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商鞅變法談組織變革

很多企業都希望能夠在組織轉型的過程中進行變革,只不過真正能夠變革成功的組織少之又少,其實如果我們從歷史上來看,很多皇帝也曾經積極想要變革,以振興朝政,但是卻也只有「商鞅」是真正能夠變法成功,而他變法成功的過程也足以作為組織變革之借鏡。

 

  最近大陸有一部火紅的大型連戲劇「大秦帝國」,正在熱烈上演中,而這部影集所圍繞著兩位主角,一位是鼎鼎大名的秦孝公,一位則是中國歷史上變法成功典範「商鞅」,在整部50集的劇中,有大半都在描述「商鞅變法」的過程,從我自己對於歷史與從影片的理解,商鞅變法之可以成功,主要幾個原因:1.是因為他得到了國家最高領導,也就是秦孝公的支持,這點是組織變革是否成功的重要原因;2.是得到秦國其他派系領袖的支持,尤其是當時的軍方將領;3.是商鞅變法是依照組織最大利益,建立了法治的制度,而且不會因人而異,甚至沒有利用改革去剷平反對人士,只要誰違反法令,就依法去懲罰,當然也因此樹立了很多的仇人;而商鞅最大的錯誤就在於,他沒有能夠急流勇退,而最終慘遭毒手。

 

  我們在職場也常常可以看到或聽到,很多企業或組織想要進行變革,不過鮮少聽到成功,比較成功且著名的大概就以GE奇異的傑克威爾許,在GE所做的組織變革,而因為傑克威爾許本人就身兼GE這間公司的CEO之高位,握有極大的權力,而且也因為他本人也是在GE待了很長的一段時間(20多年),不僅有很豐富的人脈與資源,對GE這間公司也非常的熟悉,如果拿來對照商鞅變法成功的原因來看,他已經具備了前兩項的條件,而傑克威爾許在整個改造GE過程,其所做的目標也是朝向為了有利於組織發展,而不因短利或因人而進行改革,當然這就是他能夠變革成功的原因了,而傑克威爾許更能夠當GE,已經變革成功之後,選擇馬上急流勇退,這又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當商鞅在接受秦孝公的邀請開始變法之初,所面臨到的就像任何組織在計畫變革時,所遭遇到的問題都是相同的,那就是很多既得利益者與守舊派的反對,甚至暗中反撲與較勁,這時候如果不是秦國最高領導,也就是秦孝公的全力支持,根本就很難去做任何的改變,就如組織要搬去這些障礙或大石頭,都會造成組織各方衝突與傷害,很多耳語與中傷也都會如雪片般的飛來,甚至領導者也不能過於擔憂擔任變革者,可能會產生功高震主的結果,要能夠一直推心置腹的去相信變革者,這也真的很不容易,也是我個人非常佩服秦孝公之處,就我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很多高階主管一開始都是很信任變革者,但是隨著變革之後慢慢的被左右的守舊派給影響,最終不再去中用變革者導致變革的失敗,這也是絕大部分組織變革失敗的原因所在。

 

  而變革要成功當然是要組織成員,都必須認知組織必須要變革,才能夠生存下去,就像當年的秦國,因為國力衰弱,因此常遭魏國欺凌,尤甚於秦國軍人的體會最甚,不是部隊不能打戰,而市國力無法長期支撐國家卻面對強鄰,而擁有戰功的退役士兵也因為階級之分,而無法獲得獎賞,這就是整個組織氣候都很支持變革的因所在,所以組織想要變革能夠成功,組織氣候的支持是另一件重大的原因,當然要能夠把變革最終目標與組織未來發展連結在一起,更是組織變革成功的重要因素,很多企業變革的結果沒有得到大家的支持,都是因為組織成員根本看不出來變革之後,到底組織與自己,可以從中獲得什麼利益,既然變革結果得利者可以只在少許人,或是誤認為變革者是假借變革來剷除異己,當然變革也就很難成功了!

 

  最後變革成功之後,變革者必須懂得功成身退,把變革成功的果實,交由其他人來經營,這又是一項非常不容易的挑戰,好不容易製造出來的果實怎能輕易放棄而與他人分享呢?其實擔任變革者,一開始就要清楚自己未來可能的命運,若從組織發展路徑所需要的人力資源來看,本來組織在不同時期就需要不同的人,當變革一旦完成,就必須要由能夠維持承平的人手來接任,所以曾經就有人就說過「打天下的人不同於治理天下的人」,因為組織經過改革成功了,接下來有很多的任務與工作,都是要由不同風格的人來進行,這時候如果改革者還賴著位置不離開,那可能下個被改革的人就會是自己了。

 

  相信有很多朋友都碰過組織改革,甚至也被委任於組織改革者之身分,當然絕大部分最後都是虛應了事,以雷聲大雨點小收場,甚至改革者被迫下台而收場,或是僥倖改革成功之後,改革者卻一躍變成為罪臣,遭到萬箭穿心之報復,我想這些原因,大都可以在商鞅變法這個故事中去得到答案,畢竟變革就像大手術一樣,如果做不好手術,將會影響人的性命,不得不嚴肅且謹慎的去看待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