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官校在大陸的最後一期,23期生的後續補充

民國38年1月23日,黃埔軍校第一任校長,蔣介石先生下野,離開南京返回浙江省奉化縣,11月30日以中國國民黨總裁與前校長身份,飛抵成都軍校,住進當時中央軍校成都分校黃埔樓(圖一)。
image
12月4日在成都分校對在校的陸官23期生,以及剛入學的陸官24期入伍生訓話,同時主持23期畢業典禮。(圖二)
image
陸官23期雖然正式畢業,尚未來得及分發,蔣公在校期間,校區內外警戒,全部由陸官23期第一總隊步兵大隊學生擔任,12月10日下午兩點,蔣公搭乘飛機離開成都抵台。
這兩張照片也算是陸軍官校在大陸,最後時期留下來的少數照片。
最近在撰寫陸官23期歷史,找尋少許遺留於台灣,對他們那一期的紀錄。
陸官23期於民國37年8月15日入校,共計3600餘人,原來計畫教育期限為一年六個月,第一總隊、第二總隊分兵科,第三總隊全為步兵科。
第一總隊與第二總隊,入伍訓練各轄三個大隊十二個中隊。
第一總隊分科,計有步兵、砲兵、工兵、通信四種兵科。
第二總隊計有步兵三個大隊、騎兵一個大隊兩個中隊、輜重兵(運輸兵)一個中隊。
民國38年12月4日,陸官23期同時畢業,第一總隊畢業人數1504人,第二總隊畢業人數1300人,第三總隊畢業人數800人,總共畢業3604人。
image
除77人台籍與長官子弟,於11月30日先行搭乘飛機來台灣外,其餘均奉命向西康方向突圍,後續的結果,在前面的文章就已經有詳細敘述了!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大陸最後一期的黃埔生--陸軍官校23期生

在半個月就是陸軍官校建校99周年校慶,當年在官校唸書時,校史館都會標註著,學校在大陸時期叫做「黃埔軍校」,是從1-22期,而台灣是從24期開始延續下來,中間就只少23期這麼一期,這一期的歷史在當時是禁忌,不能去談也不敢討論,更無從得知為何對於23期學長的種種,在校史上是張空白呢?直到外派大陸幾年,才慢慢找到當年關於23期學長的相關訊息。

image

 

黃埔軍校在近代中國歷史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而黃埔軍校與美國西點軍校、英國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以及俄羅斯的伏龍芝軍事學院並稱世界「四大軍校」,在兩岸分隔近代史的重要軍事將領,從北伐、抗日,一直到國共內戰,甚至後來的韓戰(抗美援朝),指揮中國軍隊作戰的將領,幾乎都出身於黃埔軍校,尤其是軍校前幾期畢業的校友,要不是成為解放軍的元帥大將、上將,就是國軍的一級上將、二級上將,而從黃埔軍校畢業的校友,每一期都有幾位校友至少幹到中將以上的職位,大概唯一也只有23期是極少數的。

以前在官校念書時,還曾經聽說「老總統(蔣介石),只要聽到黃埔23期畢業的,就會掉眼淚,所以,也就沒人敢把23期,提拔為將軍候選人」,到底為什麼黃埔23期這麼神秘,又當年到底他們發生了什麼事情,而必須讓當年國府與軍校要這麼特意的隱藏這段過去呢?還好隨著兩岸局勢緩和與開放,慢慢的終於可以讓當年這段史實回歸到歷史了。

   民國37(1948)年,3600多位來自中國各地的年輕人,投入設於四川成都北教場的中央陸軍官校,一般人雖然將這所軍校暱稱為黃埔軍校,但是軍校從成立以來只有短短4年期間校址在廣州黃埔,因為近代中國飽經戰亂,所以學校也轉遷移到南京、成都,而學校在成都的時間,也是黃埔軍校在大陸時期最長的,而這群學生到校才報到沒多久,整個國共內戰的局勢已經完全逆轉,當時的國軍與共軍展開的三大戰役『遼瀋戰役(遼西會戰)、淮海戰役(徐蚌會戰)與平津戰役(平津會戰),在1948年(民國37年)91949年(民國38年)1間發生。』,國軍完全失利並幾乎遭受全殲,損失上百萬菁英的部隊,這時候的共軍開始勢如破竹渡過長江,朝向華南與西南地區進迫,而這群剛好在亂世中投考軍校的學生,就是軍校23期的學長,也是黃埔軍校在大陸的最後一期,也許是因為時代的悲劇,這一期學生就註定了與其他期別的黃埔校友有迴異的命運。

  淮海戰役(徐蚌會戰)結束後, 解放軍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朝向大陸的東南與西南地區快速的挺進,而國軍自民國38(1949)5月份的上海保衛戰失利之後,幾乎整個已經失去戰鬥意志,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把剩餘的大陸半壁江山完全拱手讓給了解放軍,在4912月份根本還沒到畢業時間,甚至連畢業儀式都差點來不及舉行,23期就被迫提早畢業分發部隊,只是雖說是畢業分發,但當時整個四川盆地已經遭解放軍包圍了,而且軍隊又戰敗潰散,學生根本無從分發到部隊,只能在學校待命分發,而當時23期的畢業典禮是由「老總統(蔣介石)」親自飛到成都來主持,並住在軍校北較場黃埔樓上,當時還是由23期學生組織了護衛隊,保衛「老總統(蔣介石)」個人的安全,雖說如此,整個23期學生的悲慘命運也在冥冥中被註定了。

  當「老總統飛離成都到台灣沒多久之後,四川的國軍已經紛紛向解放軍繳械投誠起義,此時的四川到處是烽火硝煙,人流連綿,好似大雨前的蟻穴蜂房,亂哄哄一片,本來國府是有計畫將黃埔軍校向西遷移,但是因為整個局勢急轉直下,所以,23期的學長們根本無法撤出,大部分在軍校潛伏的共黨份子鼓吹下,也向解放軍宣佈起義,僅有少數向西撤退到西康,後來在幾經奮戰下幾乎全軍覆沒,因此,當時整個留在成都軍校的23期學生,也就全部被留滯於大陸,沒來得及撤出。

  不過,23期還是有及少部份來到台灣,19499月中,有7723期台籍學生與特殊狀況的學生,由政府用飛機載送來台灣,另外在1950年韓戰爆發(抗美援朝),有部份的23期學生參加了戰爭,有些戰死於朝鮮戰場,但是也有30餘位向聯軍投誠,成了後來123自由日返台「反共義士」的少部份,而這些在台灣絕無僅有的23期學長,也一直被塵封在歷史的煙硝之中而逐漸的凋零,這段歷史直到近年來才慢慢的被解開。

有本書由美籍華人作家哈金所寫的「戰廢品 」, 書裡面是藉由用回憶錄的形式,講述了一位軍校「二十三期生」他們在成都起義後,在1951年的韓戰(抗美援朝的戰爭)中,加入自願軍60軍180師,投入第五次戰役中(美軍稱為中國春季攻勢「Chinese Spring Offensive」),反遭聯合國軍包圍全殲,被俘投降後,因為,想要回家陪伴母親和未婚妻身邊,所以選擇自願遣返中國的故事。

當時,幾乎被俘投降的「二十三期」生,都選擇要來台灣再度跟隨老校長,書中主角俞元,卻不顧美軍的朋友與同學勸阻,還是想選擇回大陸去,因為,他的未婚妻在家鄉等著他回去結婚,他為了選擇回去大陸,在戰俘營倍受折騰、關愛,書中敘述跟在前幾年,由「美國之音中文網」製作的「解密時刻--志願軍戰俘」,所敘述幾乎一樣,既慘烈又悲壯。
最終他如願以償回到大陸,出乎他的意料之外的是,當他們這些拼命選擇回大陸的戰俘,沒有因為他們的忠誠得到獎賞,而是被當作膽小怕死的逃兵,受到了嚴厲懲罰,被送去勞改,甚至列為「黑五類」一路被鬥爭到文革結束後。
經過這些革命運動,俞元的母親已經去世,未婚妻也選擇和他劃清界線,選擇嫁給她自己單位的主管,從此,真正開始了他的「戰廢品」生涯。
23期生真的是黃埔軍校在大陸時期「最悲慘的一期 」,不過在台灣,卻很少有對他們當年的遭遇,很公平的提出為他們平反的 「敘述」歷史終究還是回歸於歷史,當年他們都只是學生,既無兵權也不能左右時局的發展,只能默默的承受與渡過這一段混亂的時局,心中的無奈與感傷,相信是其他黃埔軍校校友所無法體會的,無奈的被遺棄在大陸;而23期生除了少數輾轉來台灣,大部分也只能跟隨時代洪流而去,甚至不少23期生,都死於投入朝作戰的韓戰,以志願軍的身份,而與黃埔生完全無關。
在黃埔軍校99年的歷史中有成功也有失敗,有輝煌也有黯淡,我想這不只是單單幾個期的校友所能造成,或者是要去承擔的,而是整個軍校校友們所一起締造的歷史史蹟。
陸官23期於民國37年8月15日入校,共計3600餘人,原來計畫教育期限為一年六個月,第一總隊、第二總隊分兵科,第三總隊全為步兵科。
第一總隊計有步兵、砲兵、工兵、通信四種兵科。
第二總隊計有步兵三個大隊、騎兵一個大隊兩個中隊、輜重兵(運輸兵)一個中隊。
民國38年12月4日,陸官23期同時畢業,第一總隊畢業人數1504人,第二總隊畢業人數1300人,第三總隊畢業人數800人,總共畢業3604人
文章標籤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勝利女神飛彈部隊成軍的故事
 
 
1959年(民國48年)8月16日陸軍砲兵上校,張德溥營長與第一飛彈營旗兵,正式進入成軍典禮會場!(營部連、1、2、3、4連)
可能是 3 個人的圖像
1959年(民國48年)01月03日,陸軍飛彈第一營長張德溥上校率領陸軍飛彈第一營,162人(官55位士136位),還有支援部隊29位,全員191員,到美國德克薩斯州的貝力絲堡(FORTBLISS,TEXAS)美國陸軍防空學校接受操作訓練,於7/6日返回台灣!
 
民國47年金門爆發823砲戰,美國除了軍援F104戰鬥機之外,10月5日緊急派遣,美國陸軍防空砲兵71團第二營( The U.S. Army Second (2nd) Missile Battalion (BN) 71st Artillery ) 力士飛彈營協防台灣。
 
10月8日 美國防空砲兵第七十一團的第二飛彈營官兵七百餘人,由營長格林柏格中校(GREENBERY)率領下,搭乘美軍運輸艦布瑞肯銳基號(BRICHENRIDGE)自琉球抵達基隆。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美國防空砲兵第七十一團的第二飛彈營官兵七百餘人,由營長格林柏格中校(GREENBERY)率領下,搭乘美軍運輸艦布瑞肯銳基號(BRICHENRIDGE)自琉球抵達基隆。
image
 
營長格林柏格中校(GREENBERY)接受中外媒體記者訪問
(以上照片轉載自國家文化資料庫)
美國陸軍防空砲兵71團第二營來台灣,先期除了協助建構力士飛彈基地,擔任防空任務外,當然也幫忙訓練,國軍飛彈第一營的官兵,最初四個連陣地的布署與火力規劃,都是由美軍制定的。
未提供相片說明。
The U.S. Army Second (2nd) Missile Battalion (BN) 71st Artillery (Nike Hercules) was deployed to Taiwan
未提供相片說明。
The U.S. Army Second (2nd) Missile Battalion (BN) 71st Artillery (Nike Hercules) was deployed to Taiwan
當時來台灣的美軍飛彈部隊官兵,也曾留下不少值班與訓練國軍官兵的照片
image
 
image
image
 
 
美國其他駐防台灣的部隊,參觀當時還是由美國71防空砲兵團第二營負責,台灣力士飛彈連B連發射排。
 
未提供相片說明。
The U.S. Army Btry B 2nd Missile Battalion (BN) 71st Artillery (Nike Hercules) LCO
 
image
美軍發射排士兵整在訓練國軍飛彈第一營飛彈連發射排士兵
image
中美兩位軍官,攝於力士飛彈發射排
1959年(民國48年)8月16日國軍正式成立陸軍飛彈第一營
首任營長為張德溥將軍(軍校17期,第一任指揮官)。
營部連連長:汪一平 (軍校21期)
第一連首任連長: 張鐵夫(軍校20期)
第二連首任連長: 張玉軍(軍校19期)
第三連首任連長:曹育東(軍校21期)
第四連首任連長: 黃希勤(軍校19期)
1959年(民國48年)8月15日,中國陸軍飛彈第一營成立,美國防空砲兵第二營解編,人員陸續返國、退役,裝備正式移交國軍
image
image
民國50年5月20日飛彈第一營,實施神箭一號演習,也是力士飛彈第一次實彈射擊,正式驗收力士飛彈營訓練與裝備保養成效,表現非常優異,當時的總統蔣介石先生,也親臨視察與慰勉。
image
 
 
 
先總統蔣公問候台籍充員兵(義務役士兵),當時陸軍還都是兩年兵,尚未有陸一特的三年役期。
 
image
先總統蔣公聽取時任飛彈營營長張德溥上校解說,勝利女神力士飛彈相關諸元
 
image
先總統蔣公與夫人跟時任第二連飛彈結合官張光錦中尉(陸官27期)合影,後來張晉升至飛指部指揮官。
(以上照片轉載自國家文化資料庫)
 
 
文章標籤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可能很多人看過,穿著陸軍軍服的軍校生,肩膀上有掛著花花綠綠的肩飾,這個肩飾來自於陸軍官校,而且,歷經數十載的變革,最初的肩飾跟現在,不管形式與代表意義,完全不一樣。
 

第一代肩飾

民國48年6月1日執行「陸軍服制條例」,制定實習幹部肩章用絲帶(冬白色,夏黑色「後改用銀色」),輟人型道,班長一道,排長兩道,連長三道,營長四道,當時並未預期有實習團長,所以,後面陸官在成立實習團部,以及設立實習團長時,就多增加一個五道。

陸軍軍官學校四年制大學史

陸軍軍官學校四年制大學史

陸官學生夏季軍常服掛肩飾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第一代肩飾:冬季白色,夏季銀色,輟人型道,實習班長一個勾、實習排長兩個勾、實習連長三個勾、實習營長四個勾、實習團長五個勾,使用期間從29期至36期上學期

(拍攝自陸官35期畢業紀念冊,感謝陸官校史館協助)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第一代實習營長,夏季實習肩飾  (拍攝於陸軍官校校史館陳列室)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官31期第一營第一連的實習排長,穿著冬季軍常服,正受命於連長的命令下達,肩膀上掛著兩個勾的實習排長肩飾

(照片翻拍自陸軍官校校史館保存之31期畢業紀念冊)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軍官校校長艾靉,在民國50年9月,將指揮權從30期實習團長丁善理,轉移給31期實習團長羅大楨,佩掛的就是第一代肩飾(五個勾)

(照片翻拍自陸軍官校校史館保存之31期畢業紀念冊)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軍官校校長艾靉,在民國51年9月,將指揮權從31期實習團長羅大楨,轉移給32期實習團長陳大德,佩掛的就是第一代肩飾(五個勾)

(照片翻拍自陸軍官校校史館保存之32期畢業紀念冊)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第一代肩飾:冬季白色,夏季銀色,輟人型道,實習班長一個勾、實習排長兩個勾、實習連長三個勾、實習營長四個勾、實習團長五個勾,使用期間從29期至36期上學期(拍攝自陸官32期畢業紀念冊,感謝陸官校史館協助)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軍總司令劉安祺上將,在民國53年9月,將指揮權從33期實習團長張學海,轉移給34實習團長周定中,佩掛的就是第一代肩飾(5個勾)

(照片翻拍自陸軍官校校史館保存之34期畢業紀念冊)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官34期由實習團長周定中帶領下,齊步進入三軍官校聯誼會會場。(照片翻拍自陸軍官校校史館保存之34期畢業紀念冊)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官34期學生參觀海軍官校,肩膀上佩掛舊式肩飾(照片翻拍自陸軍官校校史館保存之34期畢業紀念冊)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官34期學生在三軍四校聯誼會,佩掛三勾一直第一代肩飾(可能是實習連部的職務?)

(照片翻拍自陸軍官校校史館保存之34期畢業紀念冊)

41期實習旅長段國基學長回憶分享,陸官34期至35期在身著草綠服上,有在左臂上配掛「天藍色」臂章,以槓槓的數目代表實習職,一槓實習班長,兩槓實習排長,三槓實習連長...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照片翻拍自陸軍官校校史館保存之34期畢業紀念冊)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軍官校校長張立夫,在民國54年9月,將指揮權從34期轉移到35期實習團長曾長海,佩掛的就是第一代肩飾(5個勾)(照片翻拍自陸軍官校校史館保存之35期畢業紀念冊)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軍官校校長張立夫,在民國55年9月,將指揮權從35期實習團長曾長海,轉移到36期實習團長王宗智,當時佩掛的還是第一代肩飾(5個勾)。(照片翻拍自陸軍官校校史館保存之36期畢業紀念冊)

第二代肩飾

第二代肩飾:民國56年度是陸軍官校頭一次,四個正期班,以及三個預備學生班,七個期別(班別),正式編組完成,肩飾三個勾代表在校預備班,四直槓代表四個正期學生班,所以,實習主官職(實習團長、營長、連長),都配掛三勾四直的肩飾,象徵是全校七個年級指揮權的領導者。

銀白色為連級實習幹部--兩槓代表班長、兩直粗槓一細槓是副排長、三槓排長、三直粗槓一細槓是副連長、四槓連長。
翡翠綠色實習營部--營部幕僚三槓、三直粗槓一細槓是副營長、營長四槓。
黃金色為實習旅部(團部)--旅部(團部)幕僚三槓、三直粗槓一細槓是副旅長(副團長)、旅長(團長)四槓。

以上感謝前國防部長高華柱二級上將確認。

41期段國基學長補充說明,  那時候的肩飾稱為「金」(實習團部)、「翡翠綠」(實習營部)、「銀」(實習連部) ,在他擔任41期實習旅長,曾向當時的指揮官建議,將未擔任實習職務的四年級同學,都掛上三道人字形兩條直槓的肩式,都佩掛實習班長的職務。

佩掛期別:陸官36期下學期-陸官51期

陸官第二代肩飾-2

實習團部(旅部)、營部、連部不同顏色的肩飾

冬季肩飾-1

第二代肩飾與第一代相同,僅佩掛於軍常服肩帶上(套式肩飾)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照片翻拍自陸軍官校校史館保存之36期畢業紀念冊)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官36期裘尚明將軍實習肩飾(三勾四直)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照片為民國56年9月,時任校長張立夫中將,將學生部隊實習指揮權,從陸官36期實習團長王宗智,轉移至37期實習團長高華柱肩膀上。

(照片翻拍自陸軍官校校史館保存之37期畢業紀念冊)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感謝好友協助將照片後製,恢復原來的彩色樣貌!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官正37期實習幹部肩飾(照片翻拍自陸軍官校校史館保存之37期畢業紀念冊)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軍官校44周年校慶,正37期實習幹部肩飾(三勾三直粗一直細)

37期學長

陸官正37期實習幹部肩飾(三勾三直)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官正38期畢業紀念冊上的第二代肩飾介紹,經過38期實習政戰處長薛承智將軍、40期實習副旅長王志強大學長確認,實習旅部是金色,營部是綠色,連部是白色,純粹是照片色差的問題。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照片為民國57年9月,時任總司令陳大慶上將,將學生部隊實習指揮權,從陸官37期實習團長高華柱肩膀上,轉移至陸官38期實習團長戴伯特肩膀上。

(照片翻拍自陸軍官校校史館保存之38期畢業紀念冊)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感謝好友協助將照片後製,恢復原來的彩色樣貌!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官38期實習幹部與代表,前往高雄港參觀美國巡防艦艇

(照片感謝38期僑居美國大學長,提供原始照片,感謝郭川生大學長幫忙轉達)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感謝38期大學將照片,使用AI恢復原來的彩色樣貌!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官正39期畢業紀念冊上的第二代肩飾介紹,經過38期實習政戰處長薛承智將軍、40期實習副旅長王志強大學長確認,實習旅部是金色,營部是綠色,連部是白色,純粹是照片色差的問題。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官39期黃祖華學長四年級,冬季軍常服畢業照,配掛三勾兩直實習班長的肩飾 (右領是掛陸官校,左領是掛學生)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官40期四年級,夏季軍常服,配掛三勾三直實習排長的肩飾!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官40期四年級,冬季軍常服,配掛三勾三粗直槓一細槓,實習副連長的肩飾!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官40期四年級,冬季軍常服,配掛三勾三粗直槓一細槓,實習副連長的肩飾!

40期學長

陸官正40期實習幹部肩飾(三勾三直)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官42期羅永恆學長四年級,冬季軍常服畢業照,配掛三勾四直的實習連長肩飾(右領是掛陸官校,左領是掛學生),不過,這照片的左領掛的是陸官校,比較不同。

42期學長

陸官正42期實習肩飾(三勾四直)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官正44期實習肩飾(三勾四直)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官正45期實習幹部肩飾(三勾三直)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官正45期實習幹部肩飾(三勾三直)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官46期三年級冬季軍常服,佩掛肩飾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官正46期實習幹部肩飾​(三勾四直)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官正47期實習幹部肩飾(三勾四直)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官正47期四年級學長,著夏季軍常服有佩掛肩飾,那時候的肩飾是實習職務的階級,每個人的肩飾均不同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官正48期四年級學長,著夏季軍常服有佩掛肩飾,那時候的肩飾,還是實習職務的階級,左右兩位肩飾均不同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官正48期三年級旅遊,當時著夏季軍常服的學長,有佩掛肩飾,那時候的肩飾,應該還是實習職務的階級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官正48期四年級學長,著夏季軍常服有佩掛肩飾,那時候的肩飾,應該還是實習職務的階級,每位佩掛的階級均不同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官正48期學長,著冬季軍常服有佩掛肩飾,那時候的肩飾,還是實習職務的階級,直槓有差別,也有三年級學生未配掛,當時的實習指揮權,已經是三年級正48期學長在執行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官正48期學長,著冬季軍常服有佩掛肩飾,那時候的肩飾,還是實習職務的階級,直槓有差別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官正48期四年級演唱,當時的肩飾還是實習職務的階級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官正48期學長實習幹部肩飾(三勾四直)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官正49期學長實習幹部肩飾(三勾四直)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官正50期學長實習幹部肩飾(三勾四直)

50期學長

陸官正50期學長實習幹部肩飾(三勾四直)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官正51期四年級某連合影,當時的肩飾還是有實習職務的分別

第三代肩飾

第三代肩飾:肩飾僅由最高年級佩掛,正期生四年級掛三勾四直,專科班三年級掛三勾三直,以三年級(專科班為二年級)擔任過的實習職務,來選掛不同顏色。

陸官第三代肩飾-3

肩飾是分成紅、綠、白三種顏色,紅色代表實習旅部,綠色為實習營部,白色為實習連部。

肩飾會轉變成只由最高年級佩掛,原因有二:

第一:民國70年開始,陸軍服飾大改變,原來的卡其色夏季軍常服取消,全部改成與冬季軍常服一樣的茶綠色,軍便服也改成茶綠色,軍官改掛硬式肩式,陸官生後來春秋兩季外出服,全部只穿長袖軍便服,陸官生硬式肩飾尚未正式出現與啟用,三年級實習幹部就不再佩掛肩飾。

第二:民國70年春,陸軍官校廢除正期生榮譽帶(高華柱部長補充,這一條正確名稱為 「褲飾」,是沿襲至美軍的制服規範,軍官一條,將軍兩條,士官兵則無 ),學校也不鼓勵三年級實習幹部佩掛肩飾,專科班學生式二年級擔任實習幹部,也爭取要配掛肩飾,校方順勢就取消職務肩飾,改由胸前實習職務牌取代,高年級分科後,才偷偷掛上,久而久之就變成正期生與專科生,高年級班佩掛的身分代表。

實習連部包含含所有同學:四槓(專科班三槓)。
實習營部為綠色:四槓(專科班無)。
實習旅部由黃金色改成紅色:四槓(專科班無)
陸官正56期程詣証將軍補充當時實習旅部肩飾,實習旅長是四條、實習副旅長、旅政戰處長則是三條半、旅作戰官則是三條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正56期實習旅處長肩飾(感謝正56期程詣証將軍提供),顏色偏橘紅色

冬季肩飾-1

第三代肩飾配掛於冬季軍常上面的套式肩飾

夏季肩飾-2

第三代肩飾配掛於軍便服上面的硬式肩飾

校旗隊:自陸官正52期開始,校期隊自行設計金黃色肩飾,採三勾三直,設計三直的原因是比照實習旅部幕僚的階級。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官正52期自行設計的校旗隊金黃色肩飾(感謝陸官52期余長錚學長提供 )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官正52期開始,自行設計的校旗隊胸牌與金黃色的肩飾(感謝陸官正52期余長錚學長提供 )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官正52期校旗隊的金黃色肩飾52期校期隊三勾三直的肩飾,這肩式的三直,應該是校旗隊本來為實習旅部幕僚職

(感謝陸官正52期余長錚學長提供 )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官正52期校旗隊的金黃色肩飾52期校期隊三勾三直的肩飾。

(感謝陸官正52期余長錚學長提供 )

佩掛期別:佩掛期別:陸官52期-陸官63期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筆者四年級畢業業照,全期統一都掛上白色的三勾(人字道)四直槓,實習連長的肩飾

旋轉學生-5-1

筆者陸官四年級砲校分科教育結束,返回官校,準備北上政戰學校,參加反共復國教育,當時全期人人都是掛著三勾四直的肩飾。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官正59期三年級擔任實習幹部,當時是為了配合電影壯志豪情,三年級實習幹部佩掛肩飾。

第四代肩飾

第四代肩飾:民國79年陸官59期開始,勾勾代表年級,直槓代表實習職務,以顏色區別實習級別:

陸官第五代肩飾-2
白色為連級實習幹部:兩槓代表班長、兩直粗槓一細槓是副排長、三槓排長、三直粗槓一細槓是副連長、四槓連長。
綠色實習營部:營部幕僚三槓、三直粗槓一細槓是副營長、營長四槓。
紅色為實習旅部:旅部幕僚三槓、三直粗槓一細槓是副旅長、旅長四槓。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佩掛期別:陸官59期-陸官84期

冬季肩飾-2

第四代肩飾配掛於冬季軍常與(茶綠軋別丁活動毛絨裡短夾克)上面的套式肩飾

夏季肩飾

第四代肩飾配掛於軍便服上的硬式肩飾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身著軍常服,佩掛四勾三粗直槓一細槓的陸官67期實習副營長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穿著軍便服的陸官73期四年級實習班長,臂章代表年級,實習肩飾勾勾代表年級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穿著軍便服夾克的陸官73期四年級實習班長,臂章代表年級,實習肩飾勾勾代表年級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穿著軍便服的陸官73期四年級,中間第二位有掛實習幹部肩飾,應該為實習排長,臂章代表年級,實習肩飾勾勾代表年級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穿著軍便服的陸官專25期二年級,臂章都掛二年級,有幾位都掛實習幹部肩飾,實習肩飾兩個勾勾代表是二年級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軍官校正80期的第四代肩飾,四個勾勾代表四年級,直槓代表實習職務,照片肩飾為實習排長。(感謝陸官正80期學弟提供個人照片)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軍官校第28任校長劉得金少將(任期:民國101年7月至104年2月 ),當時與學生合影,左邊四年級學生佩掛,也是第四代實習職務肩飾,四個勾勾代表四年級,二條直槓為實習士官督導長(實習班長)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官正83期實習營部(轉載自陸官正83期學弟臉書)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校旗隊:從金黃色改成橘色肩飾,一樣勾勾代表年級,直槓指的是旗手的位置,四直代表是國旗官,三粗槓一細槓代表軍旗官與校旗官,三粗槓代表學指部旗官與預備旗官、槍兵,橄欖球隊在特殊場合,也會配掛四勾三直的肩飾!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官正83期國旗手(轉載自陸官正83期學弟臉書)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官正83期軍旗、校旗官(轉載自陸官正83期學弟臉書)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官正83期預備旗官(轉載自陸官正83期學弟臉書)

 

第五代肩飾
第五代肩飾:由於陸官新式制服改由肩飾代表年級,為避免實習職務與年級識別混淆,民國105年由陸軍官第29任校長張捷將軍,下令自陸官正85期四年級開始,直槓代表年級,勾勾代表實習職務,以顏色區別實習級別:


陸官第五代肩飾-2

白色為連級實習幹部:兩勾代表班長、兩粗勾一細勾是副排長、三勾排長、三粗勾一細勾是副連長、四勾是連長。
綠色實習營部:營部幕僚三勾、三粗勾一細勾是副營長、營長四勾。
紅色為實習旅部:旅部幕僚三勾、三粗勾一細勾是副旅長、旅長四勾。
佩掛期別:陸官85期四年級以後

夏季肩飾

第五代肩飾配掛於軍便服上的硬式肩飾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剛剛從第五代實習職務肩飾,改成第六代實習職務肩飾的陸官正85期,照片是陸軍官校92周年校慶,時任實習副旅長,紅色四直槓代表四年級,三粗勾一細勾。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佩掛第五代實習職務肩飾的陸官正87期,照片左邊為四年級實習幹部,白色四直槓代表四年級三粗勾一細勾,代表實習連長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佩掛第五代實習職務肩飾的陸官正87期,照片左邊為四年級實習幹部,白色四直槓代表四年級,二勾代表實習班長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軍官校第五代實習職務肩飾,槓槓代表年級,勾勾代表實習職務(照片為四槓三粗勾一細勾,實習副連長)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軍官校第五代實習職務肩飾,槓槓代表年級,勾勾代表實習職務(照片為四槓兩粗勾,實習班長)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軍官校第五代實習職務肩飾,槓槓代表年級,勾勾代表實習職務(照片第一位為紅色四槓四粗勾,為實習旅長,第二位為紅色四槓三粗勾、一細勾,實習副旅長)

第五代校旗隊的肩飾說明:橘色肩飾,一樣直槓代表年級,勾勾指的是旗手的位置,四勾代表是國旗官,三粗勾一細勾,代表軍旗官與校旗官,三粗勾代表學指部旗官與預備旗官、槍兵,橄欖球隊在特殊場合,也會配掛四直三勾的肩飾!

第六代陸官校旗隊肩飾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剛剛從第四代實習職務肩飾,改成第五代實習職務肩飾的陸官正85期,照片是陸軍官校92周年校慶,85期校旗隊橘色四直槓代表四年級,三粗勾代表旅部幕僚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戴著第五代肩飾的校旗隊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軍官校目前校旗隊胸牌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軍官校正92期校旗官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軍官校目前學生實習幹部肩飾圖示

特別感謝前國防部長正37期高華柱二級上將、 畢復良將軍、 正38期實習政戰處薛承智將軍、郭川生將軍、正40期實習副旅長王志強大學長、正41期段國基將軍、正46期楊光漢學長、正52期余長錚學長、正56期程詣証將軍、郭力升將軍、羅吉倫同學,陸軍軍官學校學務處長、校史館長官、校史館同仁,幫忙協助翻拍校史館資料,還有從各期學長、學弟臉書轉載照片,在此一併感謝

*備註:目前穿著陸軍軍服的軍校,除了陸軍官校以外,國防大學幾個學院與國防醫學院,還有陸軍專科學校,還是使用本文介紹的第四代肩飾*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國防大學政戰學院目前使用的實習幹部肩飾,勾勾代表年級,槓槓代表實習職務

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國防醫學學院目前使用的實習幹部肩飾,勾勾代表年級,槓槓代表實習職務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勝利女神飛彈與我的故事 Part III

很多人都會認為如果是在獨立單位服兵役,應該是天高皇帝遠沒人管的好單位,事實上也是如此,只不過如果這個單位是勝利女神力士飛彈發射排,因為地廣人稀,每天光是割草與整理環境,大概就可以把人給曬昏頭、硬給脫了一層皮!

大林射控排-1

  喜歡長跑的人最困惱的事情,就是要找一個大操場可以一圈就跑個上千公尺,是非常的困難,大部分的學校操場充其量,大概一圈就只有200-400公尺就不得了,可是在當年每個勝利女神力士飛彈發射場,光繞一圈至少都有上千公尺以上的距離,當時我所待過全國最大的發射排,從行政區跑到發射區,然後繞一圈三個發射場就剛好是五千公尺,大概就可以知道勝利女神力士飛彈LA有多大了,只是因為地廣人稀,所以,每次整理環境與割草的工作,都是會讓人傷透了腦筋。

勝利女神飛彈與我的故事 Part III

  其實我在LA待的時間沒有IFC時間長,我在IFC總共待了快三年的時間,在IFC扮要演好一位主管的重要關鍵要素就是裝備要強,我在Part II時有詳細的解說,可是在LA就不是這樣了,大概只要花1/10不到的時間就可以很輕鬆的把LA的裝備給學會,但是,這邊的管理與領導確實是一門非常艱苦的工作,也讓我在LA15個月時間,學到了很多的經驗,尤其是慘痛的失敗的經驗讓我畢生獲益良多。

勝利女神飛彈與我的故事 Part III

準備晉升上尉,時任X連發射排排長

  由於我在IFC表現的非常好,深受各級主管厚愛,很多重要任務與演習都交由我單位來負責,也因此我遲遲都沒被放到LA去歷練,直到我同期同學都快晉升到副連長了,我才被輪調到LA去任職排長,在勝利女神力士飛彈有個約定成俗的規定,如果沒有歷練過LA是不能夠向上晉升,因為當時認為自己績效卓越,憑藉自己的專業能力與表現,大概去LA歷練與過水幾個月,應該就可以向上晉升,但是卻沒想到事與願違,我卻在那邊跌了一大跤。

勝利女神飛彈與我的故事 Part III

早期美軍在國軍力士飛彈發射排指導。

  IFC的最大差異是在於LA的裝備只有飛彈,因此,士兵們大部分時間除了保養之外,操作時的動作是以檢查為主,說真的根本沒什麼大的學問,所以,如果以人員素質來看,LA的人力資源的素質明顯的是低於IFC許多,主要以高中與國中的學歷為主,因為他們的工作都是要做很基礎的機械保養與環境清潔,因此,每位士兵的膚色都是被曬的黑黑的,無形中也比比IFC的士兵來的彪悍與重義氣,只是,我已經很習慣IFC的文化與帶兵方式,所以,並沒有去做很大的調整與改變,當然沒多久就產生了一些管理的狀況。

勝利女神飛彈與我的故事 Part III

神箭30號演習力士飛彈發射的瞬間

  一個這麼大的LA,排長就是老大,70-80個人每天就只聽排長一個人的命令,對他們而言,連部區的長官都離他們太遠,所以,他們的資源與需求都來自於排長,在那個情境下主管如何跟他們「搏感情」,一起將每天這麼多的雜事做好,可能才是最重要的,當時我剛到的第一個LA很多人都曾經聽過我的名號,尤其在ORE時都被我在IFC用電話吼過,因此,對我還蠻客氣的,生活過的還愉快,只是短短不到幾個月時間剛過完蜜月期,就因為我與新主管之間起了些爭執,於是營長決定把我調到另個連的LA任職排長,也是我夢靨的開始。

勝利女神飛彈與我的故事 Part III

剛接發射排長時,正與排上弟兄一起同樂!

  新的單位是號稱全國規模最大的LA,但也是非常標準的LA人員,教育素質不高,但卻是非常的彪悍與團結,因為區域實在太大,每天同時至少都有21部割草機在LA割草,而且都是不分晝夜在進行,所以,他們根本沒什麼時間在做人員訓練與操練,但是,我認為這些事情必須與環境整理並行且並不相違背,因此,很多老兵對我的要求非常的不認同,但是,因為自己的溝通不足,所以,他們也就默默的選擇了服從,而且全力的配合來要求新進的同仁,試想每天從早到晚整理完環境之後,還必須要黃油擦拭保養飛彈,還有站不完的衛兵勤務之後,還要繼續去做人員操練,因為當時剛好碰到服兵役的人員遞減,陸一特的三年兵也已經減成兩年兵,各個單位人員大概只有編制的70%的員額,而我那個排更淒慘,整體的兵員大概只有60%左右,還曾有一段很長的時間都沒有任何新兵到排補充,可是我這個排長當時並沒有發揮與扮演主管應盡的角色,多多與部屬溝通以及適時的調整任務,尤其新進士兵要擔負很長、很重的工作負擔,每個人的不滿情緒都已經累積到了快要爆發的狀況。

我發彈營官兵在基地上準備操作前留影

一個完整發射組,組長+四個飛彈操作手+發電機操作手(地下室還有一位儀板手),正常一個發射場,需要2個組輪替值班。

   終於有某位士兵剛好因為自己家庭與感情因素,又加上老兵的嚴厲要求與繁重任務的壓力下,在某個星期四當全排都在收視莒光日的早上,選擇了用自裁的方式來結束生命,這件事情讓我一下子在指揮部從高峰掉到了谷底,長官的指責與內心的愧疚,讓我留職接受調查了一段時間,這時候我也開始思考「什麼是管理?」,自己在過程中到底做錯了什麼?有一天一位士官長拍拍我的肩膀跟我說「排仔!你的裝備很強,可是你忘了你在LA,這邊需要的是把你認為不重要事情給如期做好」,這句話讓我深深的領悟出,好的管理者是要能夠因地制宜、因人不同,而去改變自己的管理風格,用團隊懂得、需要的方法來帶領著他們一起完成任務,而這件教訓也讓我隨時在心中警惕著自己,未來絕對不能再讓部屬因為自己的管理無能受到任何的傷害。

勝利女神飛彈與我的故事 Part III

美軍71防空砲兵團第二營B連LCO

  雖說如此,可是我還是非常懷念在LA的那段日子,勝利女神力士飛彈LA除了有三組發射組之外,還有一個飛彈結合組,說真的我很喜歡看結合組把飛彈從飛彈儲藏箱裡搬出來之後,然後將飛彈給裝配起來的過程,我記得當年飛指部曾經有一位少將指揮官就是從飛彈結合官開始幹起的,而在發射組前的發射廣場操作LCI(Launch Control indicator),來讓力士飛彈升降的過程,也是會讓人興奮與跳躍,尤其很多人很喜歡將每組四枚飛彈,升高到四種不同角度(0度、45度、60度、89.5),然後一起拍攝或是觀看,真的美麗極了,如果是三組12枚飛彈同時擺四種這樣的角度,從高處鳥瞰那更是精采。

勝利女神飛彈與我的故事 Part III

力士飛彈發射的瞬間

  當然LA還有一項經典名著,那就是發射架操作手的21項操作動作,LAORE剛開始的時候操作手都會在發射組的地下室待命,當組內的儀板手接收到上山BCO下達ORE開始的口令時,就會覆誦命令給組長,當組長下達命令之後,四位發射架操作手就會快速的飛奔出去,一般這時候LCT也會響起警報,只見人員快速的跳過轉運飛彈的發射軌道,一手拿著板凳一手支撐身體,然後雙腳並攏,以接近90度角跳躍過去,當四個操作手於彈頭前方站定位之後,四個人同時操作檢查飛彈21項動作,而整齊劃一的動作與腳同時踏著發射架鐵板發出的聲響,都是團隊合作合作精神的表現,而整個ORE最高潮就在於當發射家操作手檢查完畢之後,地下室的儀板手透過發射場的廣播器,將飛彈一枚一枚的升了起來,當四枚飛彈都上升到89.5度角之後,發射架作業手就一路的跑回到組內地下室待命。

大林射控排23

力士飛彈發射排,組長下達戰備檢查,實施21項檢查動作

  每個人在人生最精華的20-30歲,都曾經有自己的故事,也有不同的經驗與歷練,而勝利女神力士飛彈是伴隨我度過人生這段精華年代的主角,尤其在當年海峽兩岸處於敵對與冷戰時期,這個超齡的「老爺爺」,是依靠當年多很多優秀的軍人花了很多時間與精力,讓它能夠持續保持著戰備,尤其勝利女神力士飛彈在台灣,曾經創造過很多盟軍使用同型飛彈的紀錄,包含幾次差點就製造出實際的接戰紀錄,不過,它的妥善率在台灣卻是一直是最高的,而台灣當年為了接受勝利女神力士飛彈,也確實從當時的陸軍中挑選了很多優秀的菁英,尤其是陸軍官校第一屆四年制的畢業生(陸官27)86位的畢業生當中,就有27人被遴選到美國接收勝利女神力士飛彈,這大概也締造陸軍官校有時以來同期同學出國受訓人數的最高紀錄,也可以證明說當年國軍對這型防空飛彈重視的程度,而後面陸續被遴選進入勝利女神力士飛彈服務的官兵,也都是一時之選,這部分的歷史在美國71炮兵團退役官兵們所架設的網站中,都有很清楚的描述與說明。

勝利女神飛彈與我的故事 Part III

從高處俯瞰力士飛彈發射場

  勝利女神力士飛彈在台灣總共在台灣服役共37(1959-1996),現在只有部份飛彈模型散落於台灣一些公園供人參觀,軍方對這個國寶並未做有計畫的收藏與保管,有一年我回到早已成廢墟的LA營區,看到已經嚴重生鏽發射架,以及散落於發射場各地的料件,當時眼淚差點奪眶而出,那種感覺有如遭逢浩劫般的凌亂,反觀美國到目前都還有計畫的保存好幾處,可以運作的勝利女神力士飛彈基地,除了供人參觀外,也讓當年老回來表演與操作,想想人家把它當成寶貝,可是我們卻將它是成為廢鐵,心理的難過,真的無法用筆墨來形容啊,也許這只能說,這是當初來台灣的這些勝利女神力士飛彈們的宿命吧!每每午夜夢迴時,當年ORE的那些動畫與口令都會不斷的在我腦海中閃爍「各站注意,藍色狀況,20分鐘教練開始……」。

勝利女神飛彈與我的故事 Part III

發射場地下室內的儀版

未提供相片說明。

發射場地下室內的儀版

  勝利女神力士飛彈與我的故事系列就到此結束,未來再依需要或者針對他的議題來做跟深入的探討,我也希望以這些文章來紀念與懷念當年曾經一起在勝利女神力士飛彈服務的朋友們,也希望給很多對這型飛彈有興趣的年輕朋友們,提供當年很多實際且真實的紀錄,以利大家對勝利女神力士飛彈的了解與認知。

勝利女神飛彈-3

除役放在公園展覽的勝利女神力士飛彈模型

文章標籤

peterpri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