80多人,而且還有龐大與老舊的資產設備要去做管理,那個年紀可能現在年輕朋友還在大學選擇延畢,或者是正在繼續深造研究所,我們卻已經要去承受著龐大的工作壓力與防空戰備職責,不過,生活也並不全然都沒有開心與有趣的回憶,下一集我會回憶與敘述著當年在「勝利女神力士型飛彈」服役的一些點點滴滴記憶。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怎麼走到哪都在下雨啊?
覺得雨的雲層這幾周好像跟著我在走,從東筦、廣州、深圳、香港到台灣,好像我去哪雨就跟著我到哪!
前兩週在大陸出差,感覺不管我走到哪裡,那個地方就會下去龐然大雨,覺得這個雨好像特別喜歡黏著我一樣,上周我去了廣州兩天,辦公室都還沒坐熱,外面就下起了大雨,昨天從東筦出發回台灣,感覺就更有趣了,幾乎我走到哪邊,黑嘛嘛的雲層就跟著我到哪裡,本來都是好天氣,但是,只要我到了那個地方沒多久之後,雷雨就開始下了起來,真是令人氣結啊!昨天下午我剛飛回到台灣的時候,天空還出大太陽,沒想到等我去游泳池游個泳回家之後,外面就刮起了狂風也下起了暴雨,這真的是怪事一件啊!
不過,除此之外,這兩周大陸之行我的收穫特別大,我除了看到很多的東西之外,也學到了很多以前沒有的經驗,我覺得自己能夠有機會在職場不斷的成長與學習,真的是一件幸福的事情,除了感謝公司與我老闆給我的機會之外,也覺得自己比別人幸運地很多,雖然比以往都忙碌,但是,收穫相較以往卻是非常的多,有機會在慢慢整理分享給大家吧!
最後只希望雨可不可以不要在下了啊!天空可以趕快放晴了囉!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青浦朱家角旅遊記
江南最有名的就是水鄉澤國,比較有名的像是蘇州的山堂街、上海附近的烏鎮、周莊、朱家角,都是保留了古代原始風味的地區,尤其是小橋流水的情境,讓人回到古代詩人遊山玩水作詩的雅致。
昨天到上海近郊青浦的朱家角旅遊,雖然這邊不像蘇州山堂街、上海附近的烏鎮、周莊規模很大,保留的十分完整,不過,畢竟不曾來探訪過,所以,昨天也抱著一睹原貌的心態,到此來做一日遊,這也是與上海城市喧鬧比較有不太相同之處。
一大早出門就碰到大塞車,上海由於這些年發展的非常快,很多人都已經買的起車子,尤其看到很多打扮時髦的女生自己在開車,這個情境跟台北街頭看到的還非常的相似,本來預計30-40分鐘的路程,就這麼的塞了1個半小時終於才抵達了昨天的目的地,也就是青浦的朱家角,沒想到我們的車子才剛抵達了週遭路邊的時候,居然就看到大批的觀光客,也許昨天還是51假日的第二天,因此,很多人跟我們一樣舉家出門旅遊,這一點跟台灣每逢假日時,很多風景區與遊樂園到處都擠滿人的情境,大致是相同的。
朱家角位於浙江與江蘇交界之處,因為保留了昔日的古鎮風貌,所以,吸引了大批的遊客,說真的,這邊與我曾拜訪過的蘇州山堂街相較,稍遜了一點,只是這邊仍有其較獨特之風味,譬如說這邊最有原古風味的「課植園」,保留了古代江南園林的風味,不過跟蘇州園林相比,應該算是比較迷你型的園林,不過也因為轄地不大,更容易讓人很快的一目瞭然,而且這座宅院週遭就是水道與圍林道路,另有獨特的風味與感覺,也許因為青浦居民大都為浙江人,整個造園的想法與觀念都與文學風采十足的蘇州人,有明顯的不同之處。
浙江人是出了名最會做生意的,讓我在朱家角就可以明顯的感受出強烈的經商氣氛,這邊的居民除了運用朱家角保留的原味開放觀光之外,也充分的運用住家之便提供飲茶休憩,更編織許多有意義的紀念品來販售給觀光客,以及製作當地好吃的一口肉粽、炸臭豆腐、炸小蝦來販賣,還有商家也自己規劃類似台農場DIY親子的活動區,這些的創意都是我在大陸其他觀光區較少看到的,除此之外,朱家角的居民也十分友善,只要你想拍照他們都會樂於讓遊客到他們家裡去拍照,完全看不出來拘束、嚴謹的態度,而讓我更覺得有趣的是由居民自組的樂團小艇,也會在水道間不斷的穿梭,不斷的吹奏著許多歌曲,像是上海灘與很多好聽的音樂,免費提供所有遊客來欣賞,也把整個快樂的氣氛給帶了起來,讓人陶醉於快樂的情境中!
由於朱家角的街道是圍繞在水道邊,因此,遊客走累了就可以直接坐在水道邊的堤防、小椅子或是小橋墩上,看著來往滿載著遊客的小舟,彼此揮手打招呼,有著不同於市區人們冷漠的表情,這也許是我在上海鮮少見到的情景,而這種夕陽照小舟的美麗,也為我這次上海之旅寫下了句點。
時間總是過的很快,短短的3天上海之旅,終於很快的結束了,雖然不知道下次我何時會再來拜訪上海,不過,我確信下次一定不會很久,畢竟這裡有我的家人與好友,等到兩岸直航之後,我想我應該會更常來這裡拜訪與旅遊的,真心期待下次再見了,上海!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海遊記
人家說上海是個熱鬧的大城市,如果真的要在這邊好好玩,可能真的得花個好多天的時間,尤其白天的百貨公司與夜晚的外灘,那都是人潮洶湧之地方,值得去逛一逛的地方。
白天我到了上海最熱鬧的徐匯區逛了逛,這邊的天氣早晚溫差特別的大,熱到我頭都有點暈,走在這邊的百貨公司,跟台北東區鬧區最大的不同,大概就是這邊的人潮真的很多、很擁擠,而且國萬來的名牌貨與旗艦店也到處林立,我最興奮的莫過於看到了我以前老東家的造型電視機專售店,雖然沒有比台北總店來的大,但是,卻讓我有他鄉遇故知的感覺,想想自己當年也在這間公司努力了一段時間,能在外地有點知名度,內心還頗感欣慰的。
如果說來到上海沒去黃埔江畔的外灘,去欣賞埔東與埔西的夜景,到一趟新天地看看夜晚人潮洶湧的熱鬧景觀,那還真的白來了一趟上海了,這裡是夜上海中最熱鬧之地,雖然,我每次來幾乎都會來兩個地方,但是,我每次來這裡給我的感覺卻都是不太一樣的,尤其這次經熟人帶領下來到一家新天地很有名的餐廳用餐,這家店的客人幾乎都是外國人,原來老闆也是個外國人,口味與質量都非常的棒,據說每個星期六這邊是爆滿的,其實,今天我們去的時候,人就已經非常的多囉,新天地是上海早年外國人的租界區域,這些年重新整修之後,已經變成了吸引大批外國觀光客的作家場所,我覺得台灣將來如果要發展觀光業,真的可以好好跟這裡來學習。
逛完新天地之後,外灘就是我今天最後的行程了,黃埔江畔的外灘,一直是上海夜間最有名氣的旅遊之地,以前人們都是從埔西的外灘望向埔東的東方明珠與震旦大樓,這些年埔西也建造了幾個觀景點,讓人們可以從埔東望向埔西,大有不同風味之感覺,今天我選擇的是搭船去游江,這樣可以同時從黃埔江上看埔東與埔西,而且也能去欣賞整個黃埔江畔上的夜景,真令人感覺到美不勝收啊,這也讓我回想幾個月前跟我同事在廣州珠江夜遊時的情景,相較之下黃浦江是比珠江不管氣勢或是壯觀都是略勝一籌,而當我順著黃浦江順水而下時,兩岸鎂光燈照耀下的旁薄氣勢的高樓大廈,好像都在跟我們證明說上海是個超級的國際大都市,上海這個城市的成長速度真的非常的快,令人不得不佩服它的暴發力量。
結束了夜遊行程也就代表今天整天的上海之旅也告段尾聲,回去好好的準備休息一下,來迎接明天還更精采的鄉村探險之旅。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久違了!上海
上海是東方明珠、美麗的城市,以前每次來上海都有不同的體會與感受,這次利用51假期來上海玩玩,也是希望能夠再次探訪久違,也看看這幾年的上海風貌變的有什麼不一樣。
已經快要三年年沒來上海了,以前我幾乎每年都會來上海一趟,不管是徐匯區、閘北區、南京路、淮海中路、黃陂南路、新天地、外灘、浦東區、地鐵站,都曾經留下過我的足跡,當然也充滿了很多有趣或開心的回憶,上海給我的感覺就像中國人的一句老話「女大十八變」,每次來都覺得它變的更漂亮、更加美麗,給我的感受也完全不一樣。
記得我最早跟上海接觸的時間是在11年前,也就是1997年時,那是我第一次來到上海也是第一次來大陸,當時整個大陸算是剛開放不久,所以,上海還像是那種含苞待發的幼稚的花朵般,沒有現代化的感覺,也像是停留在50年代的老城市,我記得當時路上有很多老式的電車,而車上也給人感覺很擁擠、髒亂的感覺,而上海是也就只有這麼兩條地鐵,就算如此,11年前的上海也已經算是全大陸很先進的城市了。
至第一次來上海之後,我到2001年才又次的踏入上海,這時候的它已經完全的不一樣了,尤其浦東區已經陸續的開發了,早年上海人流行的一句話「寧願要浦西的一張床,也不要浦東的一塊地」,意思就是浦東區太過偏僻且落後了,沒想到事隔沒幾年,整個浦東地區已經慢慢轉建立了很多的精華區,最有名的有浦東江邊的各企業大樓,包含了東方明珠大樓,還有陸家嘴附近的金融中心,另外就是張江工業區內的密集的半導體產業,這都是浦東區的菁華所在,當然,浦西區就更棒了,有名的上海十里洋路也就是南京路,還有淮海中路都是非常的熱鬧非凡,以及座落於太平橋地區,淮海中路、黃陂南路和馬當路之間的新天地,這邊在夜晚時更是人潮洶湧,熱鬧不已。
來到上海不能不提到上海人,人家說上海美女如雲,一點都不跨張,走進上海市區,就像在台北東區一樣,到處都是打扮時髦的上海美女,上海畢竟是大陸最國際化的城市,不論流行風潮、訊息的接受,都是走在中國第一,幾乎也跟著世界同步,尤其上海女生又超愛打扮,這也跟這個城市的文化有很大的關係,很多人都說上海女人是全天下最幸福的了,因為,傳統的上海女人是不做家事且不也帶小孩的,很多台灣女性朋友每次聽我說上海女人的待遇時,都露出非常羨慕的眼光,所以,如果走在上海街頭看到打扮入時的美女,可千萬不要都誤以為,這些姑娘們都是未婚的,很多可能都是為人妻、為人媽的了,傳統上海女人的工作就是「每天睡到自然醒,然後跟著手帕之交,去逛街、喝下午茶,然後再去做美容,晚上再Call老公去接自己回家的」,也因此,上海女人是最會把自己老公拿出來相互比較的,所以,很多女生從小都被母親教導著,如何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為的就是能夠找到一位如意郎君。
我曾經在上海教過幾次課,有好幾位上海男同學都跟我埋怨自己人生辛苦,每天除了賺錢之外,還必須買菜、做飯、帶小孩,以前走在上海街頭都會看到一幅有趣的畫面,前面走著打扮時髦的女生,不斷的回頭罵著,走在後頭且全身帶滿東西,同時又揹著小孩的老公,這種情景大概也是全世界少見的了,而在上海電視專門湊合未婚男女的節目,都會讓現場男生展現煮飯、快速且安全的包著小孩尿布的「才藝」,希望因此可以打動女孩的心,有時候我也蠻同情這些傳統的上海男人們,每每相互在市集抽著香菸訴苦聊天之後,搖搖頭就趕忙的帶著自己在市場買的東西回家作飯去了。
當然身為中國最現代化城市的上海,跟其他城市相較,展現出更多、更美的風貌與活力,這幾年大概全世界排名前幾百大的名牌,沒有一家沒來上海開店的,所以,如果想要瞭解世界名牌貨,上海絕對是可以看到的,昨天我到之後就先去晃了一下,才發覺這邊的地鐵已經四通八達了,也發覺整個上海也變的更加美麗與繁榮,很多人都說只要一年沒來上海,就會完全的不認識它了,我相信而且也同意這句話,每次來上海都會有不同的收穫,希望短短這兩天停留,我也可以有另種不同的收穫與學習。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司馬台長城之旅感言
來北京看長城應該是很多人最大的心願,而北京近郊保留最原始風貌的一段長城,應該就屬司馬台長城了,站在這裡遠眺蔓延山峰的長城,真正可以感覺出「萬里長城」的偉大。
每次我到北京,除了會去北京大學與人民大學附近轉轉之外,也一定會撥空安排到一個歷史景點去走走,畢竟這邊有太多歷史悠久的中國歷史文物,對於唸歷史系的人而言,北京確實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活歷史,這次非常開心的剛好跟一位喜愛爬山、旅遊的同事一起出差,我們倆就約好到北京最遠的長城「司馬台」來一睹其原始的風貌,司馬台位於北京北方,也是從北京到承德必經之處,順著京承快速道路走,大概要走個2個半小時,說真的還真有點遙遠,不過,也因為離北京的距離較遠,因此,這邊的保持算可以算是北京整段長城中最完整的了,沒有遭受過戰爭與文革的破壞與毀損。
談到長城大家比較知道的是八達嶺長城,北京附近現有對外開放的長城共有三段,最有名的一段就是八達嶺長城,這段長城是已經非常的商業與現代化,而且也重新的被重整過,好笑的是在八達嶺長城上還有現代的咖啡店可以喝咖啡,而這裡每天也好成千上萬的觀光人潮湧現,應該算是北京非常著名的旅遊景點了;另外一段長城叫做慕田裕長城,景色與長城原貌的保持都比八達嶺強太多了,去年我也曾跟其他同事造訪過,只是很可惜的是這裡還是有很多現代人工修補過的鑿痕,所以,整體的感受都還沒有讓我很強烈。
司馬台長城這一段就完全不同了,因為距離遠附近又是高山臨立,也緊臨北京密雲縣水庫上游鴛鴦湖,獨具「險、密、奇、巧、全」五大特點,司馬台長城因為被鴛鴦湖分為東西兩段,所以,攀登時必須選擇要往東方或往西方,去攀爬長城,東段共計16個城樓(只開放12個城樓),西段則為18個城樓,全長共有19公里,由於司馬台長城是依山扮嶺建造,因此山勢陡峭,地勢險峻,工程浩繁,造就出這一雄秀奇特無比的長城景觀,應歸功於這裏特殊的燕山地形、重要的地理位置,從山下遠眺司馬台長城,可見遠處城樓背倚著藍天,橫亙東西,野雲悠悠、極高極險,其山勢猶如人的手指併攏,呈雙向階梯狀,當登上第二個山頭的敵樓,仰頭東望,還有更高一峰在上;而低頭下望,只見第一個山頭上的敵樓全被掩住,真個是「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在登上第四個敵樓,眼下開闊起來,遠處的村莊冒著溫馨的炊煙,顯得恬靜、悠然。
位於山邊的青黃相間的草木一起一伏,幾處羊群湧動,平添幾許詩情畫意,使人聯想起「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詩句」,登上第六個敵樓,樓分上下兩層:上層是瞭望台;下層是成邊將士住房,三面有窗,北邊是射箭孔。整個樓用大方石塊砌成,顯得墩實、堅固,氣度不凡,所以有句「長城是中國的建築之最,而司馬台長城是中國的長城之最」的說法,而在昨天,我與同事選擇了挑戰東段的12座城樓,而有趣的是這些城樓像階梯般從下往上的排列著,每向上攻上了一個層樓,就會有另種不同的風味、感受,尤其從不同的層樓,遠眺望向西段的層樓,更是有不同的收獲,真的是讓人美不勝收啊!
除了景色壯觀、漂亮之外,司馬台因為幾乎完全保留了當年明代的原始風貌,甚至我還在城牆上發現了用古隸書撰寫的「明萬曆三年建」字眼,真令我這個半桶的「考古學家」內心感觸良多,也著實的把明代工匠「鬼斧神工」的技術展現在我的眼前,說真的,這些以前唯有在歷史書上看到的感覺,頓時全部都給湧現了出來,而這些感受也只有在司馬台這一段長城,才會有讓我有這樣的感覺,這大概也是這幾次我來北京出差中,感覺到最棒而且收獲最多的一次了!
很開心我能夠有機會親自拜訪司馬台長城,當然也造訪了北京的每一段長城,也映證了自己年輕時在學校所讀到的歷史,雖然沒有成為歷史學家,但是,卻也可以親身體會這些歷史,內心除了開心也很高興,也想把這些喜悅分享給大家。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