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新鮮人在這不景氣年代的求職之道
如何在不景氣的時代謀個好工作,是現代人必修的重要學分之一,未來人力市場的改變與緊縮。很多企業越來趨向尋找具備專業能力或資深經驗的人才,造成很多沒經驗的應屆畢業生,越來越難如願找到好的工作。
台灣這幾年越來越不景氣,大概除了政府的經濟指標顯現樂觀之外,好像身邊沒有朋友或遇到的各行各業有人會認為今天台灣的經濟是欣欣向榮的;最近有很多年輕朋友不管在部落格或雅虎知識網,都不約而同的埋怨自己從畢業後已經好些時間了,都無法找到一份好的工作,甚至有人投遞履歷表不下百封之多,卻都如石沉大海般的無消無息;再看看去年的軍警學校的新生或是志願役士兵的招收情形,簡直可以用盛況空前來形容,以陸軍官校為例,新生報到率達百分之百,而錄取分數都可達國立大學,其中女生的錄取分數甚至都可以就讀台灣大學,這跟早年軍校生的學歷素質幾乎無法比擬;除了軍公教的鐵飯碗之外,一般上市、上櫃公司釋放非技術專業的工作,也都是搶破頭,幾乎沒有本科背景的碩士生,都很難得到被面試之機會。
那在這不景氣的年代新鮮人要如何能謀的一份好的工作呢?以我個人的經驗,提供幾項建議:
1.全盤思考人力市場的走向:一般人在選擇工作時都會依隨著現在的就業潮流趨勢而去應徵工作;譬如,現在高科技、電子業吃香,或是軍公教業穩定,所以,很多人都會選定這些公司去投遞履歷表,或是學生時代選讀教師學分班,但是幾破了頭都不一定能夠如願以償;其實不管是場業或是職業都有高低峰的趨勢,有時候如果能比別人早洞察出未來場業或職業趨勢,而去應徵現在冷門但是未來卻是金母雞的產業或是職業,對自己而言,可能省去等待的成本,而能儘早去卡位與佈局。
2.培養更容易被雇用的能力:我對專業能力的認定其實是比較不同於理論的,就我的現實觀念裡,非研發製造技術的專業能力之外,所謂能力就是在市場上越少人具備就越值錢,這當然包含個人經驗與歷練;這兩年職場可能因為勞動基準法的修法出現一個很有趣的改變,也就是年齡稍長而具備很長的工作經驗與專業能力的人,越為企業所樂於雇用,原因無他,就是這些人具備年輕人無法取代的能力;有時候看到市場上很多人都一窩峰的去參加某一專業訓練或是所謂的認證,但是,因為上場上具備這樣能力的人已經供過於求太多,所以,雖然辛苦的投資且完成了這樣的訓練,可是卻得不到相同的報償;所以新鮮人應該可以先去了解,想去應徵的某一職業或場業,最缺乏的或需要是什麼能力,然後提早發時間去作準備,這樣可能就比較更容易被企業所雇用了。
3.增強個人的態度:現在新鮮人最為人所詬病的就是個人的態度,有時候我也常常因為自己的學生或年輕朋友問我問題的態度而覺得不受尊重,我也會同理而可以理解這些人應該會因為這樣的態度,而被人拒絕於千里之外而不自知;畢竟從履歷表的撰寫、應徵時的穿著、打扮,面談時的應對進退,往往一個微小細節,可能就決定了個人前途命運的關鍵;現代年輕人已經很不習慣對別人講:「對不起、很抱歉、請、謝謝您、麻煩您了…等等這些話」,往往讓人覺得都是應該或這是本來就要的,殊不知這些客套與尊重他人的態度,卻是可以讓自己得到機會的最佳方式。
4.提升表達技巧與自我行銷能力:在我個人瀏覽應徵者的履歷表的經驗裡,有時會看到一些根本不知在表什麼的履歷表,有些則是很平淡的敘述自己的求學與打工經歷,或是在面談時,因為言不達意而所傳遞出來的訊息與原本所要表達的完全相反;當然表達技巧會影響自我行銷能力,現在這個社會很注重行銷,所以,如何從簡短的履歷表或是應徵面談過程中,將自己最佳之處來吸引他人之注意,是非常之重要的;我曾經有看過某些應徵者,對於自己曾經打工的經驗日期或是時間,前、後不一無法相對照,或是對於打工或是一些短期工作經驗的這件事情,只用很平淡的感覺來表達出來,類似這樣的候選人,一般都極難通過企業人資人員第一關的篩選。
我們常說機會永遠是給準備好的人,其實一點都沒錯,有人會說:「我不是高學歷所以我找不到工作」,可是,如果可以去分析同系所或同班同學中,可能確有人一樣可以找到好工作,為何?又可能有人說:「我已經丟了好多履歷表為何都沒人願意理我?」,那換種角度來去思考,有人卻是丟了幾次履歷表,卻都被青睞,組織終究必須找合適的人選,所以,如果一直寄送履歷表,卻都未得到回應,有時候可能要回頭來思考自己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人生決定在自己手中,要達到什麼總是要努力,如果把這些努力當成是代價也是合理的,現代年輕人因為較追求短利,比較不願意為自己目標長期的佈局與奉獻,有時候我自己也都很感慨,在人資聯誼會中有意願跟熱情擔任默默貢獻的義工實在很少,但是,伸手要來拿答案跟得到東西的人比比皆是,如果可以因為自己的改變或是努力而可以達到目標,為何不去做呢?
相信未來工作會越來越難找,你準備好了永遠被企業青睞與雇用的能力了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