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自硫磺島的一封信這部片來看文化與全球化人資管理
戰爭雖然是很殘酷的事件,不過,從軍隊與戰爭中倒是可以去學習很多管理與人力資源的意義,如果我們可以屏除戰爭片雙方廝殺的殘暴這件事情,戰爭片還真可以讓人啟示與體會很多事情。
前年(2005年)剛好是二戰硫磺島戰役60週年紀念,美國國家地理頻道與電影都分別針對1945年2月19日至23日間每日雙方在硫磺島(Iwo Jima),所展開的戰役做了說明與搬上螢幕,其中的兩部電影「硫磺島的英雄們」與「來自硫磺島的一封信這部片」我都有去電影院觀賞,其中我對「來自硫磺島的一封信這部片」片中所描述的一些事務還感觸很深,頗有心得。
導演杜撰了兩種角色,一種是是傳統在日本土生土長,深受天皇皇恩號蕩洗禮的傳統日本軍人,由某士兵為代表,只不過男主角跟其他傳統日本人相較之下,又多了一份對日本傳統軍人的叛逆與反抗,而圍繞他四周的那群愚忠者,雖為他所不齒與嘲笑,但最終他還是無法跳脫出日本傳統的環境與文化的枷鎖;而另種是有跟國際文化接軌,長年與歐美人士交往甚至成為好友的日本軍官,由當時硫磺島統帥粟林將軍為代表,當然也安插了另位曾經得過國際奧林匹克馬術金牌得主的中佐,來加深這種角色在看待與對待美國軍隊與軍人,跟傳統強的日本軍人彼此之間對戰術觀念與對待俘虜的做為之差異化。
雖說兩種不同文化背景的衝擊,但是導演卻又巧妙的安排了彼此間的交集,譬如藉由被俘虜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士兵的家書中,讓人發覺美日雙方的母親跟自己小孩所說的話都是一樣的;還有就是不管受過何種文化的日本軍人,最終還是會追循著武士道的精神;這也說明了即使文化的差異在大,彼此之間價值與理念的相容性依然存在。
這些年我在處理跨國或全球化人力資源管理的經驗中,所面臨到的困境就是,往往會站在自己的文化去思考與規劃他國的需求,但是當想要從當地本土的角度去思維的時候,卻又面臨到公司與組織的核心、理念與價值甚至架構,那一條很難被確認的「線」,往往都會讓扮演全球化人力資源管理的人員,被受壓力與困擾,很有幸的是我從這部影片中,體會出這群日本軍人是如何尊重文化之差異性但是又能找尋出彼此之間的共同相同的理念與價值觀。
舉個簡單例子來說明吧,公司有完整留才的計畫與流程,但是,對於台灣或歐美這些已開發國家,可能員工需要的是股票,但是對某些開發中國家,譬如像中國大陸或是印度,可能員工需要的是房子跟汽車,而對某些未開發國家,譬如像越南或是印尼,可能員工需要的是現金,人資單位可以因地制宜,依照當地本土文化的差異,給予不同的需求,但是組織留才的規範與理念跟員工因為公司可以提供個人未來成長的機會而願意努力投效組織的心是相同的。
台灣這些年來很多大企業慢慢的都走向全球化,相對的能夠具備這樣的技能與提供組織這樣能力的年輕人真的不符企業之需求,有時候我也會很質疑現今年輕人因為社會富裕,出國旅遊或進修的機會都超過上個世代的我們,但是卻未能相對提升與擴大其在全球化的思維與格局,相對的有部份的人,思維與格局卻相對的狹隘與淺短,這是否因未能從差異的文化角度來觀察,或是我們的教育制度所造成,倒是令人所遺憾與不解。
相信未來的人資管理勢必走向因人、因地制宜,但是必須環繞著總公司的組織核心價值與理念,就如「從來自硫磺島的一封信」,這部影片中所描述的,不論是什麼背景出身的日本軍人,武士道精神是不能被背離的,一旦作戰失敗,軍官唯有以一死來殉道,這樣的價值與理念是任何日本職業軍人都不能違背的;也就是說在組織中的核心理念,是要像日本軍人守護武士道精神一樣去維護它,不論在何種國家、區域與文化其實都是一樣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