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邊際效益談價值
邊際效用理論是在1870年左右,是由英格蘭的威廉姆•斯坦利•傑文斯、奧地利的卡爾•門格爾和瑞士的利昂•瓦爾拉斯各自獨立發展起來的,所謂邊際可以解釋為「增加」的意思,事情在稀少或剛發生時,邊際效果會增加,但是隨著數量增加邊際反而會改變為遞減,當然價值就越來越不值錢。
最近很多朋友或學生都會問我「去接受什麼訓練好嗎?或是去參加什麼認證與考試,在市場的價值如何?」,我通常都會用市場稀有性與經濟學的邊際效用來解釋所謂價值的定義;10幾年前只要是一位研究所畢業生,不管它是什麼系所畢業的,相信只要他願意來做人資的工作,每家企業一定伸出雙手歡迎他,但是這兩年,就算是企業管理研究所畢業的學生,都不一定可以找到好工作,甚至在今年連國立大學企研所畢業生,都要花一段蠻長時間才有可能獲得青睞。
為什麼這之間的差異性如此的大呢?如果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這之間的供需平衡已經嚴重失衡,同理如果以邊際效用來看,原來組織的人資成員都是專科及少數大學畢業生,突然有一位碩士生,當然價值程度會非常的高,但是隨著每年進入的人員都是碩士程度之後,研究所的邊際價值就下降到與以前的專科生是雷同的,而這也顯現出如果自己所具備的能力與專業,如果在就業市場的價值是偏向於大量相似與共有的,那邊際效果將會嚴重遞減,也就是說這項能力還是有它市場的價值,但是,對於企業而言這個價值程度卻不是這麼重要,因為這些能力在市場上都是垂手可得的。
如果我們去詢問每個人「什麼麵最好吃?」,相信答案有很多種,但是,如果我們在去詢問「什麼麵最有價值?」,相信當你飢腸轆轆時吃的第一碗麵,它的價值是最高的,這也就是說在職場裡,個人的能力要不就是非常不容易得到的,要不就是當市場剛開始需要這種能力的時候,你就已經具備而且能夠卡位,否則就會像當你吃完第一碗麵之後,再吃第二碗麵、第三碗麵之後,後面吃的麵其邊際效應就會成直線的下降,當整個市場已經充斥都跟自己一樣具備相同能力與專業時,大概工作機會也就相對的減少了。
很多人忙忙碌碌的努力的去學習與訓練,甚至花很多時間去參加考試,不過,到頭來卻發現付出跟所得幾乎不成正比,往往內心產生很大的挫折也埋怨命運造化弄人,其實如果能在一開始設定目標之後,願意花點時間去了解這個領域就業市場的生態與需求、供給的狀態,然後再運用「邊際效應」的思維邏輯,來訂出自己培養能力與學習的策略,相信最後的結果可能會比盲目跟從潮流去學習還來的有成效,結果也會比較可能如自己所願的一樣,畢竟所謂的價值程度,還是要由市場機制的需求來做最後的判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