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資海外取經開發學習系統

經濟日報/陳珮馨

轉摘自聯合新聞網 2006/08/31

隨著全球化腳步,人資專業跨向全球的迫切性,也逐年增高,唯有透過國際性的組織平台,了解不同國家的人資操作,才能創造連結機會。

「我最怕坐井觀天!」廣達電腦人才招募部經理廖哲鉅說,從事人力資源管理12年,他竭力把握每一次交流、開拓眼界,1999年以來,光是國際性的人資大會,他就自掏腰包飛了三趟。

一次次跨海「取經」,不只學到大師級的經驗,最可貴的是,親身接觸世界各國的人資菁英,無意中激盪的專業火花,絕對不是閉門練功,能夠做到的。

尤其,全球化趨勢下,台灣企業也被迫起身而行,越來越多的公司,必須在東南亞、南非、北歐、東歐等區域設點,身為企業人力資源的運籌者,再也不能坐在原地。

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理事長林燦螢表示,隨著全球化腳步,人資專業跨向全球的迫切性,也逐年增高,唯有透過國際性的組織平台,了解不同國家的人資操作,才能創造連結機會。

美國扮趨勢領導角色

放眼國際,最具代表性的人資組織,包括美國的人力資源管理協會(Society for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SHRM),屬於非營利組織,會員20多萬;以及美國訓練發展協會(American Society for Training & Development,ASTD)。

美國一向是人資趨勢的先行者,也因此,SHRM 、ASTD雖然屬於美國的國內組織,卻扮演了全球領導的角色,擁有極大影響力。

此外,每兩年召開一次的世界人資聯盟(World Federation of Personnel Management Associations,WFPMA),擁有70國會員,涵蓋五大洲,俗稱為「人資聯合國」。台灣的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便是隸屬於WFPMA的亞太人資聯盟。

今年第一次參與SHRM的美商甲骨文人資協理彭雪紅認為,相當值得,尤其美國地緣廣大,得以結合許多的廠商、贊助單位、學術單位,其中,還有一天半的時間供廠商參展。

趁機觀摩 建立跨海人脈

彭雪紅表示,人資管理必須推展企業的許多系統、工具,SHRM就像一場資訊大展,可以趁機觀摩、尋求合適工具。

人力資源管理協會秘書長于台柱,也親身參與今年的ASTD大會,他強調,參與國際年會不是要學習實務技巧,而是要抓取大方向、了解全球趨勢。

廖哲鉅也深有同感。曾經從事訓練發展的他,參加過三次ASTD大會,每次的議題都不同,今年格外強調課程設計,強調人資管理部門,必須更務實地結合員工的學習發展和企業的營運、策略。

吸取全球人資最新趨勢外,建立跨海人脈,也是參與國際會議的核心要務。「我去,就一直換名片。」于台柱說,難得全球60國的人資主管集中一地,可以趁機了解應用工具該去哪一個網站找、哪些公司值得參考。

今年的ASTD大會,廖哲鉅認識一位任職北京摩托羅拉的人資朋友,剛好中華人資協會要赴大陸參訪,就透過這位友人牽線,順利拜訪了北京的摩托羅拉大學。

遍覽來自各國的人資管理菁英,廖哲鉅歸納了不少觀察,他發現,南韓的人資人員最積極,尤其是2003年後,南韓參與人數急增,今年的ASTD年會上,來自亞洲的600人中,南韓大約有370位,超過一半。

彭雪紅也發現,今年的SHRM大會席上,來自美國以外的500位人資人員,南韓就占了200位,大會還為南韓規劃一區,相較之下,台灣只有區區七人參加。

廖哲鉅認為,南韓走過金融風暴,產業經過一段反思,再度出發,隨著三星等企業,大舉躍上全球舞台,南韓人資專業人才越來越積極,主動參與全球平台。

南韓大陸 急起直追

南韓企業更是大手筆支持,光是今年的ASTD大會,三星就派出20位,所有費用由公司承擔。

不過,南韓人的英語能力普遍較弱,「戴耳機的都是南韓人」,但仍擋不住南韓企業強大的求知動力。

特別的是,南韓和日本的人資人員,除了從國外搬回新趨勢,更懂得從中找出創意,透過修改、調整,找出一套適合自己的系統工具。三星就在2004年為自身量身打造一套數位學習系統。

中國大陸的人資人員也急速前進,尤其文革造成45歲至55歲這一代的人才斷層,使得現今位居企業人資領導、年齡約莫40歲的這一批人,缺乏上一輩的經驗傳承。

這促使大陸人資主管主動向外吸取經驗、也積極傳承給下一代,在海外留學過、投入外商企業的人資人員,更是懂得走在全球趨勢尖端。

國際人資年會的中國大陸參與者,多來自外商企業或顧問公司,具有一定的英語能力;本土企業人資人員還沒走出去,語言能力也不夠。

不過,順著全球企業的進駐風潮,大陸本土企業可以很輕易地接觸到國際資訊,形成獨特的競爭優勢。

相較於南韓、中國大陸的急起直追,廖哲鉅認為,台灣長期發展下來,本土企業走得很「紮實」,尤其是產業外移、外商紛紛搬離後,許多早期的外商人資人員,加入國內企業,發揮一定程度的影響力。

早期的外商人資人員積極走出國界、跨向全球,本土人資人員則相對落後,隨著時代移轉,這批外商人才逐步轉至國內,也帶進國際化眼光。

人資人員 把資訊轉成知識

過去幾年,參與國際年會的台灣人資人員,逐年增加,今年有40位參加ASTD大會,大部分人自掏腰包,願意出面贊助的企業,寥寥可數。

中華人資協會也著手推動「全球人力資源知識加值網」,希望透過Web 2.0介面,全力跨出台灣、走入亞太,同時積極和ASTD建立夥伴關係,增強雙方的交流、聯繫。

回到個人身上,廖哲鉅建議,守在專業崗位七、八年的人資人員,應該爭取機會,參與國際性人資大會,隔個三、四年後,再去第二遍,較能感受到跨年度的差異。

在他眼中,人資人員充電的機會太多了,千萬別擔心,沒有機會吸收新知,反而應該擔心自己,會被專業知識淹沒了,不過,最重要的,還是要懂得把「資訊轉成知識」,落實於企業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